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青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文旅行業各項精準的幫扶措施陸續實施,文旅市場開始有力復蘇。
如果列舉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行業,旅游業繞不過去。不穩定的疫情如同陰霾,始終籠罩在這個行業的上方,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文旅行業各項精準的幫扶措施陸續實施,文旅市場開始有力復蘇。旅游節、美食節,夜游、夜市重新回歸日常,江蘇各地文旅“大戲”紛紛登場。
積極開拓新消費場景
陸地在南京江寧區佘村經營一家民宿。一個多月前,她望著安靜的村莊和民宿外的青山發愁。而最近這一段時間,來民宿體驗的游客越來越多,客房的入住率由原來的30%提升到了50%。端午節期間的客房入住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訂滿。平時的周六訂單也訂滿排到了6月底。
在提供住宿的同時,陸地的民宿還開發出了東南亞菜系,并提供泰式按摩服務項目。同時,她的民宿內還建造了健身房、游泳池、兒童樂園等。
佘村規劃了2300平方米的民宿基地,經營民宿共9棟。為了應對疫情,當地相關部門一方面及時出臺階段性社保費減免和緩繳等政策,另一方面則提升景區軟硬件。民宿從業者也紛紛通過開發特色小吃、特色農家樂等系列旅游產品增強盈利能力。目前,佘村日常客源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55%左右。
南京東郊的湯山向來是蘇南乃至整個江蘇度假旅游市場的晴雨表。自去年南京祿口機場疫情至今,湯山文旅業正經歷著近三十年來不多見的漫長冬季。“全國著名溫泉度假目的地”的品牌地位其實是一柄雙刃劍。這既意味著正常情況下極大的客流量中,來自外省市的中遠途游客比例很高,是一種優勢,但也隱藏著軟肋——一旦外地游客因為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而減少,將難以彌補。就此而言,湯山文旅業的創新嘗試,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江蘇文旅業在疫情下突圍的普遍訴求。
湯山的文旅企業積極求變,利用疫后人們對本地游、周邊游更加青睞的契機,推出不少新的旅游產品。如紫清湖旅游區的負責人所言:“客流降級,需求升級。疫情期間很多游客愿意為了體驗升級花費更多,這將會是一個長期趨勢。”目前,紫清湖旅游區已做出了不少改變:去年開業的動物園填補了夏日溫泉淡季的旅游產品空缺。地下一層,全新的兒童游樂園已建成,卡丁車、兒童餐廳等一應俱全。近期推出的“泉粉·踏青季”“泉粉·女神季”活動,在攜程、美團等在線旅游平臺上人氣頗旺。動物園+親子娛樂+時尚休閑+康養……通過新增一系列體驗性項目,紫清湖旅游區正逐漸向一站式家庭出游平臺轉型。
湯山溫泉房車營地的調整與紫清湖旅游區相似,原本的特色服務——茶園溫泉、草坪音樂廣場、自助燒烤區等,正成為其核心旅游產品,并且在逐步打造房車游綜合體,集房車生活體驗、房車文化展示、戶外露營等多種功能為一體。
巧妙打造特色旅游節
5月28日,伴著“水韻江蘇”茉莉花版宣傳片的清雅樂音,第十三屆江蘇省鄉村旅游節啟動儀式徐徐拉開帷幕。本次旅游節為期一個月,比往年更加實惠,延續了“水韻江蘇·美好鄉村”主題,現場發布全省各地推出的20多項鄉村旅游重點活動,涵蓋民俗文化、鄉村美食、鄉野賞花、田園采摘、康體休閑、科普研學、節慶活動等特色主題,廣邀市民游客走進鄉村,到自然鄉野中去、到民俗體驗中去,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江蘇省文旅市場回暖復蘇。
一大早,常州市民唐先生一家就第一時間來體驗鄉村露營,“疫情以后開展這樣的活動很好。我們全家對金壇區特別有感情,以前是農家樂,現在鄉村發展再開拓出新的產品,引導市民旅游,很好!”
讓唐先生連稱“很好”的旅游節主會場——常州市金壇區仙姑村里,梳篦、亂針繡、蛋雕等非遺開放體驗,舞龍、戲曲等地方民俗輪番巡演;山居、鄉野、輕奢等鄉村美宿集中展陳。本屆鄉村旅游節還專門設置了“線上專題館”,將線下精彩搬到“云端”。蘇州、鹽城、揚州、宿遷市等分會場直播連線,與主會場展開“跨屏聯誼”。
夜幕降臨,蘇州網師園燈光重新亮起,昆曲《游園驚夢》亮相,帶領游客沉醉在久違的園林美景中。不僅如此,還有講解員打扮成管家模樣,帶領游客一邊游園,一邊欣賞評彈、笛簫、古琴等具有濃濃蘇式風味的才藝表演。當前,蘇州景區夜游、夜演項目逐步恢復。
由蘇州文廣旅局主辦的“蘇州人游蘇州”活動不久前全面啟動。十條主題旅游線路既有古城的特色街巷,又有著名古鎮,還有鄉村網紅打卡地……多維度展現蘇州城市魅力,引導市民享受家門口的“詩和遠方”,助力市場復蘇。
類似于此,全省各地一系列文旅節慶紛紛登場。第三屆南京老山國際文化旅游節6月17日開幕,2022中國宿遷第二屆駱馬湖沙灘音樂季6月19日啟動……
疫后各地舉辦的旅游節如同盛宴,全民參與,形式豐富,在推動旅游市場強勁復蘇的同時,也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扶持措施對沖疫情影響
江蘇文旅市場有力復蘇的背后是各項精準扶持政策的實施。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先后出臺“6+18+12+8+16”系列政策舉措,并梳理形成政策工具包,推動企業在用好政策中渡難關、強信心。特別是今年初聯合江蘇省財政廳出臺“江蘇文旅十六條”,提前安排文旅專項資金和旅游發展基金紓困扶持鄉村旅游項目,推出“鄉旅E貸”金融信貸產品等系列疊加舉措,靠前發力、務實給力,為急需幫扶的鄉村旅游企業與經營戶送上了“及時雨”,為江蘇文旅行業加速回暖注入“催化劑”。
不久前,江蘇省文旅廳還密集開展扶持旅游景區提質擴容項目建設申報、旅行社企業創新發展獎補申報、演出經紀機構扶持獎補申報,以及對2022年優質旅游產業基金項目給予利息補貼,從四個方面分別對景區、旅行社企業、演出經紀機構和旅游產業發展給予精準扶持措施。
江蘇省文旅廳副廳長李川介紹,省文旅廳從省級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中調劑安排了8500萬元,重點支持旅行社、旅游景區、演出經紀機構和小劇場、特色旅游飯店等文旅市場主體恢復發展、創新發展。提前開展年度省級文旅產業發展類項目申報評審工作,爭取及早下達9000萬元項目資金。同時協調旅游產業發展基金下調利率1個百分點,并調劑安排1000萬元給予優質的旅游基金項目利息補貼等。
“這次出臺的政策措施,體現我們‘既要立足當下,又要著眼長遠’的幫扶理念。”李川說。江蘇明確把優化文旅環境作為重要保障,繼續深化“證照分離”“一業一證”等改革,落實好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制度,繼續擴大“一網通辦”“省內通辦”范圍,對新業態還提出要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同時,運用“上云增智”創新文旅市場監管模式,建立信用評價體系,依法打擊違法違規經營,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文旅消費環境。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省里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給行業從業人員注入信心。”南京市玄武湖公園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秦小斌稱。
各項扶持政策的出臺有效對沖了疫情的影響。在政策措施等綜合效應下,去年江蘇省文旅消費總額3954億元,占到全國的10.32%,居各省份之首;接待國內游客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80.6%和83.4%,高于全國23.3個和28.5個百分點,展現出江蘇文旅發展的韌勁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