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清
(安徽省懷寧長江河道管理局,安徽 安慶 246000)
堤頂防汛道路維修加固工程項目是確保沿河兩岸居民正常生活的民生工程項目,這種項目從立項、招標、發標、進場、施工、監理到驗收,每一個項目環節、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漏過,而且還應建立長期追責機制,以確保工程質量。從技術角度而言,堤頂防汛道路維修加固工程項目管理質量提升需要從多個層面、多個環節、多個維度入手,共同確保工程項目質量。
安徽省同馬大堤懷寧段堤頂防汛道路工程建于1998-2003年間,由于年久失修,堤頂汛道出現多處損毀,為確保汛期堤頂防汛道路通暢運行,國家安排經費對堤頂防汛道路實施維修加固。堤頂防汛道路維修加固工程項目包括段堤頂防汛道路維修、段堤頂防汛道路恢復、改建下堤道路、附屬工程,新增交通標牌、減速帶等附屬設施等。工程設計標準為三級公路,有一定設計使用年限。設計標準軸載為BZZ-100KN級,荷載等級為中等。
施工準備工作。按照合同規定的施工規范要求,施工方準備粗細集料、填料和瀝青材料,混合成瀝青混凝土,并在正式進入施工現場前3天內將混合原材料的配備比例形成正式的文字材料,待發包方審核同意簽字后方可正式進入施工現場。一些施工機械,如攪拌設備、運輸工具與攤鋪設備等,也需要出具驗收合格報告,方能開工。具體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先加熱瀝青材料,同時保證受熱均勻,然后把均勻的瀝青材料從儲料罐中有序運送到攪拌設備中,千萬不能出現起泡或超過160℃的瀝青膠結料。
然后,施工技術人員把瀝青混合料平攤開來,并對表面進行修整,確保表面規則、整齊、平整,最后進行全面壓實,達到厚度均勻一致的效果。同時,這項流程還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按照施工規范,瀝青混合料攤鋪的操作溫度不能低于120℃,過低會出現推移情況、過高則會發裂。碾壓時采用型號為YZC14的14 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輪寬為2.16 m,駕駛員必須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然后開始碾壓,碾壓過程中,駕駛員不得隨意更改碾壓方向與碾壓路線,并且需要連續碾壓兩遍;緊接著開始復壓,復壓時必須采用型號為LY25的輪胎壓路機,輪寬為2.79 m,同時配合使用10~12 t三輪壓路機,復壓過程中還得確保瀝青混合料的溫度不能低于90℃,復壓至少需要4~6遍,直到路面穩定、沒有顯著痕跡為止。最后就是終壓,駕駛員采用輪胎壓路機進行施工,需要碾壓2~4遍,直到沒有明顯輪印為止,并且終壓時還應確保瀝青混合料溫度不得低于70℃。只有完成3輪碾壓施工,路面才會被壓實,完全遵守溫度符合施工要求的標準,形成成型的路面。
碾壓過程中,施工人員還需要使用核子密度儀來實時檢測密實度,確保碾壓情況不得低于最小壓實度,初次碾壓時瀝青混合料的溫度不得低于120℃,終壓時瀝青混合料的溫度不得低于70℃,初壓、復壓、終壓3種不同壓實段落接茬設在不同的斷面上,橫向錯開1 m以上。為了防止碾壓輪被混合料粘上,現場工作人員可以添加少量洗滌劑的水,或者是其他防止粘黏的材料,灑向碾壓輪,還可向碾壓輪灑少量水,保持適量濕度即可。
為保證工程項目順利實施,建設單位組建了項目管理組,由分管局長任組長,抽調4名技術人員常駐工地,負責施工質量監督和項目實施中各種關系的協調,負責施工過程中檢查、督促工程的監管工作。工程項目管理組在做好工程建設各方協調工作的基礎上,嚴格依據合同文件,對建設項目進度、質量、投資進行控制,并檢查、督促施工單位搞好工程建設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其主要工作如下:在工程建設中圍繞“三控制、兩管理、一協調”這個中心,根據“小業主,大監理”的原則,督促監理單位按照合同要求嚴格控制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認真搞好工程進度控制,督促施工單位按期完成進度計劃。對進度滯后項目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切實有效地推動施工計劃的實現。不定期召開建設、監理、施工三方施工協調會,并堅持每天到工地巡視,及時掌握工程進度和質量情況。針對問題及時檢查并召開施工現場會,解決施工中的工程技術問題。努力做好建設各方以及與地方有關部門和當地群眾的協調工作,為工程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在工程款支付方面采取施工單位申報工程量,由現場監理按照合同要求,建設單位工程人員配合,認真測算工程量和應撥的工程進度款,經總監核審后交項目管理組審定,后上報建設單位批準支付。
選擇合適的監理機構,確定總監、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理工程師人選,實施工程監理總監負責制。監理組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采取了動態控制辦法,對工程進度主動控制。及時掌握工程進展情況,分析影響進度的主要因素,督促承建單位采取相應措施解決處理,確保合同目標實現。監理組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以設計及規程規范為依據,對工程質量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控制,對重要、關鍵工序實行旁站監理,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并及時處理,使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監理組以“公正、獨立、自主”的工作態度,以實現工程目標為原則,實事求是處理各類問題,與建設、施工等各方面關系處理較為融洽,為創造一個良好的工程環境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施工單位在簽訂施工合同后認真配備人員組織該項工程的施工任務,落實健全公司組織機構,職能部門人員配備合理、職責明確,落實各項管理制度。施工過程中尊重業主、服從監理,緊緊抓住工程關鍵,使工程的進展更為順利。
本工程按照水利工程建設相關程序及規定在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監督下進行了公開招標。工程項目采用公開招投標方式確定施工單位。
加強合同管理,建設單位分別與設計院簽訂設計合同一份、監理合同一份;與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一份;與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簽訂了第三方檢測合同一份;與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簽訂了審計業務合同書一份。采用的各類示范合同文本,符合《合同法》的規定。各合同內容均按要求全部完成,未發生違規違法行為,合同執行過程中未發生任何糾紛。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從工程開工到結束,各參建單位按照“建設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質監單位監督”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按照規定及時向工程質量監督站報送質量監督書,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工程施工過程中,積極配合質量監督部門檢查,完工后,邀請質量監督部門列席完工驗收會議,并按規定辦理質量備案手續。最終獲取堤頂防汛道路維修加固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項目法人(建設單位)實行質量管理責任制,成立項目質量管理組,按照合同約定及規范標準進行質量管理。項目管理組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施工工序施工,由監理單位按合同及相關文件設計要求進行監督和驗收每道施工程序,每道工序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施工工序;每天到現場檢查工作并了解情況,掌握工程建設動態,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并協調有關事宜。按照監理要求施工單位將中間產品試壓塊送至具有相關資質的檢測部門進行檢驗,工程施工過程中委托第三方進行相關檢測試驗,例如瀝青路面彎沉試驗,完工后對砼路面、瀝青路面達到齡期后取芯檢測工程質量。
施工單位設立了明確的質量管理目標,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實行項目經理為施工單位工程施工質量第一責任人。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質量管理制度:實行“班組自檢,專職質檢員復檢,項目工程師終檢”的“三檢制”,堅持技術交底制度,執行質量獎懲制度。施工單位均按合同及相關規范要求對中間產品及最終成品進行自檢。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
監理單位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工程開工前監理單位按合同條款要求提出質量檢查驗收的標準與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實行旁站式監理,嚴把每道工序。上一道工序未經建設、監理單位檢查驗收不準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現場監理將中間產品及成品按規范要求進行抽檢,試驗均合格。
主要項目的質量控制包括混凝土路面厚度控制、強度檢測等。原材料和中間產品質量控制中,本工程主要原材料為水泥、砂、碎石、鋼筋、瀝青。主要原材料檢測情況見原材料檢測、送檢情況統計表。本工程使用的瀝青混凝土由有資質的瀝青混凝土生產廠家生產,其原材料、配合比以及瀝青混凝土均有出廠合格證和出廠質量檢驗報告。
工程施工過程中,委托第三方進行相關檢測試驗,完工后分別進行瀝青路面彎沉試驗,砼路面、瀝青路面達到齡期后,進行取芯檢測,砼路面取芯做厚度檢測和抗壓試驗,瀝青路面取芯進行厚度和密實度檢測,工程質量檢測結論均符合設計要求。項目施工過程中未出現質量事故。質量等級評定中,分項工程鑒定由現場監理根據工程施工的檢測成果做出,分部工程驗收和單位工程驗收由建設單位主持,監理、施工、設計等單位參加,組成工程驗收委員會,對完工工程進行驗收評定,確定質量評定等級與單位工程質量評定等級。
根據國家有關法令、法規、安全技術規程及制定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針對本工程的特點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方針確保本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確保工程杜絕傷亡事故、火災事故、設備安全事故及交通事故。安全施工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項目工程安全施工示意圖
在施工路段起末點用堆砌物禁止非施工車輛駛入,張貼禁行通知,實行封閉管理。并根據需要分別掛設各種安全標語牌,包括道路信號、報警信號、危險信號、安全信號、標示信號等。確保本工程達到“安全生產文明工地”標準。夜間加強照明,并設專人值班。現場所有機具設備均由專人管理,專人專用,嚴禁其他人亂用。施工現場的用電設備均設置漏電保護器,每機單獨設置,不得共用,以保證用電安全。
分部及單位工程驗收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主持,對第一分部工程、第二分部工程、第三分部工程及第四分部工程組織驗收,最后對單位工程進行了驗收,無遺留問題;最終確定分部及單位工程的質量等級評定。
同馬大堤懷寧段堤頂防汛道路維修加固工程項目管理嚴格遵循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的各項要求,施工過程中遵循相關施工規范、條款,發包方公開、公平進行招投標工作,中標后的施工單位嚴格遵守施工章程,嚴控工程質量,監理機構認真負責,最后順利通過驗收、質量定級,確定為樣板工程,這其中的很多做法、經驗都可以進行總結、推廣,為以后的項目施工提供借鑒,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積累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