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吉縣孝豐鎮人民政府
繪好“一張藍圖”,實施“八大行動”,擦亮孝子故里金名片、展現高新竹園新風采、走向神韻豐城新征程,全力推動孝豐鎮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建設
孝豐鎮位于安吉縣西南部,區域面積191.4平方公里,總登記人口7.3萬人(戶籍人口4.4萬人、外來人口2.9萬人),下轄21個村(社區)。耕地面積3.06萬畝(其中水田2.48萬畝),山林面積19.48萬畝(其中毛竹7.8萬畝)。2021年12月,孝豐鎮入選浙江省第二批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建設名單。
悠久的歷史傳承。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孝豐一帶即為安吉縣治;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至1958年,為孝豐縣治;民國期間(1912-1949年),孝豐曾易名“孝景”;1958年正式建鎮,稱“豐城鎮”;1981年,改名為“孝豐鎮”。孝豐文物古跡保護較好,核心區保護面積1.06平方公里,有文物保護單位(點)35個,其中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云鴻塔、明代遺存的古城墻、全縣僅有的清末民初街區南門老街,自古重視生態保護的“登龍渡碑”和“中山林紀念碑”。孝豐民間藝術傳承眾多,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4個,其中包括省級非遺“大河項家皮影戲”。
豐厚的文化底蘊。孝豐是安吉西南部的經濟、文化和貿易中心,是省級中心鎮,也是第一批全國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鎮、全國特色小城鎮、全國千強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美麗宜居城鎮、中國竹業特色之鄉。孝豐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其中二十四孝中的兩孝——“郭巨埋兒天賜金”“孟宗哭竹冬出筍”就出于孝豐。竹產業是孝豐的龍頭產業,在全國擁有較高知名度,素有“中國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竹子看孝豐”的美譽。同時,擁有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務,轄有浙江省二級乙等綜合醫院安吉縣第三人民醫院,浙江省二級特色示范高中、浙江省文明學校孝豐高級中學,浙江省百年名校孝豐小學,浙江省一級幼兒園孝豐中心幼兒園。
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老縣城所在地,孝豐發展備受各級各界關心厚愛,2021年安吉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孝豐鎮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工作的通知》,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發改局、資規局、財政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吉縣孝豐鎮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在縣級層面統籌協調孝豐鎮創建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鎮有各類企業及個體工商戶6449家,其中工業企業391家,從業職工12000余名,行業涵蓋竹制品、竹工機械、生物醫藥、食品釀造、造紙及紙制品、家具制造等幾十大門類。竹產業是孝豐的龍頭產業,境內有永裕竹業、天鵬地板、佶竹科技等多家大型竹制品企業,竹業經濟占全鎮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孝豐是竹工機械行業的發源地和集聚地,竹工機械產業的研發、生產、銷售均居全國首位。近年來,隨著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入開展,孝豐新引進一批先進制造業企業,產業結構進一步由以傳統竹制品為主導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2021年,孝豐財政總收入達4億元。此外,平臺建設扎實有序,國家安吉竹產業示范園區框架全面拉開,“三橫兩縱一河道”加快推進,一個百億級的園區平臺已初具形象。項目建設扎實有力,引進千年舟、浙能熱電聯產等億元以上項目22個、總投資近80億元,遠洲科技入選省重大產業項目,獲評市定大好高項目9個。
孝豐鎮山青、水凈、氣潔、土沃,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植被覆蓋率達75%,森林覆蓋率達71%,環境空氣質量常年達國家一級標準,水體質量常年達Ⅰ類、Ⅱ類標準,是首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之一。近年來,孝豐鎮聚焦“孝子故里、高新竹園、神韻豐城”的戰略定位,始終堅持以孝文化為孝豐千年古城復興的核心文化理念,在充分解讀、繼承古代“二十四孝”文化精華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要求,吸引并塑造一批孝子典型,打響孝豐“孝子故里”文化金名片。充分挖掘和依托孝豐的資源優勢、文化優勢、產業優勢和紅色記憶優勢,立足當地百姓對“豐城”稱謂的認同感,推出一批具有孝豐特色的文化傳統、特色美食、主題活動等,打造國內知名的神韻古城,成為長三角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凝聚“千年古城復興”的創建合力。2021年以來,縣鎮兩級上下聯動,廣泛發動,以多種形式不斷凝聚起支持推動孝豐創建“千年古城復興”試點的強大合力。安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孝豐爭創省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工作,除了成立領導小組、出臺支持政策外,孝豐鎮爭創省千年古城試點寫入了縣黨代會報告和縣人代會縣政府工作報告,并以專欄形式寫入縣“十四五”規劃。與此同時,孝豐鎮黨委、政府把千年古城復興作為孝豐踐行“兩山”理念的關鍵載體和重要目標,提出以“忠實踐行‘兩山’理念,奮力推進古城復興”作為全鎮工作的主題主線,開展了“紅動豐城、逐夢復興”系列活動。可以說,推進“千年古城復興”已成為孝豐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夯實“千年古城復興”的基礎底盤。按照千年古城復興計劃要求,堅持盡力而行、量力而為,先后投入2億元資金,修繕南門老街古建筑44棟8800平方米,修復云鴻塔、孝豐革命烈士陵園、中山林紀念碑、孝豐城墻、姚氏故居、縣學宮碑、老電廠弄水井等各級文物保護點。搶抓中央專項債契機,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老城鎮有機更新,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拆除與歷史風貌沖突建筑3.1萬平方米,立面改造2.3萬平方米,景觀改造11.4萬平方米,有效改善了老城區配套市政設施,切實提升了古城風貌。
拓展“千年古城復興”的外延內涵。開展孝豐地域文化和孝文化傳承研究,創新發布孝豐精神,完成孝文化展示館方案設計,連續多年舉辦孝文化節,著力彰顯鄉村文化魅力。創作講述新四軍反頑戰役的皮影戲《三戰天目山》,精心編排浙北第一黨支部成立故事的情景劇《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同時,加快推進未來鄉村、未來社區建設,賦予千年古城新的生機活力,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孝豐鎮將以新時代浙江(安吉)縣域踐行“兩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為主抓手,圍繞繪好“一張藍圖”,實施“八大行動”,全力推進千年古城復興工作,努力為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探索更多基層實踐。
繪好“一張藍圖”,就是高標準做好孝豐鎮“千年古城”復興的規劃藍圖,編制《安吉縣孝豐鎮千年古城復興研究和綜合規劃》,以規劃引領建設,以規劃統籌管理,指導推動“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創建。
實施“八大行動”,就是從操作層面上,掌握好發展次序、開發節奏,把握重點,精準發力,使規劃得到有效實施。具體策略概括為八大行動:一是實施“古跡護起來”行動,進一步全面調查排摸轄區內古跡、老宅、古建筑等,完善數據庫,形成孝豐古跡古建筑的分布圖;二是實施“底蘊厚起來”行動,注重新老風貌協調,修復傳統建筑,打造與歷史文化相承接、與現代生活要求相適應的建筑風格和風貌;三是實施“業態活起來”行動,完善便民設施建設,提升擴建孝子公園,建設城市客廳、城市書吧、老年活動中心,增加群眾娛樂休閑場地;四是實施“流量跑起來”行動,積極推行數字商貿、數字文旅、數字教育、數字健康、數字出行和數字政務,讓城鎮鄉村變得更聰明更智慧;五是實施“人氣聚起來”行動,高質量建設孝豐歷史文化陳列館,高品質舉辦孝文化節,不斷豐富孝豐精神內涵,培育共有的文化和價值理念,吸引更多人來孝豐參觀游玩;六是實施“產業強起來”行動,全面加快國家安吉竹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形成集科研、生產、物流、展示、休閑、生活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示范園區;七是實施“交通暢起來”行動,完善城鎮交通設施,加大路網建設步伐,新增十條新建道路、改造六條原有道路,有效解決道路不通、道路不暢等一系列問題;八是實施“環境綠起來”行動,沿著南溪河兩岸構建集綠化、美化、亮化于一體的河濱綠道及街頭景觀節點,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