郁培麗 陳桂云 王臻佳
〔內容提要〕遼寧制造業產品質量競爭力處于中等水平,以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潛力較大,以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助推制造業創新能力飛躍是遼寧省“質量強省”戰略的重點。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 產品質量 質量強省
注:本文受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東北地區創新創業與民營經濟振興舉措研究(項目編號:N162410003-5)”資助。
數字技術顛覆全球產業鏈,疫情加快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適時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改革,明確我國產業“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繼《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年)》《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之后編制《質量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0)》。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質量強國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2017]24》發布,特別是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求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強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質量基礎。利用數字技術新一輪科技革命機會窗口,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設質量強省,加快產業技術追趕,促進遼寧省“經濟結構變遷”。在此背景下,遼寧省“十四五”時期全力打造數字遼寧,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
近年來,遼寧嚴守質量安全陣地,構筑堅實穩定的質量支撐體系,近三年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分別超出全國平均水平3.85、3.59及2.23個百分點,產品質量保持高位運行的良好態勢。在實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及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新形勢下,進一步提升制造業產品質量,放大遼寧省制造業優勢,仍面臨嚴峻挑戰。根據《遼寧省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統計調查分析報告(2019)》,2019年遼寧省產品質量合格率測算值為96.09%,較2018年的97.52%下降1.43個百分點。其中電氣機械(82.25%)、服裝制造(88.65%)、通用設備(89.33%)、橡膠塑料(89.93%)、化學纖維(95.39%)等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較上年分別下降了15.83、10.27、6.05、2.71、5.90和4.61個百分點。2019年,遼寧省抽查了38種1544批次工業生產資料產品,抽查合格率為92.9%,較2018年降低了4.8個百分點。2019年度遼寧省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為86.13,較2018年度提升0.16個百分點,較全國平均水平(84.75)高出1.38點。2019年遼寧省長質量獎評選出金獎獲獎企業3家,銀獎獲獎企業7家,全部為制造業企業。其中民營企業占比30%,傳統制造業占比90%,僅1家企業是新興數字科技產業(見表1)。

總體上看,遼寧制造業產品質量競爭力處于中等水平,以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潛力較大,以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助推制造業創新能力實現大的飛躍是遼寧省質量強省戰略重點。
遼寧質量強省戰略實施成效評價研究發現,遼寧省絕大部分制造企業質量管理理念與方法,仍停留在傳統質量管理實踐探索階段,總體呈現以質量控制為主導的質量管理。中小企業多進行以質量檢驗為特征的質量控制,處于被動“符合性”質量管理階段。多數大中企業實施以統計檢驗為特征的質量控制,能夠進行預防性的生產過程控制質量管理。少數產業鏈頭部企業實施較為先進的以全面質量管理為特征的質量控制,實現貫穿于產品質量產生、形成、實現的全過程、全員、全攻全守型質量管理,而借助信息技術、數字技術開展產業質量創新的行動十分薄弱。
20世紀8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逐步認識到產品設計質量創新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地位,開展質量管理新技術、新理論和新方法探索,質量功能展開(QFD)、解決創造性問題的TRIZ創新方法以及田口方法等相繼應用于產品的研發/設計,合理有效地利用它們實現產品質量的源流管理,從而使企業不斷開發和生產出滿足顧客需求、價格低、質量好和有創新的產品,質量創新概念興起。質量創新是指企業的集體學習能力和集體知識,尤其是如何協調各種生產技能及如何將多種技術、市場趨勢和開發活動相結合的知識。由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目的最終要體現在提高質量、增加效益之上,所以質量創新是當前遼寧省制造型企業創新的核心內容。
質量管理與創新呈正相關,有助于運營和市場績效,使企業具有競爭力。特別是制造型企業必須關注從產品營銷、市場需求到產品設計與開發、生產準備、采購、生產制造、設備維護與保養、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產品形成全過程的質量創新。隨著數字技術整合、重塑產業鏈發展,產業上下游多主體特別是用戶參與產業生態,全面質量管理、全員質量管理研究日益轉向產業生態層面,質量創新被提升到關乎企業生存的高度,質量創新成為產業整合創新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并且,質量創新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提升遼寧制造業企業用戶效能、用戶體驗、用戶價值等。
進入21世紀,質量創新日益借助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以響應產業發展新環境,特別強調用戶參與質量創新,質量管理的價值及其在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視,全球領先的制造企業對質量、成本和流程的控制逐漸減少,更多轉向了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六西格碼、精益經營和創新等,質量、技術發展和創新等因素對制造業的競爭力具有日益強烈而持續的影響。實現質量管理向質量創新升級,是遼寧制造業產品質量效益、質量競爭力、質量創新力提升的重要途徑。
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產業革命的主要內在驅動力,也是遼寧省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動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基礎是企業數字化。數字化的本質特征是使世界具有了可計算性,把可計算特征納入制造過程當中,突破了制造業物理世界的算力約束、空間約束以及時間約束,可實現精準、實時、并行質量控制。從業務視角、經營者視角、用戶視角來定義數字化轉型為:“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經營者將其經營領域內的價值創造(含用戶體驗提升、商業模式創新、業務增長、組織/流程效率提升、風險控制加強等)核心訴求,訴諸新一代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從而提升其競爭力和實現業務成功的科學、系統化工程。”強調了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本質是業務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價值創造以及長期系統科學的工程。為遼寧省制造業企業確立全新的數字化質量效益型經營模式指明了方向。
做好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部署、戰術落地以及數字化驅動這三項科學、系統、長期的工程性工作,對于遼寧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創新質量效益型商業模式十分關鍵。戰略部署上,要秉承“業務導向、價值導向、用戶導向、良性發展、適度超前”五原則,承接和擬定基于企業發展、業務戰略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其中,業務和價值導向是一切數字化轉型的根本出發點。戰術落地,建議著重依據“3—1—1”的行動框架推進。“3”是指業務數字化、數字化基礎設施、數字化文化和組織三大方面,其中業務數字化又包括營銷、研發、生產、服務、供應鏈、風控、運營7大方向;兩個“1”是指數字化創新和數字化生態。企業數字化轉型失敗率高達80%。數字化轉型的成敗關鍵因素是違背了業務和價值導向這兩個根本出發點,搞運動式、“快餐式變革”,大搞技術平臺建設,科技業務兩張皮。失敗的原因還在于企業沒有弄清楚衡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標準。革新出新的營銷模式、商業模式、質量效益模式,是遼寧省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目標。
創新質量效益型商業模式是遼寧省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重要切入點。遼寧省制造業產業基礎雄厚,有明顯技術優勢,處于亟待解決產業知識轉化為市場知識、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制造效益轉化為質量效益的重要戰略轉折期。同時,遼寧制造業企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處于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業務發展升級、培育產業核心領導者的重要歷史關口。從遼寧制造型企業組織能力、水平以及企業的經營情況等綜合來看,數字化轉型催生質量效益型商業模式是當前遼寧省制造業企業經營的階段性重要戰略行動。
數字化轉型創新質量效益型商業模式,是一個復雜的產業創新演進過程,審慎地看待和分析企業文化、組織、人員、制造系統以及轉型風險十分必要。與此同時,數字化轉型助推質量效益型商業模式實施的遠景規劃、產業鏈協同、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問題,均應以業務運營和數字化技術的綜合視野來加以判斷,并進一步需要明確優先級問題是什么,問題解決的代價和預期收益等。圍繞質量、創新、發展深化數字型改革是遼寧省制造業升級必然趨勢,企業需要重視并駕馭數字技術的三項關鍵主題工作,面向數字化轉型的“新科技、新安全、新生態”。
遼寧制造業有一定體量優勢,歷經幾十年持續改革以及東北振興創新發展,具有較好的制造韌性。應借助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新契機,深度融入全國制造網絡體系,構建以遼寧制造業頭部企業為核心焦點主體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促進遼寧省制造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多主體共生互動、利益關聯、價值共創的產業生態。應以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整合企業業務流程與產業鏈生態,形成企業經營體系智能化閉環,重構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可度量、可追溯、可預測、可復制等為特征的全新經營體系,重塑制造業企業經營價值目標、經營理念、利潤來源、成本結構、伙伴關系、核心資源等,提升遼寧省制造企業產品質量、經營質量、質量市場競爭力。
遼寧省部分制造業頭部企業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網絡的“超級節點”。但是,這些公眾沒有感知的供應“鏈”,它們在哪里?借助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及其核心焦點企業的視角,才能進一步明確產業鏈核心企業。在此基礎上,以企業數字化轉型助推產業鏈中小企業與核心焦點企業交織融合,提升遼寧省制造業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不斷深化產業鏈核心焦點企業的供應鏈聯系層級與網絡鏈路,更多地帶動遼寧省產業主體生力軍,培育遼寧省獨有的供應商,帶動成千上萬家產業主體參與其中,進行產業價值共創。做出一定成效,吸引更多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落戶遼寧省。這對于遼寧省制造業產業生態的維護,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構建遼寧省制造業產業新生態,融合各界優勢,合力創新,領先發展,以先贏帶動共贏。建立數字化轉型的常識性思維,規避誤區。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目的,是通過更精準、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提升組織對于客戶要求和外界變化的響應能力,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服務客戶,構建更健康的商業生態,并實現產業生態系統企業質量協同創新。以產業領導者質量價值為導引,使產業生態核心焦點企業成為行業性和社會化質量標準管理者,形成全新產業質量創新生態系統。產業生態系統中的中小企業,應廣泛鏈接質量標準、質量要求、質量技術,成為產業生態系統中的專業化合作伙伴,并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努力發展成為產業生態細分市場隱形冠軍企業。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