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趙 勇
隨著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落地,原駐各省(區)通信團整建制壓縮成營規模,軍級基地、旅、營體制基本形成,“一營保一省,一連跨多市”,連排、哨所、臺站駐防高度分散的特點凸顯。營一級黨委身處前沿、地位凸顯,充分發揮營級黨委功能作用的要求更加鮮明。
旅營體制的建立使營級黨委被推到了原先團級黨委所處的功能位置,職能使命、權力責任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指揮與領導體制發生的深刻變化,面對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更需要營這一級的思想觀念有個大的轉變,迅速適應新體制的模式要求。
一是樹立主責主抓的責任觀念。隨著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戰爭演變,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發生新的變化,營作為基本作戰單元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別是現階段模塊化合成、分任務建設特征明顯。這就要求營級黨委切實破除改革之前存在的“把方向靠團、抓落實靠連”的虛位意識,強化責任意識,適應角色要求,端正思想態度,發揮好營黨委統一領導的作用;強化擔當意識,克服畏難情緒,自覺承擔起團級黨委的職能、履行好“保一省”的重任;強化本領意識,自覺對照職能使命,提升領會上級意圖的能力、組織領導重大任務的能力、謀劃推進單位建設的能力、幫帶指導所屬連隊的能力、破解攻堅矛盾問題的能力。
二是樹立積極進取的創新觀念。旅營管理模式的建立,營一級處于機關與連隊之間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既是機關的“連隊”又是連隊的“機關”,而在分散條件下,作為“連隊”不直接掌握兵,作為“機關”又沒有科股支撐。這要求營一級在抓工作時,必須克服傳統觀念,勇于打破舊體制下既定的各項工作的條框和安排,從一切不合時宜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強化開拓意識,發揚創造精神,結合旅營體制特點和職能作用,創新工作指導方式與模式。
三是樹立依法用權的廉潔觀念。旅營體制下指揮層級扁平、機關力量精簡,營一級黨委領導作用凸顯,傳達指示通過營,部署工作先到營,檢查督導交給營,事項審批權、人事安排權、獎懲決定權、財物支配權等職權皆由營行使,營一級單位權力不斷放大。這要求營黨委必須強化警惕意識,對廉潔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對微腐敗隱形變異新動向新表現見微知著、露頭就打;強化法紀意識,堅持按法律辦事、按程序執法、按制度履職盡責;強化從嚴意識,增強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對出現的微腐敗問題嚴懲不貸,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強軍興軍,關鍵在各級黨的組織。黨在營和相當于營的單位設立的基層委員會,是該單位統一領導和團結的戰斗堡壘,對本單位的組織、人員和工作實行統一領導。通信旅營體制的建立,原體制下的團級黨委的職責任務由營來履行,對營級黨委領導全營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把握地位作用的新變化把基層黨委搞堅強。
一是建強黨委班子。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越需要加強基層黨委班子建設。面對高度分散的部隊,必須把基層黨委班子搞得很堅強、很過硬。要選準配強正副書記,堅持不拘一格選配的理念,打破信息通信部隊的地域界限,從提高營黨委班子的整體素質出發,選準配強營連主官隊伍,真正把那些軍政素質強、會做黨務工作、踏實肯干的人放到主官崗位上;加強委員的崗位培訓,通信營的委員對營黨委抓建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必須大力強化他們的委員身份意識,培養抓全營工作的能力素質,激發他們抓全營工作的自覺能動性;集中搞好幫建幫帶,深入開展書記、副書記、委員隊伍集訓,提認識、強責任、給思路、教方法,使每名班子成員都必須過得硬,充分發揮黨委班子整體效能。
二是提升領導能力。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涉及任務、建設、官兵利益等方方面面各項事務,必須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集體領導能力。把握通信營地域、任務等特點,重點要提升謀劃全局能力,著眼通信營基層黨組織履行團級黨委的職責特點,強化基層黨委班子統攬全局能力;提升統籌謀劃能力,切實改變“中轉站”的領導方式,把營一級黨委的積極能動性調動起來;提升狠抓落實能力,把基層黨委意志落到末端、見諸成效,保證黨的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官兵。
三是賦予任務鍛造。基層黨組織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建強基層黨委班子,上級黨委要主動給其交任務、壓擔子,屬于營職責范圍內的事,要多參與不干預,大膽放手不撒手,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提高。作為營一級黨委,強化機遇意識,認識到給任務就是給機會、給任務就是給鍛煉、給任務就是給進步,自覺在重大任務中練本領、長才干,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受歷練;注重搞好復盤總結,堅持在學中干、干中學,每完成一次任務都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研究特點規律,做到打一仗進一步。
權力是秩序得以運行的重要條件。基層黨委發揮前沿指揮所作用,需要擁有職責范圍內的支配和指揮權來保障。《軍隊基層建設綱要》明確提出,不得隨意上收基層權力、提高基層事項的審批權限。對于通信營來說,各連分散,營一級黨委更加需要合理的自建權力,保證各項工作處置快速高效。
一是依法放權。隨著我軍政策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和依法治軍戰略的不斷推進,我軍目前已經形成各級相對清晰的權力邊界,為保證軍隊正規有序運行提供了有效保障。但同時,個別單位由于依法治軍的觀念不強,仍自覺不自覺地把權力往上收,統得過死、管得過多,出現“上不放心、下不盡心,上不放手、下不動手,上不放權、下不挑擔”的現象,嚴重制約了下級單位自主抓建的自覺能動性。這要求通信旅級機關要尊重基層的工作安排權、人員使用權、財物支配權,按照政策法規制度明確的權力為營一級基層黨委開展工作創造條件,讓營級黨委手上有權、有權能用,不僅說得上話而且說了算數,為營級黨委自主抓建創造空間。
二是明晰職責。權力緊緊聯系著職責,賦予了權力,還要明確職權的范圍與責任,以避免因職責權限不明確而事事請示、畏首畏尾等問題的發生。旅營體制的建立,提升了通信營的地位,尤其是營部分承擔了原來機關所承擔的軍民協調、計劃調控、過程監管、訓風監察等內容,職責邊界大于一般意義上的營級單位。這要求上級黨委機關必須充分把握通信營職能使命特點,依據《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中國共產黨軍隊委員會(支部)工作規定》等法規文件,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制定出職責明晰、切實可行的黨委權責條款細則,梳理出營黨委決策領導的事項范圍,制定出運行的基本規范,列出職責清單、明確自建責任,保證營黨委領導抓建和履行使命任務的有序運行。
三是加強監督。權力必須有制約和監督,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這是古今中外都證明了的一個道理。通信營黨委作為“前沿指揮所”,掌握著一省數地,因工作需要與上級機關、友鄰單位和地方人員直接交往增多,隨著獨立性、自主性的增強,權力不斷擴大,必須防止能力素質跟不上職責要求、黨紀法規意識跟不上權力范圍等問題,而出現權力失控、行為失范的情況。這就要求必須在賦予營級黨委權力的同時,加強對其權力行使的監管。要選準配強專責紀檢委員,必要時可以由旅級黨委紀委直接指定紀委委員;要建強風氣監督員隊伍,機關做好備案,切實把思想素質好、群眾威信高、原則性強的官兵選上來;要堅持好“雙向講評”、述責述廉、民主生活會等制度,拓寬民主渠道,構建網絡監督平臺,確保各項權力在陽光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