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總指揮陳和生是留美回國的第一位博士后,投身祖國建設的幾十年光陰中,他指揮建成了我國目前單項最大的一個科學裝置——散裂中子源,為我國相關的科學技術在國際上占領一席之地提供了“利器”,保持了我國在高能物理領域的國際地位。此外,面對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對撞機領域,他帶領團隊克服技術難關,成功完成技術改造,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上超越美國康奈爾大學,讓中國保持了領先地位。
1964年,陳和生以湖北高考物理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選擇了核物理這個祖國急需的專業。1982年,陳和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1984年底,他如愿回到祖國,決心為中國的高能物理作出自己的貢獻。1988年,陳和生參與研究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中國正式成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但陳和生并沒有就此止步,對撞機領域很特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不提升性能就會落后,中國也將失去該領域科學存在的價值和地位。當時,實力強大、有權威背景的美國康奈爾大學加速器加入競爭,陳和生帶領高能所在2008年完成加速器改造,使中國保持了這個領域的領先地位,而美國則關閉了康奈爾大學的加速器。
陳和生回憶:“以前出去都是參加別人的實驗,現在是以我們為主,這對我們的國際科學地位非常重要。”
(摘自“中國科學院”2021年12月15日)
◆素材解讀
心中有祖國,陳和生院士始終秉持著“熱愛祖國、為國家的事業去奮斗”的信念,因為國家的需要回到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奮斗。科學是美麗的,奮斗也是美麗的。把一顆追逐夢想的心系于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像陳和生院士那樣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才會綻放美麗的青春光彩。
◆適用話題
科學報國 使命召喚 青春奮斗 心懷祖國 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