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拉加德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7月18日報道,原題:中國人用西瓜、冰凍果凍和省電應對熱浪最近幾天,中國部分地區一直與極端高溫作斗爭,南部和中部數十個大城市已發布高溫警報。面對溫度不斷攀升,中國居民如何應對呢? 以下是我們特約記者的見聞。
在古都西安的商業區,人們的叫聲與噴泉聯系在一起,形成神奇的水上游戲。這不僅讓成年人放松,也為孩子們提供樂趣,最重要的是這能降溫。對出租車司機來說,炎熱天氣不適合做生意。熱浪來襲時人們更愿待在家里,開空調吃西瓜。很多年輕人光著膀子騎自行車。溫度飆升導致包括上海在內的一些中國大城市打破高溫紀錄。人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解暑。據報道,一名電工在離地70多米的電線桿上吃西瓜解渴。在西安,一群穿著T恤衫的大學生在人行道上兜售冰粉、凍果凍,“這是特色甜品……天熱時需求更大”。
熱浪也加速了空調運轉,并將許多地區的電力需求推到極端水平。西安一些酒店為省錢把空調限定在28攝氏度。浙江省則要求眾多工廠及其數千萬居民注意節能。(作者史蒂芬?拉加德)
法國《國際信使周刊》7月18日文章,原題:為避暑中國人躲進防空洞在中國一些大城市,人們發現防空洞是躲避烈日的理想地點。南京、重慶和武漢“三大火爐”今夏向公眾開放防空洞。重慶二戰期間曾建造數百防空洞,除了提供報紙、飲料、無線網絡,如今還有人在里面開餐館或酒吧。▲(趙風英譯)
環球時報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