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海安市堅持“引導、推動、扶持、服務”工作思路,以培育農業服務業戰略產業為目標,穩步推進服務帶動型適度規模經營,引領農業生產經營向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全力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努力走實農業社會化服務“海安路徑”。先后成立8家省級產業化示范聯合體,70家社會化服務組織入選“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名錄庫。
成立由市委分管負責人任組長、市政府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發改委、供銷總社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領導小組,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市農業農村局組建由農機、植保、水產、作栽等業務科室組成的工作專班,依據工作職能有序開展服務主體培育工作。搭建市、鎮、村三級服務網絡,構建生產、供銷、技術等服務架構,形成便民、智慧、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圈,成功探索出“黨委政府主導,農業農村局主辦,農民社員主體,涉農部門聯動,社村合作共建”的為農服務“海安模式”,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搭建“四梁八柱”,提供有力支撐。全市社會化服務組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截至2021年底,全市規模社會化服務組織367家,較2020年增加91家,增幅33%。

堅持因地制宜,鼓勵探索創新,重點圍繞農機作業、糧食烘干、動物疫情防控、蠶桑養殖、農產品加工、產品銷售等服務需求,生動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實踐。
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聯盟。依托稻米、水產、蛋雞產業聯盟,鼓勵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匯集產業鏈資源,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組建聯合體,整合品牌、技術、加工、銷售、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實施品牌化戰略、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將聯盟打造成服務平臺、交流平臺、共享共創平臺,引導聯盟共同放大品牌效益,實現“1+1>2”。2022年,全市計劃新增2家產業化聯合體,依托5家合作社、20家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帶動4萬戶小農戶實現抱團發展。
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模式。鼓勵農機具充足的新型經營主體、農機合作社和小農機手,延伸“一條龍”農機服務鏈,拓展“一站式”綜合農事服務,為農戶提供糧食耕、種、防、收、烘等環節農機服務,拓寬全市農業“規模化生產、產業化運作、機械化服務”新發展路徑。2021年,全市特色農機化水平在南通領先,糧食單產連續十六年全省第一。
推進“合作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推動“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提供訂單式服務,緊密聯系小農戶,直接帶動農戶增產、增收。海安市天成集團一頭以飼料加工為龍頭帶動家庭農場和種植農戶,一頭以蛋品深加工為龍頭帶動家庭牧場和養殖農戶,推動種養一體化聯動發展,形成獨特的“啞鈴型”種養帶農增收的“天成模式”,2020年該模式獲評江蘇省農業龍頭企業聯農帶農典型案例。
構建“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新型合作農場模式。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實現農民組織化、服務規模化,農業節本增效,促進農民、村集體、服務主體三方共贏。富港村成立海安港豐農地股份合作社,成員入股土地面積3980畝,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50.41萬元,年均增幅31.7%,合作社2021年盈利85.6萬元。
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創新采用“國企建設+園區投資+企業運營+綜合考評”的“撥改投”新型項目模式,運行鄉村振興產業投資基金,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成立海安市潤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引進優質產業項目集聚海安,提升海安優質項目輻射帶動水平。進一步放大“尋味海安”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搭建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的展示、體驗、銷售一體化平臺,以“致力品牌建設、著力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以“展示成果、推動交流、促進交易”為宗旨,集中現有優質農產品資源,展示海安農業新形象。2021年“尋味海安”農產品直供平臺入選省“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案例”推介名錄。
為建立與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結構與布局相適應的新型農業服務體系,以滿足農民科技需求為根本,海安市創新機制、整合資源,深化農業服務體系改革,重點圍繞“五個一”優勢主導產業,設立里下河、西南、高新區、開發區、東部五大區域農業服務中心。各區域農業服務中心,結合自身主導產業優勢,確定1~2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把基地建成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應用及新機具的展示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建立高產高效示范方,形成農技人員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良性循環,力爭打造新型農業服務體系“海安樣板”。
明確政策支持。出臺《海安市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實施方案》《海安市2022年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方案》,細化工作目標和工作舉措,圍繞打造縣域農業社會化服務“海安樣板”的目標,聚焦做好平臺搭建、品牌打造、主體培育和機制創新四項重點工作。加大考核力度。將“農業社會化組織建設”“實施中央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6萬畝”工作目標納入“富民強村杯”進行季度考核評定,夯實工作機制,保障社會化服務工作高效開展。
海安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還存在組織運行不夠規范、服務項目較為單一、服務鏈條延伸不足等短板,今后全市將加強組織領導、務實工作舉措,進一步強化主體能力培訓,加強政策扶持引導,促進產業效能延伸。發揮財政獎補資金導向和撬動作用,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總結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實施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推動全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