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高中數學課堂需要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只有師生共同的思考和合作才能夠實現進步,教師的組織與引導,學生的追隨與思考,二者之間相輔相成,從適時地問題提出到思維的激活,教師通過科學預設來把握學生在課堂中的生成,實現教學設計與教學實際的有機融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對此,本文從相關理論研究出發,結合當前新課程教育背景來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的選用以及如何推動課堂的高質量生成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設計;策略;生成
高中數學課堂的構建應當遵循參與性、互動性、自主性、創造性等多方面來展開,無論是教師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還是對于學生的積極性影響,都是對課堂教學高質量生成的有效促進途徑。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教育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不僅要從高考標準和要求出發,更要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獲得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這也是數學課程教育的本質和初衷。
一、精心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新課改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教師既要通過科學恰當的引導與點撥來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也要能夠把握時機來對激活和調動學生的思維,在深度思考和分析中完成對概念、問題和思想方法的認知。對此,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以及分工解決問題等活動,通過正確的引導來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解決某一類問題的科學思路,并在問題生成的同時以適當的情境作為搭配,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保持良好的思維習慣。例如,在數列問題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真實場景:體育課上正在進行足球活動,有四名同學在場上,A同學發球后記為第一次傳球,A同學可以選擇將球傳給B、C、D中的任意一人,相對的,其他人在接到球之后也是如此。問題:當足球在第十次被發出后,求傳至A同學的次數。很多學生看到此題不容易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教師對待思路閉塞的學生要及時引導其重新身體,把握題意。由題意可知足球在每次傳出后都會出現三種可能性,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來展開小組討論,對一般性結果進行匯總,從而再分析十次傳球中最可能有幾次到A同學處,首先由于是A同學開始法球,所以排除一次之后,還剩下九次的隨機性,其次考慮到學生出現困難的地方恰恰是他們選用的常規思路和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想一想每次傳球都會有三個選擇,所以概率就是三分之一,如果用數列我們是否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情境導入來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對新知公式的推導過程當中,使學生在逐漸深入中發現隱藏于問題中的數列知識。
二、把握課堂教學隨機生成
包含在教師預設范圍內的可能性因素是課堂教學的可預設生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可控的隨機性生成,其源自于學生的思維多元化發展,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有效教學因素,通過把握這些精彩的瞬間,教師可以完成課堂教學的拓展,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知識建構效率得到提升。仍以數列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其中涉及到錯位相減、裂項相消以及分組求和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建構的難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通過多元活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以思維能力的形成來推動知識的高效建構,實現知識與方法的雙收獲,從而轉化為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比如在變式訓練中,將等差數列通過系列變化來轉變為復雜數列,教師可以從數列的特征與規律入手來讓學生思考如何能夠用最簡單和省時的方法解決問題,通過將題目分解為若干個小問題,使學生在獨立思考中跳出固有思維,專注于小問題的解決,這樣就不會再去將時間過多花費在探索數列整體規律上,而是分別求和進行相加,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
三、數學課堂中的分層練習
高中的課程學習會分為不同的階段,數學課程也不例外,也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設置符合階段性特征的練習,并且充分照顧到學生當下的實際情況,以必做題和選做題相結合的方式來保證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自信心。比如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可以選擇稍做幾道鞏固題,去將時間和精力放在拓展題上,這對于錘煉學生的思維以及提升其自信心都有實際意義。而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而言,即使沒有去觸碰拓展題,但基礎題完成的很好,同樣也會因為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而獲得自信,這對于后續更加用心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同樣有重要意義??偟膩碚f,練習應該分層且要善于分層,教師通過對不同層次練習內容進行優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產生效能感,在逐步的提升中收獲自己滿意的結果。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從整體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多多個方面的細節因素,以實際學情為基準,明確對學生學習興趣、自信心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積極轉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不足,關注到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和發現、解決問題的高質量載體。
參考文獻
[1]王漢進.高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建模素養的方法思考[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08):5.
[2]張旭東.高中數學課堂小組活動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7):156-157.
[3]郭龍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模式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構建[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