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天生橋局 李言武
直流輸電線路對于故障診斷具有較高要求,因此需要對故障診斷標準進行完善,提高線路故障的處理效率,構建完善的故障排查目標。直流輸電線路的距離較遠,需要跨區域實現輸電,對線路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響,容易引發故障問題,影響直流線路的正常輸電。故障分析過程中,需要關注參考電壓的變化,有助于故障問題的準確分析,進而采取針對性的保護策略。
直流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區內外故障的問題,將會對有功功率的變化造成影響,導致線路無法正常工作。故障識別過程中,需要注重暫態能量值的獲取,采用能量值對比的方式展開分析,對故障進行精準識別,完成對區內外故障的診斷。在發生區內外故障的情況下,暫態能量將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暫態能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KP、KN分別代表正負極暫態能量的比值。通過上述公式可以對故障的狀態進行判斷,確定故障的具體影響。故障判斷采用整定值分析的方式,對區內外故障進行對比,進行確定故障的類別。區內故障診斷如下:正極故障整定值為KPD,若KP>KPD,則說明該故障為區內故障所致。區外故障診斷如下:負極故障整定值為KND,若KN>KND,則說明該故障為區外故障所致。
因此,整定值是判斷區內外故障的重要依據,需要嚴格對整定值進行分析,將其與暫態能量進行對比。以某電力企業故障識別為例,對線路的故障進行檢驗,測得正極、負極暫態能量比值分別為KP=0.8、KN=0.4,正極、負極故障整定值分別為KPD=0.4、KND=0.5。由 于KP>KPD,KN<KND,因此該直流線路故障為區內故障所致[1]。
在直流輸電線路中,其中一極發生故障后,另一極將會受到影響,導致兩極相差的能量較大,無法顯著地進行控制,使得線路故障愈發顯著。單雙極故障主要體現在能量差方面,故障識別過程中,需要對能量差引起關注,將其作為判斷該故障的依據,確保對故障的識別準確性。單雙極故障可由|KP-KN|與Kpole對比實現,其中Kpole正負極能量差值整定值。若直流輸電線路為單極故障,則|KPKN|>Kpole;若|KP-KN|≤Kpole,則線路為雙極故障。以某電力企業故障識別為例,對線路故障進行檢測后,得到的正負極能量差為|KP-KN|=2.56,差值整定值Kpole=0.05,由于前者大于后者,因此直流線路故障為單極性故障所致。
正負極故障是直流輸電線路的常見故障,當發生該故障時,正負極能量存在較大的波動,需要對正負極的能量進行分析,提高正負極故障的辨識效果。正負極故障的識別方法如下:正極能量為E∑p,負極能量為E∑N,若E∑p>E∑N,則說明直流輸電線路為正極故障;若E∑p≤E∑N,則說明直流輸電線路為負極故障。
為確保直流輸電線路能夠正常工作,需要采用保護裝置進行保護,確保線路具有良好的工作狀態。如圖1所示,正常狀態下,線路中具有如下關系:


圖1 直流輸電線路等效圖
當線路發生故障后,線路將會產生故障分量,并且引發暫態能量發生變化,導致直流線路無法穩定運行。為確保直流線路能夠穩定運行,需要采取故障保護措施,對線路的故障動作進行保護[2]。直流輸電線路故障保護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是為直流線路增加保護運行裝置,對線路參考電壓進行檢測,對線路的故障情況進行判斷,使故障能夠被及時發現,確保故障能夠得到快速處理。
二是對直流線路電壓波動情況進行檢驗,若|U-UN|>0.1Ua,則表面線路存在故障分量,需要對故障進行持續化地監督,便于對故障問題進行分析。
三是將暫態值與整定值進行對比,對故障的類別進行判斷,使直流輸電線路故障得到精準檢驗,為區內外故障的保護提供依據。
四是將正負極能量差值與整定值進行對比,對正負極故障展開分析,一旦發生正負極故障,則需要立即進行動作保護,降低故障對線路的影響。
直流輸電線路需要對縱聯行波進行保護,將其區內外故障對線路的影響,提高保護方案的合理性。當發生區內故障時,將會產生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兩種波行波將會同時到達監測點,但行波的幅度具有一定的差距,通常情況下,前者要小于后者。若發生區外故障,則前者將會大于后者,出現與上述情況不同的結果。縱聯保護方案的構建如下:
首先,需要構建雙極直流線路,采用相模變換對線路進行解耦,對故障分量進行確定,進而確定故障的補償措施。其次,要對故障極進行選取,確定故障分量的極性,使其與地模分量相反,對故障極進行精準地檢驗,提高行波保護的有效性。最后,制定保護判斷,將故障結果發送給保護裝置,使故障能夠快速地進行處理,確保線路故障的恢復邏輯,使線路能夠重新恢復到穩定,提高線路故障的動作效率。
參考電壓變化是實施線路保護的重要依據,需要做好直流分壓的檢查工作,由直流分壓器對線路展開分析,確定線路的電壓變化情況。在輸電信號檢測方面,需要增加電壓檢測模塊,確定直流線路的電壓分布情況,確保對電壓的檢測精度。若線路發生短路故障,線路電壓將會明顯升高,并且暫態分量將會增加,引起線路觸發縱差保護,故障線路能夠得到及時切斷。當線路發生接地故障時,線路檢測裝置將會發送行波,引起線路電流的幅值發生變化,使得線路發生跳閘現象,對直流線路進行安全保護。故障恢復過程中,需要制定故障恢復順序,使離電后的系統能夠順利恢復,使直流線路能夠得到行波保護,降低短路現象對線路的影響,保證線路處于安全的運行狀態。
直流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需要做好低壓保護工作,防止線路出現欠電壓狀態,導致線路突然出現故障。在低壓狀態下,需要增大電流才能維持電壓的穩定,防止線路出現升溫現象,導致線路出現燒毀。對線路進行保護時,可由熔斷器、脫扣器等保護元件,對線路進行低壓保護,確保低壓狀態線路的安全。低壓線路對用電設備的危害較大,需要做好電壓整定值的設定,提高電壓保護措施的有效性,對用電設備進行保護。
以電動機的保護為例,需要對保護裝置的整定值進行設定,將整定電壓設置為電動機額定電壓的60%~70%,并且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應小于0.5s,確保欠電壓狀態下防止電動機出現損傷,使保護裝置能夠及時通斷,對電動機進行全面的保護。因此,電壓整定值和動作時間是實施線路保護的重要參數,需要合理對保護電壓進行設置,保障直流線路的運行安全[3]。
過電壓現象對直流線路的危害較大,線路的電壓將會大于穩態值,導致線路無法正常運行,并且引起用電設備的負荷增大,造成用電設備的燒毀。在過電壓的作用下,電壓的峰值將會用電設備的正常電壓,同時會存在暫態過電壓,可以在0.1~1.0s內對用電設備產生作用,對其迅速造成擊穿,影響輸電線路運行的穩定性。因此,要注重過電壓保護裝置的應用,將其安裝在線路中,防止對用電設備造成損傷,提高直流輸電的安全性。過電壓保護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用電設備的耐受性,通過對保護裝置進行應用,將線路電壓限定在額定范圍,確保定壓保護的有效性,保障用電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受到過電壓的影響,線路電壓將會超出設備的耐受性,需要對過電壓的保護引起重視。
過電壓保護主要包含以下形式:一是要注重基本保護方法的應用,降低過電壓對設備的威脅。在保護過程中,要注重能量的轉移,采用屏蔽、濾波等方式,提高對設備的保護作用。必要時,可以安裝隔離變壓器,將設備與線路隔離開來,對過電壓的影響進行控制。
二是注重多級保護的應用,對直流輸電線路逐級進行降壓,防止線路電壓突然增大,對線路造成損傷。在多級保護的作用下,可以提高設備的承受能力,使線路電壓處于穩定的狀態。
三是對線路的端口進行保護,對持續工作電壓進行控制,提高輸電線路的耐受能力。如采用熔斷器、斷路器等實施保護時,需要確保材料質量的指標,保障設備具有良好的耐受特性,對直流電源端口進行保護。直流電源端口應注重峰值的控制,對最大持續工作電壓進行控制,確保工作電壓低于電平峰值的1.2倍,并且保證插入損耗小于0.2dB。另外,要做好過壓保護的監視工作,確保保護設備與接口的兼容性,使控制裝置能夠順利完成動作。
為了對直流線路的極性進行保護,可以采用單極金屬回線方式進行保護,將停運極接入到線路的運行極,使線路能夠迅速進行保護作用,提高線路運行的可靠性。在單極金屬回線方式下,接地開關將會起到限位作用,確保短路線路中無電流通過,由停運極構成完整回路,進而對直流線路進行極性保護。限制電位是實現極性保護的關鍵,需要對單極金屬回線的電位進行分析,使電流能夠有限流入故障接地點,使極性故障能夠從輸電線路中切出,保障線路動作的正確性。線路故障點與高速開關接地點會形成回路,使線路能夠及時消除故障,促使高速開關接地回路的形成。在該保護線路中,需要注意故障的恢復順序,當短路故障為持久性接地時,直流保護過程將會形成閉鎖,強制保護開關進行跳開,對直流線路進行充分控制。
單極金屬回線保護能夠解決接地故障問題,而且能夠對線路進行過電壓保護,提高線路的保護控制效果。故障點需要與接地回路構建連接,將停運極進行金屬回線連接,使金屬回線能夠正常發揮作用,保障該保護方式的故障切除能力。為了提高該保護的方式的安全性,需要注重閉鎖保護的應用,構造直流保護線路的閉鎖條件,使線路的保護更加的充分。在閉鎖保護的作用下,使受保護線路能夠安全地進行恢復,使線路能夠作用于運行極,一方面可以防止線路恢復時出現過流現象,構建良好的運行恢復機制,提高線路的運行效果。另一方面,對單極金屬回線保護進行優化,提高故障恢復過程的穩定性,提高對線路的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直流輸電線路保護過程較為復雜,需要以故障識別作為依據,對線路故障進行確定,使線路故障得到充分分析。為了確保線路運行的安全性,需要采用線路保護策略,對線路進行全面地保護,防止線路由于故障受到損傷,影響線路的穩定運行。直流輸電線路需要嚴格進行保護,按照要求實施保護策略,提高線路運行的安全性,排除故障隱患對正常線路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