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羲 伍軼

在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新征程中,成都制造業將如何實現能級躍升?今年5月,《成都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正式印發,提出大力實施產業“建圈強鏈”,通過構建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梯度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融合賦能的現代制造業體系,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作為成都五大支柱產業的新型材料產業,將聚焦發展“四大優勢材料+四大特色材料”,以技術驅動、場景驅動和需求驅動為核心,研發引進一批關鍵戰略材料和先進基礎材料,培育一批具有關鍵材料自主設計研發能力的重點企業技術中心,到2025年營業收入力爭達到2500億元,打造國際一流、特色突出、國內領先的綠色、低碳、循環的新型材料產業高地。
產業蓄勢,面向高端關鍵材料
“十四五”期間是成都推動產業“建圈強鏈”,做強產業基礎,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增強產業支撐能力的關鍵時期,新型材料產業作為現代制造業的“底盤”,需適應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要求、新挑戰。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成都立足產業基礎,對新型材料產業進行了多次前瞻性規劃布局,正在醞釀具有指導性、針對性的產業發展規劃和專項政策。
2020年,成都印發《關于促進成都新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基于產業現狀,對新型材料產業體系的構建由“十三五”期間的“五大五高”逐步轉變為面向“十四五”規劃的“四大優勢材料+四大特色材料”。
“四大優勢材料+四大特色材料”包括電子信息材料、新型綠色建筑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生物醫用材料。
在新型材料產業優勢領域與特色領域,“成都造”有機硅密封膠、芳綸1414纖維、高品質氫氧化鉀、光伏用等靜壓石墨、草甘膦催化劑等產品的產能和技術水平保持全國第一序列;粘結釹鐵硼磁體、光學玻璃、壓電石英晶片、六氟化硫及四氟化碳等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鋰電池用粘結劑表面活性劑、PBO纖維、高純鉬粉、硬質合金、高端電子功能陶瓷材料等研發及制造方面實現進口替代。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成都市新型材料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從142戶增加至704戶,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千億元,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二梯隊前列。培育硅寶科技、銀河磁體2戶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晨光博達、成都炭素、華融化學等15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下階段高質量發展積累足夠的規模能級和發展勢能。
以新型能源材料為例,成都已經構建光伏材料、鋰電池材料、氫能源材料的先發優勢,面向鋰離子電池、綠色建筑能源材料等應用領域,將以通威太陽能、中建材光電、巴莫科技、璞泰來等重點企業為支撐,推動高純多晶硅、單晶硅、硅基薄膜電池材料、碲化鎘薄膜電池材料突破,加速構建國內領先、全球一流的新型能源材料產業集群。
載體支撐,凸顯集群集聚發展優勢
國內領先的半導體材料制造基地、全國重要的鋰電池材料生產研發基地、裝備制造用金屬材料生產研發基地、國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屬材料研制基地如何打造?
成都提出,將凸顯集群集聚發展的優勢,依托全市新型材料產業基礎、區位優勢、資源配套條件及環境承載能力,以成都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功能區為主要承載地,天府新區半導體材料產業功能區、成都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成都歐洲產業城、淮州新城、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為協同發展地,突出特色和優勢,形成錯落有致、競爭有序的新型材料產業格局。
成都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功能區將以中試產業為牽引,圍繞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專業服務需求和公共服務需求,著力打造“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小試中試、產業孵化、生產制造”五位一體的“一帶一路”中試產業基地。
天府新區半導體材料產業功能區已初步形成以上海璞泰來為“鏈主”企業的新能源電池產業生態和以銳芯科技、蘇州百克晶等為引領的第三半導體材料產業生態,將重點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成都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將發揮四川石化原料優勢,重點發展先進高分子材料、精細及專用化學品、綠色氫能;成都歐洲產業城將依托巨石集團、華鼎國聯、金泰能、碳世界等重點企業,發展新型能源材料與裝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淮州新城依托通威太陽能、巴莫科技等龍頭企業,發展新能源光伏材料、高能量密度鋰電池材料;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將依托五冶集團、成都建工等重點企業,著力發展新型綠色建材。

以產業“建圈強鏈”為引領,成都提出,下一步將打通“產業圖譜、產業政策、鏈主企業、領軍人才、產業基金、創新平臺、中介機構、會展活動”等關鍵環節,大力引進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的同時,探索建設“企業孵化+中試研發+測試評價+工業設計+產業化”為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整合“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創新體系。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新型材料產業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帶來新機遇。2021年11月,以“應用牽引、協同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2021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材料產業協同發展論壇在線(云端)舉行,會議圍繞成渝雙城新材料產業協同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強與兩地高校、科研院所、科協會、新型研發機構及新材料行業領軍企業的深度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