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香君,吳 影,趙麗娜,古紹彬
(1.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綜保區和口岸服務局,河南鄭州 450019;2. 河南科技大學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
解淀粉芽孢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屬于一種對人畜無毒害的G+細菌,產芽孢[1-2]。其芽孢可在胃腸道中生存和發芽[3],并代謝分泌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4],增強腸內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和吸收能力[5]。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抗逆能力和廣譜抗菌活性[2,6],穩定性好,能調節動物免疫力,可作為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的替代品[7-10],在動物生產中越來越受到重視。Gu W 等人[11]研究發現,將解淀粉芽孢桿菌BLCC1-0238 喂食尼羅羅非魚(Oeochromis niloticus)可以提高生長性能,并提高對產氣莢膜梭菌的抗病能力。Lei X 等人[12]證明解淀粉芽孢桿菌可提高肉雞生產性能,減輕免疫應激,并且改善腸道菌群介導的病原體抗性。Wang Y 等人[13]發現B. amyloliquefaciensSC06 可調節宿主代謝和腸道菌群,保護小鼠免受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和肝損傷。此外,研究發現淀粉芽孢桿菌BLCC1-0238 可通過提高產蛋雞的免疫力,和調節其生殖激素來有效提高產蛋性能和蛋品質[14]。
另外,解淀粉芽孢桿菌可以產生多種胞外酶,能夠促進大分子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提高腸道吸收力和營養消化率[15-16]。加拿大衛生部批準解淀粉芽孢桿菌作為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和半纖維素酶等食品酶的來源,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食品加工中[15,17]。因此,近些年解淀粉芽孢桿菌也成為應用廣泛的益生菌之一[18-20]。目前,國內外學者多采用固體發酵法獲得生產中使用的解淀粉芽孢桿菌[21],但這種方法制備的是菌體與發酵基質的混合物,很難分離得到解淀粉芽孢桿菌,不利于用解淀粉芽孢桿菌的工業化生產食品酶。
為了進一步提高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 菌株液體發酵水平,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通過響應面設計試驗,對BA118 的工業發酵培養基和發酵條件進行了優化,確定了該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 高密度培養的發酵工藝,為其在工業化生產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保藏于河南科技大學微生物實驗室。
WFZ·UV-2800AH 型紫外- 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產品;PHS-25 型pH 計,雷磁產品。
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漿、黃豆餅粉,市售;糊精,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1)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g/L)。蛋白胨10.0 g,牛肉膏5.0 g,NaCl 5.0 g,pH 值7.0~7.2,固體需加2%的瓊脂。
(2) 基礎發酵培養基(g/L)。可溶性淀粉10.0 g,大豆蛋白胨5.0 g,NaCl 5.0 g,pH 值7.0。
1.4.1 種子液的制備
將解淀粉芽孢桿菌的保藏菌種接種到牛肉膏蛋白胨固體斜面培養基,于37 ℃下培養24 h,備用。取2 環活化菌種,接入裝有50 mL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的250 mL 三角瓶中,37 ℃下以轉速180 r/min振蕩培養24 h,制成種子液。
1.4.2 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 培養方法
將種子液接種于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基,接種量5%,裝液量30/250 mL,于37 ℃下以轉速180 r/min 振蕩培養24 h。
1.4.3 菌體計數方法
(1) 平板計數。參照文獻[22]。
(2) 比濁法。參照文獻[23]。
1.4.4 發酵條件優化
通過單因素試驗分別考查發酵時間、初始pH值、發酵溫度、接種量、轉速和裝液量對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 發酵菌體密度的影響。
1.4.5 培養基優化單因素試驗
(1) 碳源。選擇蔗糖、麥芽糖、糊精、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為替代碳源。
(2) 氮源。分別以牛肉膏、玉米漿、黃豆餅粉、胰蛋白胨+尿素(質量分數比1∶1)、胰蛋白胨+酵母膏+尿素(2∶2∶1) 替代基礎發酵培養基中的大豆蛋白胨制成培養基。
(3) 無機鹽。分別以MgSO4、CaCO3、MnSO4、KH2PO4+K2HPO4(1∶1) 為替代無機鹽。
1.4.6 響應面試驗優化發酵培養基
在單因素試驗結果的基礎上,選取糊精、玉米漿、MgSO4和KH2PO4+K2HPO4為自變量,運用Design Expert 8.0.5 設計四因素三水平響應面試驗。以菌體密度為響應值,采用數據處理軟件進行響應曲面分析,對解淀粉芽孢桿菌發酵培養基進行優化。對響應曲面分析得到的最佳培養條件進行3 次平行發酵試驗,取平均值,驗證模型結果是否可靠,得出最終優化結果。
1.4.7 數據統計與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作圖,用SPSS 22.1 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所有數值在p<0.05 時均被認為是顯著的,并以平均值±s.e 表示。
每2 h 取發酵樣品測定OD600nm 光密度值,以發酵時間為橫坐標,以光密度值為縱坐標,繪制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 的標準生長曲線。
BA118 發酵條件的優化見圖1。
由圖1(a) 可知,BA118 在0~4 h 處于生長延滯期;4~26 h 為該菌的對數生長期;26~32 h 時達到平臺期;在32 h 后,菌體進入衰亡期,活菌數呈下降趨勢。因此,選擇BA118 的最佳發酵時間為28 h。

圖1 BA118 發酵條件的優化
2.2.1 pH 值對BA118 生長的影響
微生物都有其最適生長pH 值,B. amyloliquefaciens的最適生長pH 值在7.5 上下,菌株之間的最適pH 值存在一定差異[24]。將種子液分別接種于pH 值6.0,6.5,7.0,7.5,8.0 的液體培養基中,培養28 h后平板計數得出不同pH 值對菌體發酵水平影響的折線圖。
由圖1(b) 可知,初始pH 值為6.0~8.0 時,發酵菌體數量達到2.34×108~2.48×108CFU/mL,在pH 值7.5 時,BA118 菌體數量達到最大值,可見初始pH 值對菌體數量影響不大。車曉曦等人[25]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桿菌SAB-1 發酵條件的優化,發現初始pH 值在5.0~8.0 的條件下,發酵產量差別不大,與試驗結果一致。但SAB-1 在pH 值6.0 時菌體數量達到最高峰,在pH 值7.0 時產量最低,與試驗中BA118 的最適pH 值7.5 不同,反映出不同的解淀粉芽孢桿菌菌株的最適生長pH 值有差異的特點。
2.2.2 培養溫度對BA118 生長的影響
將種子液接種于最適pH 值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在培養溫度分別為25,30,35,40,45 ℃下培養48 h,然后平板計數。由圖1(c) 可知,發酵溫度為20~30 ℃時,菌體的生長代謝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30 ℃為BA118 最適生長溫度,菌體數量達到2.7×108CFU/mL。
2.2.3 溶氧量對BA118 生長的影響
發酵液的溶氧濃度直接影響微生物的酶的活性、代謝途徑及產物產量[26-27]。發酵液的溶氧量的主要受裝液量和轉速影響。在其他發酵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分別以150,170,190,210,230 r/min 的轉速對解淀粉芽孢桿BA118 進行發酵,獲得不同轉速對BA118發酵水平影響的折線。由圖1(d) 可知,隨著轉速的不斷增加,菌體數量呈上升趨勢,并在230 r/min時取得最大值。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 為好氧菌,故轉速越高,通氣量越大,菌株生長越旺盛。將種子液分別接種到裝液量為20/250,30/250,40/250,50/250 mL 的最適pH 值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最適條件下培養,平板計數。由圖1(e) 可知,菌體數量隨裝液量的增加呈現先增加后減少趨勢,并在40/250 mL 時取得最大值。當裝液量少于40/250 mL時,發酵液中的碳氮源等營養成分較少,菌體生長受到限制;當裝液量大于40/250 mL 時,溶氧含量降低,影響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導致活菌數量下降。因此,選擇BA118 的裝液量為40/250 mL,發酵轉速為230 r/min。
2.2.4 接種量對BA118 生長的影響
接種量對菌體生長影響較大,合適的接種量能提高微生物對培養基的利用率,加速菌株的生長[28];分別以1%,2%,3%,4%,5%的接種量進行發酵,平板計數。由圖1(f) 可知,BA118 的最適接種量為2%,過大的接種量會大大消耗發酵液中的營養成分,并代謝產生過多的次級代謝產物而影響菌體的生長[29]。
通過單因素試驗確定,在pH 值7.5,溫度30 ℃,轉速230 r/min,接種量2%,裝液量40/250 mL 條件下進行發酵時,菌體數量達到最高,為3.73×108CFU/mL。
2.3.1 碳源、氮源和無機鹽對菌體數量的影響
BA118 發酵培養基優化見圖2。
由圖2 可知,當碳源為5 g/L 糊精時,菌體數量明顯高于其他碳源。氮源為牛肉膏和玉米漿時,對BA118 的發酵水平影響較大。玉米漿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生物素、維生素、金屬離子和糖等,能夠替代酵母粉、牛肉膏,降低生產成本[30]。因此,確定10 g/L 玉米漿為BA118 生長所需最佳氮源。在無機鹽試驗中發現,添加3 g/L MgSO4和7 g/L KH2PO4+K2HPO4兩類無機鹽時,均獲得了較高生物量,確定MgSO4和KH2PO4+K2HPO4同時為BA118 生長所需無機鹽。通過單因素試驗篩選出BA118 的最適培養基為糊精5 g/L,玉米漿10 g/L,MgSO43 g/L和KH2PO4+K2HPO47 g/L。

圖2 BA118 發酵培養基優化
但上述單因素試驗無法分析各營養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響應面法通過回歸方程擬合建立各因素與響應值之間的函數關系,分析優化各因素的工藝參數,并可預測響應值[31],是一種能高效降低試驗次數且準確的分析模型。
2.3.2 Box- behnken 響應面試驗
(1) 響應面分析試驗設計與結果。由單因素試驗選取糊精、玉米漿、MgSO4和KH2PO4+K2HPO44 個因素為自變量,設計四因素三水平的響應面分析。
響應面分析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2。

表1 響應面分析因素與水平設計/g·L-1

表2 Box-behnken 試驗設計及結果
應用Design Expert 8.0.5 軟件對上述表2 中各試驗點的響應值進行回歸分析,用于研究顯著因素糊精添加量(A),玉米漿添加量(B),MgSO4添加量(C) 和KH2PO4+ K2HPO4添加量(D) 之間的相互作用,并確定其最佳水平。得到菌體數量(Y) 對自變量的二次多項回歸模型方程:

回歸方程的方差分析見表3。
由表3 可知,該二次模型多元相關性系數R2=0.929 5,表明僅有7.05%的變異不能由此模型解釋;因變量菌體數量與本研究所考查自變量之間的回歸模型極顯著(p<0.01),表明數據與模型擬合良好、模型成立,擬合程度較高;失擬項p值為0.098 3,表明失擬項不顯著,說明試驗所得的二次方程能較好的對響應值進行預測,即能較好地預測菌體數量隨MgSO4、玉米漿、糊精、KH2PO4+K2HPO4的變化規律。從回歸方程可知,B,A2,B2,C2,D2極顯著(p<0.01),A,C,AD,BC,BD顯著(p<0.05),其他影響均不顯著(p>0.05)。各自變量對菌體數量影響的主次因素依次為玉米漿>硫酸鎂>糊精>KH2PO4+K2HPO4。

表3 回歸方程的方差分析
(2) 響應面交互作用分析。根據上述擬合回歸方程,通過軟件分析得到交互因子的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圖。發現3 個響應表面圖都具有一個帶有向下開口的凸表面。每個響應曲面代表著,2 個因素保持在編碼水平的0 水平,另外2 個獨立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通過響應面圖曲面的坡度變化和等高線圖的形狀,可以判斷出優化因子之間交互作用的強弱。若響應面圖曲面坡度比較陡峭,說明該因素對響應值比較敏感;相反,若響應面圖曲面比較平緩,說明該因素對響應值不敏感。從等高線圖的形狀分析,如果為圓形,說明因素間交互作用弱;如果為橢圓形,代表因素間交互作用較強[32-33]。
AD交互作用對BA118 菌體數量的影響見圖3,BC交互作用對BA118 菌體數量的影響見圖4,BD交互作用對BA118 菌體數量的影響見圖5。

圖4 BC 交互作用對BA118 菌體密度的影響
由圖3 ~圖5 可知,發酵液BA118 菌體數量隨著糊精、玉米漿、硫酸鎂和KH2PO4+K2HPO4添加量的變化,均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曲面的頂點即為菌體數量最大值點。其中,糊精和KH2PO4+K2HPO4的交互作用,玉米漿和硫酸鎂的交互作用,以及玉米漿和KH2PO4+K2HPO4的交互作用的響應面曲面的坡度陡峭,等高線圖呈橢圓形,表明兩因子交互作用較強。

圖3 AD 交互作用對BA118 菌體數量的影響

圖5 BD 交互作用對BA118 菌體數量的影響
(3) 響應面優化結果驗證。結合響應值與各因素關系的二階經驗模型及三維響應面圖,確定發酵液的最優配方各組分質量濃度為玉米漿11.36 g/L,糊精5.50 g/L,MgSO43.38 g/L,KH2PO4+K2HPO45.96 g/L。在優化配方條件下,獲得的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菌體數量的理論預測值為6.345 51×109CFU/mL。結合試驗實際操作,將培養基各組分質量濃度調整為糊精5.50 g/L,玉米漿11.50 g/L,MgSO43.50 g/L,KH2PO4+K2HPO4(1∶1) 6.00 g/L。為驗證預測結果,在該配方下進行搖瓶發酵試驗(重復3 次),結果發酵獲得的菌體數量分別為6.33×109,6.61×109,6.98×109CFU/mL,均值為6.64×109CFU/mL,與響應面理論預測值6.345 51×109CFU/mL 基本吻合,證實了響應面模型的有效性。
通過單因素試驗與響應面設計分析,確定了解淀粉芽孢桿菌BA118 的最佳發酵條件為培養時間28 h,初始pH 值7.5,培養溫度30 ℃,轉速230 r/min,接種量2%,裝液量40/250 mL。發酵培養基最佳配方各組分質量濃度為糊精5.50 g/L,玉米漿11.50 g/L,硫酸鎂3.50 g/L,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6.00 g/L。通過發酵條件和發酵培養基的工藝優化,最終將菌體產量提高了28.3 倍,菌體數量達到6.64×109CFU/mL,為解淀粉芽孢桿菌的工業化生產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