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 張小軍
某燃氣輪機電廠二期熱電聯產項目采用M701F4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分軸機組,機組不供熱時多為兩班制調峰運行,供熱時則為連續運行,采用天然氣為燃料,燃料進入燃燒器前需經過一系列管道閥門進行調壓調溫。上游接收站來天然氣經初步調壓單元調壓后,再經過天然氣溫控閥和燃氣加熱器FGH進行溫度調節后進入機組調壓段,供燃機燃燒。
燃機能否正常運行、負荷穩定、燃燒穩定受多重因素相互影響,比如熱通道部件、控制系統、大氣溫度、大氣壓力、燃氣壓力和溫度、各燃料閥動作情況等;若燃機因某種原因不能穩定運行,負荷頻繁波動,導致相關燃料閥門聯動,增加故障率甚至跳機,同時會引起燃機排煙溫度的反復升降,進而導致鍋爐主蒸汽溫度的變化,對汽輪機的穩定運行存在一定隱患。
2020年9 月,#6機對外供熱運行,監盤發現機組AGC負荷417MW、汽機負荷穩定123.5MW,燃機負荷出現規律間歇性波動、約3分鐘一次。負荷突升時,天然氣流量計有短時增加4000Nm3/h(約當時流量的4%),天然氣系統各調閥反饋、壓力、溫度均無明顯變化;負荷降低時,主燃料A/B閥有關閉動作,天然氣壓力有小幅上升。查看曲線,燃機在BPCSO模式下,負荷多次從285MW升至290MW,燃機排煙溫度升至612℃,進入BPCSO與LDCSO切換區間,負荷從290MW降至285MW,退出控制切換區間,控制模式仍在BPCSO下,且發現燃機最近一次進入EXCSO溫控是在5月。聯系檢修人員檢查后,初步結論是主燃料閥A/B動作不順暢導致負荷波動,需停機后檢查。
燃機負荷波動的影響。燃機負荷頻繁波動,燃機相關燃料閥門聯動,故障率增加甚至跳機,同時會引起燃機排煙溫度的反復升降,進而導致鍋爐主蒸汽溫度的變化,對汽輪機的穩定運行也存在一定隱患。由于#6機組在供熱運行,無法降低負荷或者停機進行檢查,風險較大。從相關變化曲線圖中可看出,AGC指令穩定不變,燃機負荷、燃料閥開度、排氣溫度均成鋸齒狀波動。
燃機控制模式無法進入EXCSO模式的影響。查看控制邏輯,燃機控制模式須定期進入EXCSO溫控1800秒以上,否則將會老化修正系數無法自動更新,會導致計算的理論最大負荷與實際最大負荷偏差過大,CLCSO偏離正常值,由CLCSO決定的值班燃料、旁路閥、頂環燃料用量也偏離對應設定值,最終可導致機組RB或跳機,此類事件在國內F4機組發生過多次。
負荷波動時,就地觀察燃料調節閥動作與遠方一致,無明顯的卡頓現象,現場管道無泄漏,燃料正常放散閥、事故放散閥均無內漏,化驗控制油油質也是合格,初步排除燃料閥門卡澀,懷疑是控制邏輯設置缺陷導致閥門誤動作,引起燃料量突增。
通過對比#6機燃機負荷波動前后各運行參數,細分各時間點,發現在負荷上升前燃料加熱器前壓力首先下降、燃料加熱器后壓力(調閥前壓力)隨后上升,進而才是負荷上升,該現象與燃料閥門誤動作引起的燃料量突增恰恰相反(壓力測點位置見圖1),進而故障原因分析焦點集中在燃料加熱器和燃料溫控閥之間。繼續排查發現燃料加熱器后溫度有10℃的波動,與燃機負荷波動頻率、時間點均一致,同時燃料加熱器后壓力波動了約0.023MPa、懷疑故障,但經現場檢查確認FGH水側和氣側均未發生泄漏,故障懷疑點轉移至燃料溫控閥上。

圖1 天然氣加熱單元示意圖
經分析,機組負荷、天然氣壓力、流量規律性波動的詳細解釋:機組啟動過程前段,因FGH出口實際天然氣溫度低于設定值,溫控閥保持在100%開度。當MFCLCSO超過55%,FGH出口天然氣溫度控制值升至設定值200℃并保持后,隨著FGH出口天然氣實際溫度逐步上升超過200℃,#6機溫控閥開度指令由100%積分下降,溫控閥由100%開度隨指令緩慢關閉。遠方DCS上監視溫控閥開度指令與反饋無異常,就地檢查溫控閥動作情況發現,當開度反饋在100%關小至99.3%過程中,溫控閥實際開度行程變化巨大,最大可能是故障起源;如是溫控閥實際動作異常造成燃氣壓力波動、進而導致負荷波動,那么只要證明FGH后天然氣溫度有10℃的波動,且壓力約0.023MPa的波動也是由溫控閥動作異常導致,則故障原因可確定。
進一步分析確認,溫控閥開度反饋遠低于實際開度變化量,當開度反饋在100%關小至99.3%過程中,導致機組天然氣流在FGH主路和旁路之間快速大幅切換。因FGH旁路阻力遠小于主路換熱器管束的阻力,造成機組天然氣流量突增,FGH后壓力迅速上漲而燃料閥未及時調整,多余的燃料進入燃燒,引起燃機負荷上漲。又因溫控閥將過多天然氣切至FGH旁路,造成FGH出口實際天然氣溫度快速低于200℃的設定值,溫控閥開度指令再次升至100%,流經FGH旁路的天然氣再次切換回主路,流阻上升,導致天然氣流量下降,燃機負荷下降。當出口天然氣溫度逐步升高超過200℃后,再次循環往復進入規律性波動。
綜上,#6燃機負荷波動根本原因是燃料溫控閥動作異常,經現場檢查確認,溫控閥由100%關小至99.3%過程中,實際開度變化巨大。
#6燃機進入BPCSO溫控時因為燃料流量的波動導致負荷突增,BPT溫度也會跟著突增,那么控制邏輯中BPT均值與BPT REF(參考值)的差值會減小而使BPCSO上升速率大幅降低。由于負荷波動周期較短,該時間段內控制模式來不及切換至EXCSO溫控,又進入了下一次BPCSO溫控,進而導致燃機控制模式未進入EXCSO溫控。
由于#6機組在供熱運行,暫無停機處理的機會,從根源出發,控制溫控閥閥位大幅動作有四種臨時處理方案:將FGH水側回余熱鍋爐側調閥設定值提高,手動控制溫控閥開度不超過99%(經試驗,水側需要流量提升較多,影響中壓給水系統,且在變負荷階段閥門還是可能通過99.3%);將FGH水側回余熱鍋爐側調閥設定值降低,手動控制溫控閥始終在100%全開位(經試驗,在負荷波動時仍有幾次波動,機組升負荷從進入BPCSO至EXCSO的時間偏長);降低燃氣溫控閥目標值,使得溫控閥開度不超過99%;提高燃氣溫控閥目標值,使得溫控閥開度始終保持100%全開位。
通過討論與研究,最終采取的是第二種方案,由FGH回余熱鍋爐側調閥控制FGH后天然氣溫度,將溫控閥保持在100%全開位并做以下更改:#6機燃氣溫控閥溫度設定值由200℃更改至220℃,保證溫控閥維持全開;#6機燃氣溫度高報警值由240℃更改為220℃,RB值為250℃,暫為近期監盤提高報警裕度;#6機FGH回鍋爐側調節閥投回自動,并把開度控制邏輯中PIQ參數內K值0.2、T值50改為K值0.1、T值25,降低閥門動作速度,減小因流量波動導致的燃氣溫度波動。
更改邏輯后#6機FGH水側回鍋爐溫度穩定在
234℃附近,流量33t/h左右,機組負荷375~405 MW范圍內,燃氣溫度穩定在210℃,負荷短時內快速下降較多時燃氣溫度會有一定上升,均沒有達到220℃報警值,燃機BPT、EXT均在正常值。處理后,AGC指令穩定情況,燃機負荷、燃料閥開度、排氣溫度均趨于平緩。
結論:此次#6燃機負荷波動且無法進入排氣溫度控制與往常的燃料閥異常、燃燒器異常的常規原因不同,屬于上游、附屬設備異常引起的聯鎖反應,因燃氣溫控閥實際動作行程不能實時監視,當開度指令與反饋偏差非常小時,閥門實際動作發生異常時很難及時發現、隱蔽性極強,如無法及時分析出原因,將會給運行與檢修帶來極大的困擾。故在進行相關運行事件分析時,切勿僅憑以往的事故經驗而忽視了對數據的分析與對比,同時對于電廠設備而言系統關聯度大,務必把相關聯的所有設備都加入到懷疑與分析中去,防止出現錯誤判斷、錯過安全處理時機,造成事件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