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爭
受疫情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當前制造業上下游的利潤嚴重分化,有可能引發投資內生動力不足等連鎖反應。針對這一風險,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研究出臺超常規的穩增長政策,具體內容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動消費需求、加大技術改造投資等。
制造業上下游利潤分化情況嚴重
數據顯示,4月上游行業利潤總額占比達到47.4%,處于歷史高位,而中下游尤其是下游行業,利潤占比處于持續壓縮狀態。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例,由于上游資源價格過快上漲,下游整車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蔚來汽車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凈虧損達到17.83億元,同比擴大295.56%;小鵬汽車第一季度凈虧損為17.01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為7.87億元,同比擴大了116.20%。龍頭企業尚能維持,有的中小企業已經在考慮退出。據了解,一家中部大省的新能源車企,2019年投產后艱難維持,目前已經不能正常生產。
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影響到了中游企業。光啟技術表示,公司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受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毛利率及利潤下降。公司管理層將考慮對該業務進行新的規劃。中金公司的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只有上游行業營業利潤率維持增長,中游、下游行業營業利潤率均有較明顯的下滑。
下半年利潤分化局面難以逆轉
制造業上下游利潤分化的局面下半年很難逆轉,可能會導致連鎖反應。
中金公司預計,下半年原油價格仍將在高位徘徊,油價上漲或進一步放大工業企業利潤分化。“上游價格的繼續上漲則會進一步壓縮下游利潤,在中下游企業帶動主要經濟增長與就業的情況下,中下游行業的進一步收縮可能會導致終端需求進一步減弱。”中金公司分析師認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如果中下游企業始終‘增收不增利’,企業就不會再加大投資。”
劉向東說,投資的擴張周期通常在10個月到1年之間,當前制造業投資的擴張尚未結束,所以目前制造業投資還能保持增長,但是已經處在動能減弱的趨勢中。“倘若不能有效遏制,預計下半年制造業投資的內生動能將會明顯不足,這對穩經濟和優化供給體系都會造成負面沖擊,需要盡快采取措施。”
“超常規”政策工具亟須盡快落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注意到相關風險,并正在研究出臺超常規穩增長政策舉措。超常規穩增長政策可能會包括拉動消費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技術改造投資等內容。
劉向東認為,新一輪穩經濟政策要聚焦供給側,尤其是要穩住中下游制造業企業的信心,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解決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賬款逾期、補貼拖欠等遺留問題,提高資金周轉率。
在技術改造投資方面,劉向東表示:“1至5月份,制造業企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5.7%,是制造業投資增長的重要動力。下半年,技改投資的力度還可以進一步擴大。”劉向東建議,要著眼長遠,以升級空間大、市場潛力足的傳統產業為重點,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引導企業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擴大有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