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帥永






摘要:某核電廠循泵房配電系統為保障循泵輔助負荷電源可靠性,采用三級雙電源切換裝置提供冗余電源。三極雙電源切換裝置應用使系統內產生非預期的電流路徑,影響保護整定計算和配合,降低電源可靠性。本文分析三極雙電源切換裝置對電流路徑變化、保護整定計算、保護配合的影響,提出合理的保護整定原則和保護配合修改建議,對類似問題整改及后續項目設計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三極雙電源切換裝置? 電流路徑? 接地保護? 保護配合
長期以來,低壓配電系統設計未得到足夠重視,在系統設計、設備選型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威脅配電系統的可靠運行,其中,雙電源切換開關的選型不當甚至會影響人身安全[1-2]。某核電廠循泵房低壓交流配電系統(以下簡稱為循泵房配電系統)采用TN-S接地型式,電機控制中心進線采用三極雙電源切換裝置(以下雙電源切換裝置簡稱ATS),循泵房兩段電源間N線連通不能被切斷,使系統產生非預期電流路徑。在電機控制中心饋線發生單相短路(相線N線短路,本文中稱此為單相短路)將可能導致電機控制中心母線同時失去兩路電源。本文重點分析采用三極ATS后N線連通對電流路徑、保護整定計算和保護配合的影響,并提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改進建議。
1 循泵房配電系統配置
1.1循泵房配電系統概況
循泵房配電系統概況如圖1所示。干變低壓側配置CT作為SEL-351接地保護輸入,用于跳閘負荷中心(以下負荷中心簡稱LC)進線斷路器;LC采用ABB Emax斷路器配置PR122電子脫扣器,其中LC進線、母聯采用四極開關、LC饋線采用三極開關;電機控制中心(以下電機控制中心簡稱MCC)進線采用ASCO 7000系列或OTM800 PC級三極ATS,無電流保護功能;MCC饋線分為4種:(1)Tmax塑殼斷路器配置PR221電子脫扣器;(2)Tmax塑殼斷路器配置TMD或TMA脫扣器;(3)Tmax塑殼斷路器配置MF或MA脫扣器附加simocode;(4)Tmax塑殼斷路器(配置MA、MF或PR221電子脫扣器)和熱繼電器,部分MCC饋線配有接地故障繼電器。
1.2循泵房配電系統保護配置
循泵房配電系統保護配置類型如圖1,其中LC饋線及MCC饋線詳細保護配置如表1所示。配電系統采用剩余電流原理的接地保護,判據為? ?[3]。接地保護配合關系為:干變低壓側SEL裝置接地保護采用反時限,LC進線、LC母聯、LC饋線接地保護、MCC饋線接地保護(如有)采用定時限,上下游動作曲線互相配合,LC斷路器接地保護動作電流取最小可整定值。對于未配置接地保護的MCC饋線回路,采用短路短延時或速斷保護兼做單相接地保護,如靈敏系數不滿足,則配置單獨的接地保護。
2 N線連通對電流路徑的影響
MCC進線采用三極ATS使N線連通,以E32為例,采用電流路徑分析法,分析系統N線連通對電流路徑的影響。如圖2所示,LC母線E3、F3分列運行,LC饋線E32(52-1)和E32(52-2)合閘,E32由E3帶載。當E32母線存在不平衡電流(極端情況如線路末端單相短路),不平衡電流在連通N線處分流,一部分In1正常流回E3段干變中性點,另一部分In2通過非預期電流路徑經F3段N線、F3段接地點、E3段接地點流回E3段變壓器中性點。可見,N線連通導致E3段N線電流減小In2,F3段N線流過非預期電流In2。因此LC母線進線斷路器E3M(52)/F3M(52)、LC饋線斷路器E32(52-1)/E32(52-2)均檢測到接地故障電流? ,判斷發生接地故障,而實際接地故障并不存在。
3 電流路徑變化對保護配合的影響
由章節2的分析可知,N線連通只會影響N線電流路徑,不會導致相線電流的變化,LC進線、LC母聯、LC電源饋線、MCC饋線L和S(或I)保護均使用相電流作為保護判斷的輸入,故N線連通不影響L、S或I保護配合關系。
以下首先說明短路電流計算方法,然后分析MCC饋線單相短路,N線連通對LC斷路器接地保護正確動作的影響。
3.1短路電流計算方法
計算短路電流時只考慮直接短路,不考慮非金屬性短路;保護配合關系分析時,需考慮非直接短路時保護動作曲線的配合。低壓系統短路電流使用有名值計算較為方便,低壓系統單相接地短路計算引入相保阻抗的概念,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R(1)、R(2)、R(0)、X(1)、X(2)、X(0)、Z(1)、Z(2)、Z(0)分別表示短路電路正序、負序、零序電阻,正序、負序、零序電抗,正序、負序、零序阻抗;Rphp、Xphp、Zphp分別表示短路電路相線-保護線回路(簡稱相保)電阻、相保電抗、相保阻抗;R(0).ph、X(0).ph、Z(0).ph分別表示電纜相線的零序電阻、電抗、阻抗。R(0).p、X(0).p、Z(0).p分別表示電纜N線或PE線的零序電阻、電抗、阻抗; 表示電壓系數,計算單相接地、三相短路電流時分別取1、1.05;Un表示標稱線電壓;RS、RT、Rm、RL(XS、XT、Xm、XL)分別表示系統、干變、母線、電纜電阻(電抗);Rphp.s、Rphp.T、Rphp.m、Rphp.L(Xphp.s、Xphp.T、Xphp.m、Xphp.L)分別表示系統、干變、母線、電纜相保電阻(電抗)。
3.2 MCC饋線單相短路導致LC斷路器越級跳閘
以MCC饋線2與LC電源饋線E32為例說明N線連通對保護配合關系的影響。MCC饋線2短路電流計算各元件參數如表2。
使用表2參數和3.1短路計算方法得出MCC饋線2末端單相短路電流Ik1=289.5A。如圖3所示,LC E32電源饋線G保護設定值126A,延時0.2s(定時限),MCC饋線2在線路末端單相短路時動作時間為2.5s,此時In1=In2=289.5/2=144.75A(MCC兩路進線N線長度截面相同),對于上游兩路LC E32電源饋線斷路器IG=In2=144.75A>126A ,在MCC饋線斷路器動作前,上游兩路LC電源饋線斷路器接地保護動作越級跳閘,即使饋線2按如上原則配置接地保護,在此情況下也不能避免LC電壓饋線斷路器越級跳閘。
4 合理化建議
4.1 更改整個配電系統接地保護判據
LC斷路器越級跳閘根本原因是N線連通時的分流作用,現LC接地保護判據采用剩余電流原則? 時,N線電流的變化對接地保護的正確動作影響較大,建議將其更改為零序電流原則? ,使N線電流的變化不會影響接地保護的正確動作。
將接地保護改為零序電流原則 的具體方案:干變低壓側零序CT位置調整至N線和干變中性點之間[4];LC斷路器采用PR122電子脫扣器,通過菜單設置關閉中性線保護即可 ,對于LC饋線,還可通過取消外部N線傳感器實現[5];配置接地保護的MCC饋線回路只將A、B、C相穿過穿心CT即可,同時適當調整各接地保護定值。
4.2 重新調整保護配合關系
為實現保護的選擇性,可采取MCC饋線與其上級斷路器接地保護的配合[6],即對原先未配置接地保護的MCC饋線回路,要求過流保護(包括反時限過流、速斷過流或定時限過流)與上級LC饋線的零序電流原則接地保護作配合,通常當MCC饋線回路采用PR221時,其S/I定值調整范圍大可滿足要求,如不滿足要求,則對其增加零序原則接地保護。對本例中的饋線2(負載電流14A)可增加零序電流原則的接地保護,定值按躲過不平衡電流設定,其動作值遠小于上級接地保護動作值126A,保證上下級全選擇性配合。
5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三極雙電源切換裝置對循泵房配電系統電流路徑、保護整定計算和保護配合的影響,結合實例計算表明,MCC饋線發生單相短路(相線N線短路)時,存在MCC兩路LC電源饋線斷路器同時越級跳閘的情況。提出將整個配電系統接地保護由剩余電流判據改為零序電流判據,對未配置接地保護的MCC饋線,重新校核其過流保護與上級LC饋線接地保護的配合關系,如配合困難則對其增加零序電流判據的接地保護,通過這些措施,可有效避免MCC饋線故障導致越級跳閘故障。后續機組在設計階段,多電源配電系統承擔電源轉換功能的裝置,如ATS、LC母聯斷路器、就地控制箱中的接觸器切換電源裝置,應避免出現兩路電源N線連通的情況,防止對保護的正確動作產生影響,也便于全廠配電系統保護整定原則統一。
參考文獻
[1]姜思瀅,尹禹鑒.低壓配電系統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8,9(24):132-133.
[2]蓋家鵬,趙明星.探討配電系統雙電源自動投切裝置的選型[J].電子世界,2020(22):196-197.
[3]陳航宇.不同接地型式的低壓配網剩余電流保護適應性研究[D].廈門:廈門理工學院,2021.
[4]沈金鎖.城市軌道交通配電變低壓側中性點接地方案探討[J].都市快軌交通,2019(3):96-97
[5]李燁.AP1000主交流系統電氣設備特點及問題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9.
[6]王海峰,李浩,國旭.發電廠低壓廠用電越級跳閘——零序保護整定值應用分析[J].電力設備管理,202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