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鳳
(高碑店市醫院兒科,河北 保定,074000)
過敏性紫癜疾病歸屬于血管炎,其主要發病群體為適齡兒童,致病因素較為復雜。通常認為病毒、細菌與寄生蟲等致敏性因素,魚蝦、牛奶等食物性因素,抗生素等藥物性因素,花粉、蟲咬等環境性因素均屬于重要致病因素?;純褐饕Y狀為皮膚癥狀、消化道癥狀、腎臟癥狀、關節癥狀,重癥可出現消化道出血、腎衰竭和高血壓。臨床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需清除相關致病因素,并應用糖皮質激素緩解體內炎性反應,配合組胺類藥物及免疫調節類藥物清除病因?;純菏苣挲g等因素影響,對部分藥物的耐受性及吸收性不佳,為此需依據患兒病情特點選擇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以加速患兒病情康復。孟魯司特鈉為過敏性疾病常規治療藥物,可緩解過敏性炎癥反應,控制過敏性紫癜病情進展。雙歧桿菌是臨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常規藥物,可調理腸道生態菌群,改善相關過敏癥狀。臨床關于孟魯司特鈉與雙歧桿菌聯合用藥的臨床價值尚缺乏系統性評估分析,本研究選取2020 年3月~2021 年3 月高碑店市醫院收治的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64 例,探究孟魯司特鈉聯合雙歧桿菌治療的實際效果,現將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選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高碑店市醫院收治的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64 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32)與對照組(n=32)。觀察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2~6 歲,平均年齡(4.19±1.05)歲。對照組男16 例,女16 例;年齡2~7 歲,平均年齡(4.52±1.09)歲。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颊呒凹覍倬椴⒑炇鹬橥鈺?,本研究經高碑店市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綜合檢查存在可觸及皮疹,合并腎損害、關節疼痛、腹痛癥狀之一,病理檢查證實IgA 沉積,符合中華兒科分會免疫學組兒童過敏性紫癜循證診治建議中過敏性紫癜診斷標準;②無藥物過敏。
排除標準:①合并多系統病變;②藥物過敏;③家長不同意參與研究。
為確保研究結果準確,醫師告知患兒停用其他對癥治療,禁食可誘發過敏類食物,并隔離居住環境中可誘發過敏的物品。對照組患兒行過敏性紫癜基礎治療,醫師指導患兒服用維生素C、抗組胺類藥物,依據患兒年齡及病情確定具體用藥劑量。如患兒合并感染等相關癥狀,需采用抗生素干預;如患兒合并消化道出血,需采用胃黏膜保護劑及西咪替丁干預,并告知患兒禁食及臥床休息;如患兒合并關節疼痛,需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干預,共治療1 個月。治療前及治療期間,醫師需為患兒與家長介紹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病理知識,告知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期間的各種注意事項,并在溝通過程中主動與患兒家長交流,解答其提出的疾病相關問題,以消除患兒家長對疾病的疑慮,進而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實現治療效果的全面提升。
觀察組患兒參照對照組治療方案,加用孟魯司特鈉聯合雙歧桿菌治療。孟魯司特鈉咀嚼片(生產企業: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53),睡前口服,1 次/d,4 mg/次,共用藥1 個月。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生產企業:山東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14),口服,2 次/d,500 mg/次,采用果汁、牛奶或涼開水送服,共用藥1個月。治療期間醫師需嚴格監測患兒生理指標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如患兒用藥后臨床癥狀改善效果不佳,醫師需適當調整藥物用量或更換藥物種類,如患兒用藥后產生藥物不良反應,醫師需及時采取針對性處理方案,并觀察不良反應改善情況,重度不良反應患兒需及時停止治療,待其生命體征穩定后調整用藥方案。
本研究中醫師在上述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患兒病情特點采取針對性治療干預措施,以提高治療干預的整體效果。如患兒合并消化道出血,可在治療期間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待相關癥狀消失后調整為口服用藥,但用藥后需加強監測,如患兒產生惡心嘔吐等癥狀需及時處理。如患兒腎功能異?;蚣に刂委煙o顯著療效,醫師可采用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等藥物干預,以提高治療效果。如患兒合并血管神經性水腫或蕁麻疹,治療期間需合理應用鈣劑或抗組胺類藥物。如患兒腹痛需采用解痙類藥物治療。部分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合并皮膚損傷,醫師需結合患兒損傷情況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案,血管神經性水腫、徐麻疹樣皮疹治療期間需采用鈣劑及抗組胺類藥物治療,如患者體質量低于30 kg,建議氯雷他定用藥劑量為5 mg/d,如患者體質量大于30 kg,建議氯雷他定用藥劑量為10 mg/d。部分醫師采用西咪替丁治療也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該藥物采用靜脈滴注給藥,用藥劑量為20~40 mg/(kg·d),分2 次完成給藥,持續用藥1~2 周后改為口服給藥,用藥劑量為15~20 mg/(kg·d),分3 次完成給藥。如患兒合并腹痛等胃腸道損害相關癥狀,需在常規抗組胺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山莨菪堿等解痙藥物,如患兒服用后嚴重,則需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患兒治療期間合并發熱及關節損傷,需采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治療,重度關節腫痛患兒可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通常情況下用藥24 h 內可消腫。部分患兒治療期間需增加抗血小板類藥物,如雙嘧達莫、阿司匹林等,也可結合臨床表現采用鈣離子阻滯劑等藥物控制血管炎性反應。小兒過敏性紫癜預后效果與其腎臟損傷嚴重程度相關,大部分輕癥腎損傷患兒預后效果良好,重癥患兒則預后效果不佳,如患兒確診為紫癜性腎炎,需結合其臨床表現開展個體化治療,常用治療藥物包括H2 受體拮抗劑、抗過敏藥物、ACEI 類藥物等,也可加入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為預防小兒過敏性紫癜反復發作,治療期間需指導患兒合理飲食,告知其避免攝入不潔凈的食物,保持飲食清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辛辣食物,指導患兒服用蛋白質及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增加魚蛋及水果、新鮮蔬菜攝入量,如患兒合并消化道出血則需要及時禁食。治療期間需注意保暖,及時增減衣物,房間內每日開窗通風,適當參與體育鍛煉,不斷提高機體免疫力,以預防過敏性紫癜。治療期間家長需加強患兒病情監測,測量血壓,觀察是否存在水腫等癥狀,了解排便是否正常,如發現異常需及時就醫。同時,患兒家長需增加每日陪伴患兒的時間,對患兒進行心理疏導,給予患兒正向引導,為患兒介紹治療成功患者資料,使患兒擺脫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堅定信念,進而加速病情康復。
統計不同方案治療后兩組患兒消化系統、皮膚組織、關節等癥狀消失時間。
評估兩組治療有效率,顯效標準為治療1 周內無新發皮疹,治療2 周內臨床癥狀消失且未復發;有效標準為治療2 周內皮疹消失,臨床癥狀好轉;無效標準為治療4 周皮疹無改善,臨床癥狀反復發作??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治療后,兩組患兒消化系統、皮膚組織、關節等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過敏性紫癜在小兒群體中發病率較高,可對患兒身體發育產生嚴重不良影響,該疾病屬于血管性疾病,包括腎型、腹型、混合型、關節型、皮膚型等不同病理分型,且患兒病情易反復,治療難度較大,病變可累及腎臟及胃腸道,嚴重影響該患兒機體發育。小兒過敏性紫癜不同季節均可發病,柯薩奇病毒B 族可誘發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患兒體質偏弱,空氣中的塵螨等物質、進食異種蛋白、食用含有水楊酸的食物、服用磺胺類或青霉素類藥物均可導致患兒發病。
孟魯司特鈉為典型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其主要功效為抗滲出、抗過敏及抗炎,適用于過敏性紫癜、呼吸道過敏性疾病治療。白三烯為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產物,為典型炎性遞質,可介導人體內多種免疫反應。孟魯司特鈉為典型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用藥后可選擇性結合人體內白三烯受體,使其無法發揮致炎作用。孟魯司特鈉采用口服給藥方式,吸收迅速,用藥后生物利用度可達64%,血漿蛋白結合率接近100%,可通過人體肝臟完成代謝,用藥安全性較高。小兒過敏性紫癜為侵犯人體毛細血管的變態反應類疾病,患兒多表現為小血管炎癥,臨床表現為血尿、便血、腹痛、關節腫痛、過敏性皮疹等,病情易反復。臨床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藥物主要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降低血管通透性藥物、抗過敏藥物等。
雙歧桿菌是分布于人體腸道內部的益生菌,與機體多種病理及生理現象具有相關性,其主要作用包括延緩衰老、抗腫瘤、降低膽固醇、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等,是評估人體健康水平的重要參考性指標。雙歧桿菌可與腸道黏膜上皮細胞結合,在腸道內部形成生物菌膜結構,有效抑制多種致病菌粘附,進而達到占位性保護作用。雙歧桿菌可在人體內產生細胞外糖酐酶,有效抑制并清除致病菌,阻斷細菌病毒持續侵襲腸道黏膜組織。雙歧桿菌代謝期間可產生多種有機酸類物質,抑菌效果顯著,并可降低腸道內pH,形成化學性保護屏障,繼而阻斷致病菌繁殖,加速病情康復。雙歧桿菌可在人體內產生過氧化氫,活化體內過氧化氫酶,有效抑制體內革蘭氏陰性菌,進而達到良好的抗菌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皮膚紫癜、關節腫痛、消化道病變、腎臟病變等癥狀消失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可認為聯合應用孟魯司特鈉、雙歧桿菌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起效迅速,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小兒過敏性紫癜采用孟魯司特鈉聯合雙歧桿菌治療效果顯著,可使癥狀持續時間縮短。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期間,醫師需綜合評估患兒病情,結合不同藥物的作用機理確定適宜的治療方案,并加強患兒健康監測,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加強日常生活指導,并對患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夠協助患兒完成居家治療,進而促進小兒過敏性紫癜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