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地區,但由于路況差、交通不便,被很多人貼上了“窮”“落后”的標簽。可是過去的十年,貴州GDP增速一直領跑全國。
多年來,無數次去貴州采訪,多點見證了這里的發展和變化,但一直以來人才短板的問題不容回避,為此,貴州頻頻發出“英雄帖”,在招才引智方面出了不少新招和實招,以一種“敢為人先”的態度,誠邀天下英才“會盟”貴州。
是金子,總會在貴州發光。因為這里有厚愛人才的土壤和善待人才的氛圍。
此前,貴州的“窮”并非一無所有,而是“富饒的貧困”。素有“江南煤海”之稱的貴州,煤炭探明儲量超過江南十省之和,中國磷都、中國汞都也都在此。
如何找到逆轉的突破口,貴州順應時代趨勢,發揮比較優勢,敢于“無中生有”,培育和發展具有領先意義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放棄低端、低效產業,調高、調優產業結構。今天的貴州,一次次刷新著外界認知。大數據崛起,高鐵“十字路口”縱橫相連,“多彩貴州”精彩不斷。
變革才能得生機,創新就會有前途。貴州省幾年來敏銳把握機遇,率先在全國推出技術榜單制,面向全國“揭榜掛帥”招才引智。技術榜單充分發揮智力收割機和創新平臺吸引聚集人才的重要作用,成為貴州實現“彎道超車”后發趕超的重大機遇。
實行“揭榜掛帥”制度是貴州在新發展階段,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科技治理體系,優化國家科技規劃體系和運行機制的一次深遠謀劃。“英雄不問出處!”“誰能干就讓誰干!”的靈活機制振奮人心,科技創新領域干事創業激情迸發。
春得一犁雨,秋收萬擔糧。貴州實施“揭榜掛帥”技術榜單制,借助全國力量,引進智力資源和前沿技術,這是貴州沖出技術洼地的一項有力措施。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多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為人才戰略布局,貴州省夯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基礎,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作為一個西南“窮”省,這些經驗也許是其他省份應該學習的課題。
作為《小康》雜志的忠實讀者,最近發現小康人物欄目的專訪里增加了線上的視頻專訪播放,掃描二維碼就可以觀看,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受訪者,我非常喜歡也很贊賞這種報道形式。
——北京?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