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齊尚

香港《南華早報》7月14日文章,原題:俄羅斯如何翻轉西方對烏克蘭戰爭的敘述以贏得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支持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西方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出現二條清晰、幾乎是文明意義上的鴻溝。對此前被特朗普的口無遮攔撕裂的北約和更廣泛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來說,這場沖突提供了一個團結起來的理由。在上月召開的北約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稱贊他的盟友發出“明確無誤的信息”:在對抗俄羅斯方面“北約既強大又團結”。
但這種情緒并未在世界其他地區引發共鳴。近凡周和近幾個月以來,俄羅斯總統普京沒有被孤立,而是與一些國家的領導人進行了會談,包括印尼總統佐科、剛剛辭職的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和非盟現任輪值主席、塞內加爾總統薩勒等。在二十國集團(G20)上周召開的巴厘島會議上,西方政要紛紛躲避俄外長拉夫羅夫,但后者仍與來自中國、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國的同行進行交談。
利用對西方霸權的怨恨
考慮到俄烏沖突及其衍生沖突在許多亞非拉地區引發糧食和能源危機,發展中國家對俄羅斯的擁抱似乎有些“諷刺”。華盛頓及其盟友希望有關國家豹“絕望”和“憤怒”最終導致發展中,菌家反對俄羅斯。然而,迄今為止,普京反而將這場全球危機轉變為外交杠桿。利用社交媒體宣傳發展中國家對西方霸權的潛在怨恨,俄將席卷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困境歸咎于西方制裁。
在GG6.上周召開的巴厘島會議上,拉夫羅夫重申這種說法,稱西方持續孤立俄羅斯的企圖正對全球經濟造成附帶損害。?其實,此說在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引發共鳴。今年4月,印度外交部重申印度反對制裁俄羅斯,印度外長蘇杰生拒絕來自歐洲的呼吁,聲稱印度的立場不需要歐洲“批準”。上周,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做出類似評論,他表示,西方制裁“沒有奏效”。在巴厘島,今年的GG6會議東道國印尼幾乎毫不掩飾地抨擊西方武裝烏克蘭之舉,稱有關分歧應該“在談判桌前而非戰場上”解決。
莫斯科成“問題解決方”
同時,通過想方設法加強與陷入困境國家之間的貿易,普京正將莫斯科定位為“問題解決方”。
借助能源價格飆升的有利時機,莫斯科已經為其石油找到新買家,經常低價出售石油。在俄烏沖突前,印度幾乎術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也從今年4月起,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量猛增50倍,使莫斯科成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方之二。上周,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在其住所遭到襲擊前,也曾通過電話呼吁普京為該國提供類似幫助,使斯里.蘭卡獲得急需的低價燃料。
扭轉價值觀之戰
在俄羅斯與西方的軟實力博弈中,西方對烏克蘭問題發出的“自嗨”言論也使莫斯科獲益頗豐。即使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急劇惡化之際,美國及其盟友仍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幫助這些國家應對問題。相反,華盛頓純粹將其注意力集中于發生在烏克蘭的行動上,并將其描述為一場全球價值觀之戰。然而,就在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日益蔓延之際,鮮有發展中國家追隨這項“事業”。
國際慈善機構樂施會和救助兒童會就非洲饑餓問題發布聯合報告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沖突等各種全球危機,七國集團(G7)和其他富裕國家已將其視線投向國內,導致對貧困國家承諾的援助出爾反爾,從而導致有關國家因債務問題瀕臨破產等。”
如今,普京正在嘗試通過提供廉價石油、武器和宣傳來填補世界各國的有關缺口,與發展中國家開展往來并聲稱俄羅斯沒有放棄他們。在這一過程中,他已找到與俄羅斯感同身受的經濟伙伴。(作者穆罕默德?齊尚,丁玎譯)
環球時報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