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會林
吃虧與占便宜,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有人吃虧,有人就會占便宜,反之亦然。就像一個蛋糕,本來屬于你自己的,卻被別人切去一塊,那自己就少了一塊。
在生活中,恐怕沒有多少人愿意自己的蛋糕無緣無故地被人切去一塊,然而,事實上吃虧是很多人都遭遇過的經歷。在體育界時常出現這樣的事情:由于裁判誤判,使優(yōu)秀的運動員失去獎牌,甚至是金牌;有的服用違禁藥物的選手奪得冠軍,賽后被調查發(fā)現,取消其成績,而對于亞軍選手來說,雖然位次得到提升,然時過境遷,造成的損失無論如何都難以彌補。據央視報道:國際仲裁法庭今年3月18號發(fā)布公告,英國運動員違反反興奮劑條例,其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的銀牌被剝奪,意味著由蘇炳添組成的中國男子百米接力隊將遞補獲得銅牌。另據報道:中國女子20公里競走隊又收獲遲來的正義。國際田聯旗下獨立調查機構“田徑誠信委員會”發(fā)布公告,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冠軍、俄羅斯選手葉蓮娜·拉什馬諾娃因違規(guī)服用興奮劑被取消成績,而在2016年時,2012年倫敦奧運亞軍、俄羅斯選手卡尼什金娜已因違規(guī)服用興奮劑被取消成績。如此一來,獲得第三、四、五名的中國運動員切陽什姐、劉虹、呂秀芝成績各提升一名,包攬了該項目的金、銀、銅牌。走過如此奇葩的奪金路,不管任何人都會五味雜陳。切陽什姐發(fā)文稱,得知消息后既開心又難過,開心是可以擁有金牌,難過的是沒有感受過冠軍的樣子,沒有得到奧運冠軍的光環(huán),沒有得到或許能得到的自身價值。正義雖然遲到,但畢竟沒有缺席。而獲得冠軍的葉蓮娜·拉什馬諾娃和亞軍的卡尼什金娜盡管贏得了一時的榮耀,但終不能長久,在真相大白之日,不僅丟掉了冠亞軍的桂冠,失去了耀人的光環(huán),而且得到應有的處罰,損害個人乃至國家的形象。在職場上有一種現象,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此話雖有失偏頗,但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人任勞任怨,競兢業(yè)業(yè),苦活累活比別人多干,業(yè)績貢獻比別人多做,升職加薪本是順理成章、理所應得的事,然而卻屢屢與之擦肩而過。盡管辛勤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但會贏得同事的贊許、認可和欽佩,增強人格魅力,樹立起個人品牌。還有諸如:被騙子花言巧語騙去錢財;被虛假宣傳忽悠購買夸大了功效的天價保健品;出手施救倒地的老人反被訛詐;借給朋友的錢遲遲要不回來……我們相信,騙人者終會受到應有的懲處,訛人錢財和欠錢不還者雖然占了便宜,但定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和世人的唾罵。
占便宜,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淺、缺乏自我約束的一種表現。誠然,喜財愛物是人之共欲,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絕不可奉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信條,不可以我為中心、以私利為半徑畫圓,要秉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價值觀,如宋代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所說:“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魚貪餌,容易上鉤;人貪利,終落陷阱。在單位,有個別人不遵循公平正義、履職擔責的社會取向和職業(yè)操守,遇到困難就推,見到好處就搶,份內份外算計得清清楚楚,只想如何占便宜,只想如何少干活,自以為比別人精靈,實際上成為不受待見的“小精人”。有個別人在與人交往中斤斤計較,吝嗇摳門,貪圖蠅頭小利,總是干些損人利己的事,漸漸地會疏遠人際關系,降低自己信譽。凡此種種,都是“占小便宜吃大虧。”
吃了大虧,無疑是人生的一大損失。但不可否認,吃虧也包藏著人生智慧。古代有個“塞翁失馬”的寓言故事,蘊含著“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的哲理,一時的所失,并非全是壞事;一時額外所得,也未必就是值得慶幸的好事。還有一個“亡羊補牢”的典故,雖然丟失了羊,但收獲了教訓,及時采取措施,扎牢籬笆,以防再發(fā)生“亡羊”之事。也算一種補償吧。清代鄭板橋有感人生際遇、家庭事故及宦海生涯,干脆寫出“吃虧是福”四字箴言,這既是鄭板橋對待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也是對世人的一種勸慰。因為人生在世,吃虧難免,既然如此,就要坦然面對,不耍小聰明,不該占的便宜不占,為人處世以誠相待,舍得付出,在能承受的范圍內吃些虧,吃得的這些虧反而會壘砌成人生進步的臺階,構筑起人際關系的大舞臺。如果一味占便宜,那只會自斷后路,為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