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供圖 劉明

公司現代化的羊舍
延軍農場有限公司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引導,充分發揮品種優勢、地理優勢、飼養優勢,全力推廣生態養殖模式,逐步擴大養殖規模,促進湖羊產業向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和產業化發展,走出一條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的梯次產業發展之路。
農場有限公司地處小興安嶺余脈半山區,人多地少,農業生產效益偏低,是農場企業化改革后公司面臨的“必答題”,經過多次實地考察,湖羊具有耐粗飼、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能力強的特點,適合在延軍飼養,大家一致認為湖羊特色產業發展正當其時。在多次研討論證的基礎上,公司擬定了湖羊發展規劃,班子成員將湖羊產業作為繼石墨、木耳后的另一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實現高品質“騰籠換鳥”,按照“優勢做大、劣勢調向”的發展思路,以“公司+基地+養殖戶”發展模式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增強湖羊產業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力爭通過一體化措施,讓湖羊產業成為新龍頭產業。
走進位于延軍農場有限公司躍進河管理區的牧興田豐肉羊、種羊繁育基地,智能化圈舍令人不禁稱贊。冬有溫控、夏有噴淋,喝的是山泉水,床板下有電動刮糞裝置,撒料、圈舍消毒一鍵完成……延軍湖羊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在全區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為了做大做強湖羊產業,創建適合北方高寒地區湖羊舍飼樣板,農場有限公司引進牧興田豐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成存欄基礎母羊4000只、年可生產種羊5000只、商品肉羊6000只的綜合性養殖場,通過總結北方高寒地區舍飼肉羊的生產工藝、飼養管理模式、疫病防控技術,探索設計出北方高寒地區的羊舍結構。
當前,農場有限公司多數養殖戶仍然沿襲傳統的“撒放”模式,發展速度和效益受到很大制約,春、冬兩季缺草十分嚴重,直接造成羊群營養不良,嚴重制約了肉羊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為促進更多職工群眾致富,公司將湖羊舍飼作為產業結構調整、拓寬職工群眾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提出“羊當豬養”的發展理念,積極引導轄區內養殖戶向湖羊舍飼轉產轉業,通過“公司+基地+養殖戶”的發展模式,以牧興田豐肉羊、種羊繁育基地為依托,為當地職工群眾提供整套肉羊舍飼養殖生產集成技術和代養、托養服務,拓寬了增收渠道。

牧興田豐肉羊、種羊繁育基地
與此同時,通過青貯地利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養殖戶廣泛進行青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青草不足帶來的養殖困境,使秸稈“過腹生金”,養殖戶節本增效。
農場有限公司明確了湖羊產業發展目標任務,通過保障產業用地、落實技術服務、加快產業融合等舉措,確立了湖羊在公司重點特色產業和主攻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湖羊產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農場有限公司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提供有力支撐。

公司引進的種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