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加力支持民間投資,更好擴大有效投資
6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民間投資和推進一舉多得項目的措施,更好擴大有效投資、帶動消費和就業;確定階段性緩繳中小微企業職工醫保單位繳費,加力支持紓困和穩崗;決定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部署緩繳行政事業性收費。
“我國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6月6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最近十年是我國科技進步最大、科技實力提升最快的時期。全社會研發經費從1.03萬億元增長到2.79萬億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2位。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工信部: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為引導廣大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工信部近日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3個層次優質中小企業梯隊,制定了公平公正的評價與認定程序,建立優質中小企業動態管理和培育扶持工作機制。
三部門啟動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實施方案》,指導各地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急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方案》提出,2022年至2025年,聚焦制造業重點領域,建立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加大急需緊缺職業工種政府補貼培訓支持力度,推進技能人才培養評價工作,優化使用發展環境和激勵機制配套支撐,打造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制造業技能人才隊伍。
四地高新區升為“國家級”
6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滁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克拉瑪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遵義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至此,我國國家高新區數量達到173個。近年來,國家高新區表現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和逆勢增長勢頭,以0.1%的國土面積創造了約全國13%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