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達
摘 要:新課標強調課程教學活動要從學生的生活認知經驗出發,依托于生活情境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和諧,也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得到了強化。對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際,對于生活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滲透和實施來談一點淺薄的看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廣泛滲透使得核心素養成為了課程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傳統的知識傳輸式教學也實現了向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社會適應力等各項品質的轉變。生物作為高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是對于生命現象以及生命活動規律的研究和探索,這也決定了其概念知識在某種程度上會表現出抽象性和理論性等特征,沿著傳統課堂教學思路深入勢必會造成學習者思維的阻塞,影響后續的知識建構與能力發展。教師不妨從課程標準出發,聯系現實生活來引導學生去從多角度感受生物課程的本質與實際意義,同時還能夠有機滲透對于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去主動的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生物,在生活中了解和學習生物,從而形成扎實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
導入是一堂課的起始階段,對于集中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保障后續教學各環節效果有著重要作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導入環節要做到兩個方面,即是否從課程內容出發,以及是否與學生的生活認知經驗相契合,綜合兩個方面來進行考量和設計是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和激活其認知思維的關鍵。例如,在“酶”的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常吃的菠蘿來讓學生談談自己吃菠蘿時的感受,從而引出吃之前先用鹽水沖洗或泡一會再食用便不會有澀感,使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酶在生活中的存在,由此順利進入到接下來的深入探究環節當中。再如,在講解“蛋白質”時,這是一個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名詞,而教師在課上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讓學生思考我們平常食用的哪些食物都含有蛋白質,在使用這些食物后人體又是怎樣吸收蛋白質的。從實際生活角度出發激活學生的認知經驗和生物科學思維,由此完成高效的課堂導入,為后續的知識呈現與概念建構做好鋪墊。
二、生活化的情境創設
同樣是從課程內容與實際學情角度出發的教學情境創設,對于科學有序有效呈現知識內容,以及促進學生認知理解與建構有著兩全的重要意義。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創設科學合理的生活化情境不僅要致力于轉變低迷的課堂氛圍,而且要能夠發揮情境的實質性作用,使學生受到情境的作用,從生活與生物課程之間的密切聯系來建構新知。例如,在“免疫調節”相關教學中,涉及到過敏反應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生病要打針或輸液時為什么要先做皮試,皮試的目的是什么?還有一些特殊人群在生活中接觸到花粉后他們會表現出不同的過敏癥狀,包括一些不能接觸某種特定動物和食物的人等等,導致他們出現過敏癥狀的原因是什么?通過帶著疑問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順利來到對新知的建構環節當中。
如果說提出問題是打開高效課堂的一把鑰匙,那么接下來針對問題來進行答疑解惑,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的整體質量。伴隨著問題學生來到了課中的核心探究環節,由于生物課堂本身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所以教師一般在講解理論性知識時都能夠很準確的找到生活中相對應的實例,而在此基礎上要引發學生對于其中內在關聯的思考,并幫助他們解決這些疑惑,從而明確知識本質屬性以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形態。例如,在講解“X染色體的隱性遺傳”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通過紅綠色盲癥來創設生活情境,通過闡述和視頻講解來讓學生感受病患的感受,從而引出男性與女性在患病比例上的問題,結合表格中的六種染色體與基因在一起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紅綠色盲的遺傳圖,把握隱性遺傳過程中表現出的交叉性特征。
三、課后作業的生活化
課后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因此教師在課后作業設計上也應當彰顯生物課程對于生命現象以及生命活動規律的探究特征,使學生能夠將課內所學通過作業來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課后作業也應當遵循減負增效的基本原則,以實踐性、綜合性和開放性為基本特征,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統一。比如教師可以設計調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調查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根據設計好的方案來進行數據搜集和整理,結合實時記錄來完成歸納。再如設計生物模型制作的動手操作類作業,利用生活中一些廢棄材料來搭建生物中的一些結構,如葉綠體亞顯微結構、DNA雙螺旋結構、基因突變等等。
綜上所述,生活化是一種教育理念,主張從實際生活出發,在引導和啟發中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和形象的理解建構知識,從而內化為自身核心素養。生活化的教學開展需要滲透于教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和細枝末節當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生活理念的影響下得到實質性發展,實現對于課內知識的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張世輝.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以《遺傳與進化》為例[J].考試與評價,2020(08):58.
[2]周曉翠.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現狀及實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20.DOI:10.27267/d.cnki.gqfsu.2020.000266.
[3]盧桂紅.讓教學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淺談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幾點策略[J].知識文庫,2020(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