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魏文霞


[摘要]目的觀察“基于病例的教學法(CBL)結合床邊教學的教學模式”所采用“自主學習-臨床見習-問題探討-臨床鞏固”的教學路徑對“急診醫學”教學效果的影響。方法選擇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進行床邊教學的2017級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6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照所在醫院分為對照組( n=30)和觀察組( n=30),對照組采用多媒體結合板書+床邊教學的教學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增加 CBL 教學,采用“自主學習-臨床見習-問題探討-臨床鞏固”的路徑進行教學。通過課程成績和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結果觀察組學生成績急診醫學課程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觀察組學習自主性、教學模式、學習興趣、教學內容的掌握度的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結論 CBL 結合床邊教學的教學模式采用“自主學習-臨床見習-問題探討-臨床鞏固”的教學路徑對“急診醫學”的教學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基于病例的教學法;教學模式;急診醫學;路徑
[中圖分類號] R-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2)10-0069-04
The influence of CBL combined with bedside probation teaching mode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mergency Medicine"
WANGLiangWEIWenxia
1. Teaching Office,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2. Operation room, Jiangs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e influence of CBL combined with bedside probation teaching mode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mergency Medicine" by adopting the teaching path of "independent learning-clinical probation-problem discussion-clinical consolid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0 students major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2017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conducted bedside teaching from September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hospital,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0).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eaching mode of multimedia combined with blackboard writing and bedside teach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CBL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eaching path of "independent learning-clinical probation-problem discussion-clinical consolidation".The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course achievement and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score of emergency medicine cours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otal scores of learning autonomy, teaching mode, learning interest and mastery of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CBL combined with bedside probation teaching mode can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ine"by adopting the teaching path of "independent learning-clinical internship-problem discussion-clinical consolidation".
[Key words] Case 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 Emergency medicine; Pathway
“急診醫學”是研究急癥、危重癥發生與發展規律及診斷與救治理論和方法的一門實踐性強、應用范圍廣的臨床學科[1-2]。高等中醫院校的急診醫學教學內容包括基本急救技術、常見急危重癥、急性中毒與理化損傷性疾病的基本知識[3]。現代醫學發展迅速,課程教學內容中部分與內科學有重疊,因此,我校結合實際情況,由教研室更新編寫課程教材并使用。急診醫學有其特殊的臨床屬性,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完全達到課程教學目的[4]。在“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理念指導下,南京中醫藥大學對急診醫學課程教學進行了初步改革探索,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增加 CBL 教學,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南京中醫藥大學2017級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6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教學點30名學生作為對照組,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教學點30名學生作為觀察組,兩組學生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授課老師教研室統一管理、備課、教學進度,同時根據教學計劃,分別對兩組學生的“急診醫學”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干預。
對照組以南京中醫藥大學自編教材“急診醫學”為授課教材,以“急診醫學”教學大綱為教學依據,以多媒體結合板書+床邊教學為基本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 CBL 教學。 CBL 結合床邊教學的教學模式:首先選擇病房或急診室對應教材講授期間現有的典型案例,分小組讓見習學生提前準備疾病相關知識并早期接觸相應患者,結合詢問病史、臨床查體和病例分析,暴露出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和臨床技能的欠缺,老師對此進行補充,進行詳細教學,并共同為后續小組討論擬出該病例討論提綱。針對所列提綱,由學生共同對本病例的基本知識要點、重點、難點進行討論交流,提出初步結論。教師根據討論過程和結果針對性給予指導,形成最終學習成果。在形成學習成果后再回到臨床,加深臨床印象,鞏固學習成效。在 C B L 結合床邊教學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知識與臨床的結合力,形成“自主學習-臨床見習-問題探討-臨床鞏固”的教學路徑。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參照文獻[5]采用“急診醫學”課程成績和自設調查問卷結果,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評價。課程成績是在課程結束后進行綜合考核,其中包含理論考核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課程結束后對全體學生進行不記名自制調查問卷評分。問卷包括學習自主性(10分)、教學模式(10分)、學習興趣(10分)、教學內容的掌握度(10分)4方面共16小題進行調查評分(滿分40分),本研究共發出60份問卷調查表,回收60份,回收率為100%。問卷 Cronbach's α系數為0.842,顯示調查問卷質量較高、信度非常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 ±s)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n (%)]表示,采用χ2檢驗,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課程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急診醫學課程成績為(80.721±8.282)分,高于對照組的(75.271±5.14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t=7.232,P=0.013)。
2.2調查問卷評分
觀察組學生學習自主性、教學模式、學習興趣及教學內容的掌握度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2。
3討論
3.1教學方法改革應用效果
在“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理念指導下,在 CBL 結合床邊教學的教學模式下采用“自主學習-臨床見習-問題探討-臨床鞏固”的教學路徑對“急診醫學”進行教學,從主觀客觀兩方面評價該教學模式在“急診醫學”課程教學中的作用。結果表明,運用 CBL 結合床邊教學的教學模式的學生課程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學生學習自主性、教學模式、學習興趣、教學內容的掌握度的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通過對“急診醫學”課程教學的初步改革探索,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對高等中醫教育有借鑒和指導作用。
3.2“急診醫學”課程教學難點和問題
“急診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強、應用范圍廣同時又在快速發展的學科[6]。因此,教學需要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講授時內容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并能反映本學科新的進展與動態。如何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和評判性思維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從而去解決實際問題就成了這門課程的教學難點。
然而傳統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教學方式缺乏吸引力。傳統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導,以“填鴨式”的方式進行記憶[7]。教師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課程中的活動和任務等內容沒有進行詳盡設計,亦缺乏教學的個性化理念和經驗。如此一來,學生在進入臨床工作時遇到錯綜復雜的急危重患者時容易不知所措,并對教學效果產生懷疑、缺乏學習信心。其次教學內容課程老化,內容更新慢,落后于現代醫學發展[8]。同時部分內容與內科學教學內容有一定重疊,如心律失常、慢性呼吸衰竭、高血壓急癥等。再者教學過程缺乏中醫特色。其實千百年來,祖國醫學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急救醫學理論體系,在緊急醫療救助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9]。但高等中醫院校開設的“急診醫學”還是更側重于教授常用的西醫急救技術、常見急危重癥的診療,在教學過程中未能運用完整的中醫急救醫學體系培養學生面對急危重癥的中醫辯證思維方式。
3.3教學改革措施
3.3.1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急診醫學課程中的急危重病搶救是重點,在第一時間挽救生命才能為后期治療提供支持。在《急性胸痛》部分中急診快速綠色通道的設立就展現了國家和政府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視,用臨床案例詮釋醫務人員的“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精神[10]。同時課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也可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教師充分挖掘蘊含在專業知識中的德育元素,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思政素質恰當融合,從而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生。
3.3.2運用校本教材原有課程教材中,與內科學教學部分內容有所重疊,同時缺乏中醫特色及較新的本專業前沿知識,故本研究人員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進行增刪,形成南京中醫藥大學“急診醫學”的自編教材。運用該教材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授課,讓學生既能掌握本課程的重點難點,又能融合貫通之前所學的中西醫基礎課程中的知識。通過具有中醫特色的急救醫學教育,一方面鼓勵學生摒棄“中醫不能治療急危重癥”的觀念,另一方面指導學生避免中西醫不同醫學體系的混淆。
3.3.3模擬情境向真實情境轉化“急診醫學”教學內容分為課堂理論教學與典型病例床邊教學兩部分。可根據患者資源及急診中心、ICU 的具體條件,適當調整兩部分內容,達到培養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11]。本研究是以 CBL 為內涵的“急診醫學”教學改革,無論是模擬技能培訓、實景病房查房都是以臨床案例為基礎,設計與之相關的問題,引導并啟發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同時綜合使用其他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臨床實戰能力為最終目標[12-14]。另外在 CBL 教學指導下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還可融入中國傳統醫學急救案例自主學習和交流等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興趣,發展中西醫結合的急診思維方式。課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做到時時考、時時反饋、教考相長,培養主導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急診醫學”這門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傳統教學中與臨床的融合不夠密切并且教學內容與基礎課程有部分重復[15]。本研究以“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為指導思想,結合中醫院校特色,采用 CBL 結合床邊教學的教學模式,將臨床典型病例和科室中的實際患者有效結合,使學生將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此教學模式顯著提高了學生學習成績,同時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急診醫學”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吉光,孫艷,孫藝,等.目標導向式翻轉課堂在急診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9(3):6-7.
[2] 孟慶義 . 全科醫學時代急診醫學的發展 [J]. 中國急救醫學,2020,40(12):1129-1131.
[3] 孟慶義 .2020 年急診醫學研究進展 [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1,30(2):135-144.
[4] 王穎,劉睿,鄧潔初,等 .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技能大賽中的應用 [J]. 中醫藥導報,2021,21(7):214-217.
[5] 張義,郭長青 . 動畫演示結合實物仿真模擬教學模式對《針刀治療學》教學效果的影響 [J]. 中醫藥導報,2020,26(14):213-216.
[6] 邵易珊,鄭璐玉,歐陽靜,等 . 中醫高等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實境遇與發展路徑思考 [J]. 中醫藥導報,2020,26(9):204-206.
[7] 龍軍成,肖露明,賴勛耀 . 急診醫學教學中 PBL+情景模擬對綜合素養的作用 [J]. 智慧健康,2021,7(15):148-150.
[8] 武小堉,聶海洋 . 基于 CIPP 模式中醫藥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J]. 中醫藥導報,2021,27(2):217-220.
[9] 趙楠,賈洪濤,朱峰,等 . 中醫藥院校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及崗位勝任力培養探索 [J]. 中醫藥導報,2019,25(24):135-138.
[10]潘華明,黃翼,王媛媛 . 急診醫學專業模式及其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作用探討 [J]. 中國醫院管理,2020,40(3):50-52.
[11]劉振寧,張斌,劉君麗,等 . 基于 CBL 同伴互助教學方式在住院醫師急診醫學規范化培訓的應用 [J].醫學研究與教育,2020,37(4):68-73.
[12]陶言言,郭晉,張弘等 .PBL 聯合 CBL 教學法在急診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J]. 中華全科醫學,2021,19(1):128-130,140.
[13]丁邦晗,梁國榮,李煥梅,等 . 從 PBL → EBM 深化中醫急診內科研究生教學模式 [J]. 時珍國醫國藥,2014,25(3):724-725.
[14]張嫄怡,李品玉,王敏,等 . 情景互動式 PBL 教學在病理學實驗課中的應用 [J]. 中國醫藥導報,2019,16(1):65-67.
[15]李旎,伍寧,詹向陽,等 . 互動式教學大綱結合PBL 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J]. 現代醫藥衛生,2020,36(24):4018-4020.
(收稿日期: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