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蘋,彭 淋
(重慶市東南醫院,重慶 400065)
胎膜早破是指在臨床足月臨產前發生的胎膜破裂。該病多見于28 ~30 歲的孕婦群體,若未及早進行治療可增加宮內感染率,亦可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宮內窘迫,危及母嬰的生命安全[1]。孕37 周前胎兒各組織、器官尚未發育完全,若發生早產極易引起各種先天性疾病,從而可影響其生長發育。如何采取科學、安全的方案延長胎膜早破患者的妊娠時間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2]。硫酸鎂是臨床上治療胎膜早破的常用藥,但其對部分患者無效,且若用藥劑量不合理可增加不良反應。鹽酸利托君具有抑制宮縮的作用。有學者指出,用此藥聯合硫酸鎂治療胎膜早破可取得良好的療效,能夠顯著延長患者的妊娠時間。本文對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期間我院接診的50 例胎膜早破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旨在分析為胎膜早破患者采用鹽酸利托君聯合硫酸鎂進行治療的效果及對其妊娠延長時間的影響。
選擇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期間我院接診的50 例胎膜早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 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8 ~36 歲,平均年齡(31.42±1.11)歲;其孕周為30 ~33 周,平均孕周(31.25±0.52)周;其產次為1 ~3 次,平均產次(1.64±0.52)次。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7 ~37 歲,平均年齡(31.25±1.24)歲;其孕周為31 ~33 周,平均孕周(31.42±0.31)周;其產次為1 ~3 次,平均產次(1.58±0.42)次。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發生胎膜早破后12h 內入院治療;2)滿足用藥指征;3)單胎;4)頭位妊娠,骨盆正常;5)年齡≥20 歲;6)精神及心理狀態正常;7)孕周為27 ~35 周;8)自愿參與本研究[3]。
1)存在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2)存在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壓;3)存在精神及心理疾病;4)存在羊水指數異常;5)存在相關藥物禁忌證;6)存在胎兒宮內窘迫;7)存在胎心異常;8)中途退出本研究[4]。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其均實施常規治療,方法是:叮囑患者每日定時清潔外陰,讓其多臥床休息(保持臀高位)。密切監測其羊水量、宮縮及感染情況,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采用硫酸鎂進行治療。硫酸鎂(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049,生產廠家:河北佰斯特化工有限公司)的用法是:將15mL 的此藥與100mL 濃度為10% 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在其宮縮消失后,停止用藥。為觀察組患者采用鹽酸利托君+ 硫酸鎂(用法同上)進行治療。鹽酸利托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C20130028,生產廠家:信東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0mg)的用法是:口服,在用藥的第1 天,每2h服1 次,每次服10mg。在用藥的第2 天,每4 h服1 次,每次服10mg。之后逐漸減量至每12h 服1 次,每次服10mg。癥狀消失后停止用藥。
1)臨床療效。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羊水無滲漏,其妊娠時間延長>4 周;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羊水滲漏情況減輕≥50%,其妊娠時間延長3 ~4 周;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療效未達到上述標準[5]。2)不良反應。記錄治療后兩組患者頭痛、惡心嘔吐、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3)臨床指標。觀察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宮縮抑制時間、治療時間、妊娠延長時間、MMP-3、IL-10 的水平。
對研究數據采用SPSS23.0 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2.00%)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6.00%)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MMP-3、IL-10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MP-3、IL-10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MP-3、IL-10 水平的對比(± 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MP-3、IL-10 水平的對比(± s)
組別 MMP-3(ng/mL) IL-10(pg/mL)對照組(n=25) 治療前 225.25±72.41 566.82±123.06治療后 211.24±34.25 541.02±80.54觀察組(n=25) 治療前 226.25±71.25 555.84±122.25治療后 186.81±40.34 483.51±80.42 t 值(組間治療前對比) 0.049 0.316 P 值(組間治療前對比) 0.961 0.753 t 值(組間治療后對比) 2.308 2.526 P 值(組間治療后對比) 0.025 0.01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宮縮抑制時間、治療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妊娠延長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4。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預后指標的對比(± s)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預后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宮縮抑制時間(h) 治療時間(d) 妊娠延長時間(d)對照組(n=25) 4.13±0.67 6.39±0.86 7.11±2.41觀察組(n=25) 2.15±0.64 3.41±0.72 18.38±5.11 t 值 10.684 13.284 9.974 P 值 <0.001 <0.001 <0.001
胎膜早破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據統計,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病率約為10%,足月前胎膜早破的發病率為2% ~3.5%。該病的出現不僅可增加早產及母嬰感染的風險,且研究發現孕周越小的圍生兒其預后越差,一旦處理不當可繼發羊膜腔感染、胎盤早剝、羊水過少、早產、胎兒宮內窘迫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從而可導致圍產期和新生兒期并發癥的增加。研究發現,胎膜早破的出現主要是由生殖道上行性感染、羊膜腔壓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營養缺乏、宮頸口松弛等多種原因所致,一旦未及時控制可加重上行性感染,并增加產褥期感染的發生率。臨床調查發現,90% 以上的胎膜早破患者會在發病后突感較多液體從陰道流出,但無腹痛等其他征兆,在肛檢上推胎兒先露部時,可見液體從陰道流出,有時可見流出液被污染。在有液體流出后,患者很快會出現宮縮、宮口擴張等情況。臨床上應及早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診斷胎膜早破的方法以窺陰器檢查、陰道液pH 值檢查、陰道液涂片檢查、羊膜鏡檢查為主。其中窺陰器檢查可為診斷該病提供直接證據,用陰道液pH 值檢查診斷該病的準確率高達90%。正常情況下,陰道液的pH 值為4.5 ~5.5,羊水的pH 值為7.0 ~7.5。在進行陰道液pH 值檢查的過程中若發現患者的陰道液pH 值>6.5,則提示其出現胎膜早破的可能性較高。用陰道液涂片檢查診斷胎膜早破的準確率高達95%,但因此檢查的檢查時間較長,無法及時為臨床醫師診斷該病的提供參考,其在實際診斷中的應用不多。胎膜早破是一種常見的圍生期并發癥。該病多見于28 ~30 歲的孕婦群體,若未及早進行治療可增加宮內感染率,亦可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宮內窘迫,危及母嬰生命安全。孕37 周前胎兒各組織、器官尚未發育完全,若發生早產極易引起各種先天性疾病,從而可影響其生長發育。有研究指出,臥床休息有助于控制胎膜早破患者的病情[6]。進行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案[7]。硫酸鎂是臨床上治療胎膜早破的常用藥。該藥經靜脈滴注后可拮抗鈣離子,抑制宮縮反應。但有研究發現,部分胎膜早破患者對硫酸鎂不敏感,單用該藥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不佳。鹽酸利托君經口服后可作用于子宮肌層,激活腺苷酸環化酶,提高子宮內cAMP 的濃度,降低細胞內鈣離子的濃度,抑制子宮平滑肌的收縮。研究表明,將該藥與硫酸鎂聯合應用可達到協同增效的目的,從而可減少硫酸鎂的用量,確保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8]。這與本研究的結果相符。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2.00%)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6.00%)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患者的宮縮抑制時間、治療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妊娠延長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表明,用鹽酸利托君聯合硫酸鎂治療胎膜早破的效果較好,可顯著延長患者的妊娠時間,且安全性較高。治療前,兩組患者MMP-3、IL-10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MP-3、IL-10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表明,用鹽酸利托君聯合硫酸鎂治療胎膜早破可顯著減輕患者體內的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用鹽酸利托君聯合硫酸鎂治療胎膜早破的效果較好,可顯著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其體內的炎癥反應,延長其妊娠時間,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