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黨
摘要:建筑工程作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建筑工程的發展也面對新的要求,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為保證建筑工程的持續健康發展,應當進一步做好建筑工程中的資源整合,切實面向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包括工程的準備環節、施工環節、竣工環節等,導入先進的管理理念,構建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打造精細化的工程施工管理體系,持續推進建筑工程的有序平穩發展。因此,本文立足相關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備后續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質量
引言
建筑質量可以說是工程的生命線,在建筑工程方面,質量至上,在這個階段,建筑市場要求變得越來越完美。在此基礎上,有必要加強管理,做好施工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階段,完善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質量。
1當前施工管理中的問題及現狀
1.1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缺乏先進性
從我國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但首要問題仍是施工的技術管理缺乏先進性。這也是因為我國在長期的建筑工程發展中,并未關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管理意識上沒有進行革新,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上也沒有進行革新。同時,在管理工作中也缺乏技術意識,沒有對信息技術等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利用,從而限制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1.2缺乏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
施工企業對包括成本控制、材料管理、安全防控、進度管理、質量管理在內的體系建設缺乏足夠的認識,造成施工流程設置不科學,各工序之間銜接不緊密,材料選型和使用相脫節,工程建設流轉不暢、工期進度拖延,質量管理“三檢制”形同虛設。施工現場管理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低,不重視施工技術交底、不注重技術培訓、不能準確理解施工圖紙設計和施工方案內容,執行能力弱,往往會導致施工過程存在諸多問題,質量通病比比皆是[1]。
1.3建筑工程現場監督管理意識淡薄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過程中,監督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貫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終,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包括建筑工程的準備環節、施工環節和竣工環節在內,都需要監督管理的落實。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一些施工企業參與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仍存在著監督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未重視對工程的監督管控,即便是組織開展了監督管理工作,也會忽視很多細節問題。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工程的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工程事故的發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2優化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質量的有效策略
2.1制定科學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和管理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施工管理的制度,針對施工管理的工作展開來明確具體的規范和標準,形成具體的指導,以此來提高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有序性。那么在具體的管理制度制定中,企業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工程的實際情況,保證管理制度制定的針對性。過程中,企業也可以向一線先進企業的制度進行借鑒和學習,但是仍要以企業自身的需求為主,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有效融合。同時,在企業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也要保證制度的全面性,要能夠對焦建筑工程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確保管理制度的作用發揮。此外,則是在企業制定管理制度的同時,為保證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還需要從兩個方面來予以完善。其一是要樹立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確保企業管理人員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加速在企業內部的宣傳和推廣,營造出積極的管理氛圍,也為制度的落實夯實基礎。其二則是要同步完善建筑工程的監督機制,切實對焦管理制度落實的實際情況,做好全過程的監督,避免制度的執行流于表面[2]。
2.2提升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施工企業各個層級的管理人員要根據管理權限各司其職,嚴格實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質量控制。
首先,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要在施工前組織所有參與人員把落實質量技術交底作為第一要務,確保各個施工單元熟悉質量技術交底內容,有效執行施工指導文件。其次,施工企業要注重人員素質的提升,積極開展針對性的專業技術技能和素質能力培訓。施工現場管理人員要樹立責任意識,及時發現和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故障,為施工管理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條件。施工企業還要充分發揮經濟杠桿和績效考核的激勵約束作用,科學設置績效考核內容,準確利用考核結果,充分調動管理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最后,施工企業要樹立現場管理人員成本控制意識,優化材料購買及機械設備租賃購買使用環節,實現工程建設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2.3加強建筑材料質量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項涉及建筑材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復雜系統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有重大影響,因此應注意加強建筑材料、施工材料的施工質量管理。因此,在采購施工材料時,要選用符合標準的施工材料。同時,建筑材料的儲存和管理必須嚴格按照行業法規和準則進行,建筑材料的儲存必須合理,為材料的質量提供重要保證。
2.4建立完善的工程責任制度,加強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監察力度
責任制度的落實既是一種事后管理機制,也是一種事前管理機制。首先,在問題發生后,通過責任制度的落實,能夠有效追責,從而明確問題發生的原因,以此來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其次,在沒有發生問題時,通過責任制度的建立,也能夠對人員形成警示作用和約束作用,規范人員的行為,減少問題的發生概率。此外,在責任制度落實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加強對現場的監察,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3]。
2.5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理念創新
建筑施工企業要結合工程項目建設和建筑物功能特性發展趨勢,對傳統的施工管理理念進行優化和更新,更好地適應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建筑施工企業還要保持施工管理理念創新的與時俱進,努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建筑施工的現場管理水平和工程建設者的素質。理念創新是施工質量制度建設的核心理念,它把履行招投標合同規定條款和實現質量承諾目標作為指南。施工管理創新要圍繞提升施工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能力,提升企業信譽,樹立企業形象來進行,以制度建設理念創新來推進施工企業精細管理、科技創新、持續改進的質量方針[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施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能夠進一步對焦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諸多問題,加速各項要素的統籌發展,從根本上找尋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問題和因素,形成統一的工程質量標準,實現我國建筑工程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儲玉龍.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常見質量問題分析與控制措施探究[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1(9).75.
[2]張朋輝.簡析新形勢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見問題與應對措施[J].居舍,2021(26).156.
[3]林新梅.基于BIM的某群體項目質量管理的實施策略[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4).89.
[4]劉蔣鋒,趙木生,李朗.新時期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質量問題與對策[J].居舍,2021(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