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今年春節,你們看冬奧會了嗎?
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北京冬奧會的舉辦讓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國的魅力。能夠參與報道,這可是我人生中特別驕傲的事情。
在電視里,我們共同見證了冬奧會的刺激,更感受到了中國健兒奮力拼搏的身影。你們知道嗎,這次冬奧會,中國隊以9金4銀2銅收官,位列金牌榜第三,金牌數和獎牌數均創歷史新高,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和實力。
在賽場外,同樣有很多美好的風景。冬奧會期間,我在張家口駐守了19天,去各種好看、好玩的地方“打卡”,充分感受冬奧會給張家口這座古老城市帶來的新變化。
到了張家口,正逢冬奧會,當然要去體驗冰雪運動的刺激和魅力啦!這一次,我可是去到了“冰之夢”冰工場、沽源縣庫倫淖爾滑雪場、林語山谷滑雪場、富龍滑雪場等地方。
穿上滑雪、滑冰裝備,最初覺得自己“帥帥的”,但馬上又變得“怕怕的”。我摔了很多跤,這更讓我感受到,想成為一名像谷愛凌、蘇翊鳴那樣為國爭光的冰雪運動健兒,這背后需要無數次的失敗后重新爬起,需要無法計算的耐力與毅力。不過,我不僅感受到了冰雪運動的艱辛,也看到了老百姓對于冰雪運動越來越多的熱情,特別是許多小朋友在假期都會來滑雪、滑冰,可厲害了。中國冰雪運動以后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手,也希望你們以后都能去體驗一把!
在張家口,我可不是光玩雪了,還到了很多地方,充分感受中國舉辦冬奧會“綠色、科技”的一面。在張北縣,“張北的風,點亮了北京的燈”,我們見識到了這里利用風能、電能為北京輸送綠色電能,幫助北京冬奧會3大賽區、26個場館首次實現全綠色電能供應;在崇禮區賽區內,我們也看到了氫燃料客車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的厲害之處;在張家口冰雪運動產業裝備園,我還看到了很多厲害的“大家伙”,它們在這里生成,服務于冬奧會賽事期間的造雪、除雪等工作。
張家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冬奧會期間,我也感受到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2月3日,我在大境門親眼見證了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火炬傳遞的盛況。此后,我們還到了“中國剪紙之鄉”蔚縣,親眼看到這項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美,并親身體驗了一回,我為之贊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間手藝人的“工匠精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還坐了兩趟火車。可別小看這兩趟火車——一趟老火車,是京張鐵路,這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由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于1909年通車;一趟新高鐵,叫京張高鐵,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中國第一條采用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的智能化高速鐵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高設計速度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
20天的冬奧會報道,其實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小朋友們,北京冬奧會已經結束。希望像“冰墩墩、雪容融”一般可愛的你們,能記住健兒們的拼搏精神、祖國發展的日新月異、體育強國正在崛起、民族精神生生不息……這些,都是這場“冬奧之旅”,我們最應該自豪的榮耀時刻!
(文/周倜)
周倜,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教科衛頻道記者。北京冬奧會,作為非注冊記者,只身駐守張家口賽區,宣傳報道張家口賽區外的人文風情、經濟發展、民俗文化、冬奧氛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