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彬
摘? 要: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抗挫力,教師需要深入分析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抗挫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深入分析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與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因此,教師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斷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豐富教學活動內容,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活動中學習技巧,應對挫折,增強自信,全面培養學生的抗挫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抗挫力;培養策略
抗挫力主要是指一個人面對困境時的承受能力,是一個人心理彈性的重要表現。而當前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社會壓力之間存在家長這層強力的“保護膜”,其成長階段很少直接感受到來自社會方面的壓力,往往是進入社會后突然面對倍增的壓力,很容易產生巨大的心理沖擊,如果沒有足夠的抗挫力很容易導致心理崩潰。因此,必須要強化學生抗挫力的培養,而小學體育課程是培養學生抗挫力的主要課程之一,應當得到教育者的高度關注。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抗挫力培養的問題分析
1. 自信心不足,抗挫力培養基礎薄弱
學生受到年齡、閱歷的限制,對自我與世界的認知尚未成熟。很多學生會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對自我產生錯誤認知,對自我能力缺乏信心,在面對困難時難以形成迎接挑戰、解決問題的勇氣,從而在體育活動中無法樂觀、勇敢地面對失敗,抗挫力較差。很多學生會因為父母、家人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反饋及日常行為中流露出來的互動暗示而難以準確評估自我能力和性格特質,導致在長期打壓教育下認為自己有較多缺點,與他人之間有過大差距。當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面臨壓力和失敗時,常常會將主要問題歸因于自己,陷入到沮喪、痛苦的情緒中,難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無法及時振作并尋找補救與改進的方法,降低了學生的抗挫力。
2. 體育教學活動組織形式單一
要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抗挫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這樣能在活動中讓學生勇于應對挫折,感受壓力,通過努力去戰勝困難。但事實上,體育教師將精力更多地放在教學任務上,在體育教學的形式設計方面存在不足,往往是純粹地將一項體育教學內容傳達給學生,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很難投入其中,更加談不上抗挫力的培養。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抗挫力培養的主要策略
1. 強化思想教育,打好抗挫力培養的內在基礎
對于學生抗挫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性問題,需要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工作要求,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培養體系。其中,最為基礎的是要做好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要求教師要充分理解自身的教學內容與抗挫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并全面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教育,筑好理論根基。例如,在教學“跑與游戲”這節課時,教師要明確跑步對于學生堅韌品質培養的意義,并在各個教學環節將這一教育目標滲透進去,通過訓練節奏、幅度等的把控,培養學生的抗挫力。
2. 豐富體育活動,為抗挫力培養提供載體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接觸面相對較窄,能夠感受到來自外部壓力的機會并不多,而要培養其抗挫力就需要通過教學活動來創造“壓力”。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樣化的主題活動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比賽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效應對“挑戰”,從而實現抗挫教育目標。例如,在教學“跑——體驗速度”這節課時,要求教師在完成基礎知識、技巧等內容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短距離加速跑,中、長距離耐力跑等比賽活動,激勵學生參與。比賽期間,學生很容易會表現出呼吸困難等狀態,主動放棄比賽的情況也極易出現。此時,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可以向學生講述運動員的勵志故事來激勵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同時教導學生采用調整呼吸的方式堅持跑步,鼓勵學生勇敢堅持,戰勝困難。通過與這些問題的對抗,學生可以增強自信,進而提升其綜合能力,獲得對抗挫折與壓力的能力。
3. 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抗挫意識
抗挫力的培養需要學生的自覺參與。為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抗挫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對課前準備活動的科學安排,使體育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特別是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更加注重課前準備活動的內容,提前將這些內容引入進來,或者可以通過對之前學習內容的回顧與整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從而有效提升其抗挫力。例如,在教學“籃球”時,其中涉及很多籃球技巧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課前準備時間,通過展示運球技巧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動參與進來,然后逐步展開挫折教育內容。教師可以設置一個運球小游戲,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對抗,一人負責限定區域內運球,另一人則在一定規則約束下進行截擊,以搶奪球權。在這一過程中,運球者往往負擔更重,運球時還要擔心被搶球,極易出現焦躁情緒。通過雙方位置的互換,這樣的情緒也會對調,教師從旁進行鼓勵、指導,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面對這樣的壓力,并能從容面對競爭壓力,增強競爭意識,對于學生抗挫力的培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學生自信心的缺乏、體育教學模式的單一化,會使學生的抗挫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面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從思想教育出發,培養學生的抗挫意識,通過組織豐富、多元的體育活動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面對失敗和挫折時積極、樂觀、勇敢地去接受挑戰,在培養抗挫力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石軍麗. 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4).
[2]曹萍. 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策略[J]. 體育視野,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