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 翟曉汀
我國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新發展階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環節。如今,星羅棋布的專精特新“硬科技”企業專業化優勢凸顯,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在各自領域閃爍著光芒。它們挺進資本市場,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元航資本董事長、創始合伙人張志勇在接受《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風險投資的核心本質和要義就是圍繞創新、發現價值、培育價值、創造價值。無論何時,制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永遠是實體經濟的主戰場。
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產業迭代浪潮催生了獨角獸、瞪羚、駝鹿等專業程度更高、創新能力更強、行業地位更加突出的“新物種企業”。張志勇坦言,新興企業分布越來越廣泛、特征劃分越來越細致,給投資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度和挑戰,導致股權投資機構在“專精特新”企業中的滲透率不高,更多優質企業有待投資機構挖掘。
張志勇分析認為,每個投資機構、投資團隊及投資人都有知識的短板和邊界。投資機構不應該也不可能是寬泛的領域,應該從大而全的泛投資機構轉變為垂直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在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的今天,行業已經過了“什么賺錢投什么”的時代,而要在其擅長的細分領域做到足夠專業,也應該成為“專精特新”的投資機構,這樣投資機構的經驗、資源及專業的投后服務才能夠更好地嫁接給被投標的,從而實現企業和投資機構雙贏。
與此同時,創新性、專業性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也倒逼著投資機構要更加專業化,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成為行業垂直領域“領頭羊”。“投資機構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重視沉淀細分領域,把有限的錢用在更有效率、更需要被支持和幫助的企業上,才能對企業和創業者起到加持和增量的作用,從而奠定投資機構的品牌和聲譽。”張志勇說。
在張志勇看來,進入科技主導型創業時代,投資機構應該由過去投商業模式轉變為投技術驅動。全社會包括投資機構、創業者對科技創新的熱情越高,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投身到技術創業中去、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投身到技術創新的投資中去。這對國家科技實力的提升和科技素養的培養都具有積極意義,也是獲得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資本市場雖然已為專精特新企業開辟了“綠色通道”,但仍有硬性門檻要求。數據顯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轉換率在逐年下降。
張志勇指出,盡管有少部分制造業企業因某些原因不愿上市,但成功上市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好契機。登陸資本市場,意味著資產更具流動性、人才激勵更加多元、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更能對企業規范化運營和公司治理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專精特新企業的高度創新性也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更高要求,“專精特新”專板成為暢通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機聯系的重要抓手。“我國扎實推進注冊制改革,降低了企業上市門檻,強調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越來越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將迎來上市機會。但目前注冊制推行效率有待提高,需要進一步降低企業從受理到上市的等待時間,促進資本市場提質增效。”張志勇說。
在期待企業上市數量擴容的同時,張志勇還強調,要完善退市機制,用“良幣”驅逐“劣幣”。他認為,現在的資本市場是“難進不易出”的市場。“應該增強吐故納新的能力,避免市場魚龍混雜,從而為二級市場投資者規避風險,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伴隨我國向制造強國轉型以及政策層面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專精特新”企業的投資活躍度明顯提升,股權投資總金額也大幅增長。專精特新企業需要具備什么特點,才能受到資本青睞?張志勇告訴《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投資機構往往關注專精特新企業5 點特質。第一,注重技術的原創性和較高的行業壁壘;第二,科學發明和技術專利能夠更好地惠及普羅大眾,市場需求規模大;第三,有較高的研發經費投入和持續的技術迭代能力;第四,擁有核心高價值專利、PCT國際專利,技術領先性較高;第五,團隊既有技術思維,更要有商業思維,遵循“長板理論”,成為“全科生”。
“對投資機構來說,投硬科技是必由之路,”張志勇說,“無論在何種形勢下,科技創業、科技創新、科技投資永遠是經濟發展的一抹亮色。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在向硬科技領域轉型,深耕創新創業這片熱土。”
展望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張志勇認為,實體經濟是強國之基,而實體經濟的最核心是制造業,其中最有希望的就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包括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智能制造、精密機械、高端儀器儀表等,無論何時都具有投資價值和經濟價值。通過工程化、工業化手段實現醫療設備、醫療技術智能化、數據化的醫工交叉領域,未來也有可能成為龐大的投資賽道。清潔能源轉型作為一種順應經濟周期的行為,是長期有價值的投資領域,也應該予以關注。在更加長遠的未來,隨著可控核聚變和再生醫學的發展,人造太陽成為現實、人類健康水平邁入新階段,有可能成為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技術。
而談到自己的未來,張志勇說:“作為一個從業17 年的硬科技投資人,我希望在未來10 年內能夠成為中國風險投資界中第一個坐火箭上天的投資人。”這是張志勇個人的愿望,也是對創新中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實底氣和拳拳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