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輝錦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的重要論述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全省醫療援藏工作堅持以“帶隊伍、調資源、重落實”為主線,以西藏各族人民為中心,竭力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著力將受援地老百姓最關心、最犯難的高原疾病篩查救治工作作為突破口,接續開展“大愛醫心”系列疾病篩查救治行動;堅持將“輸血”變“造血”作為使命擔當,堅持久久為功,善作善成,著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重點打造山南市婦幼保健院為全區一流婦幼保健醫院,為推動西藏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進步,維護西藏同胞身體健康貢獻了湖北力量。
(一)
根據湖北省醫療援藏工作總體安排,近年來,在竭力援助西藏山南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創建全區首家二甲婦幼醫院基礎上,湖北廣大醫療援藏工作者進一步加快該院爭創三甲的步伐,堅持“內外兼修,剛柔并濟”,統籌推進該院硬件項目建設和內部制度改革,統籌推進人才培養和技術提升,投入4000 萬元實施山南市婦幼保健院業務綜合大樓項目工程,投入2000萬元設立“十四五”醫療人才培養項目工程。
通過得力舉措,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創下多項“第一”:成立西藏自治區第一家產前篩查中心、宮頸癌篩查中心、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中心、產前超聲篩查培訓基地、大骨節病篩查中心,實施了第一次微創手術、建立了5G 遠程醫學服務平臺,并與西藏大學醫學院聯合建立實習基地。
(二)
近年來,湖北省醫療援藏工作堅持向高原農牧民傾斜,全省醫療衛生援藏工作將受援地老百姓最關心、最犯難的先心病、大骨節病、皮膚病等疾病篩查救治作為突破口,持續開展“大愛醫心”系列疾病篩查救治行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開展先心病篩查救治。受高寒缺氧等氣候條件影響,高原地區先心病發病率是內地平原地區的10倍左右,這大大增加了西藏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的發生。對此,自2012 年開始,湖北省就將篩查和救治西藏先心病患兒作為援藏重點工作。截至目前,已有97 名西藏先心病患兒在湖北武漢、襄陽、宜昌、黃石等地得到免費救治。
2021 年7 月,武漢協和醫院專家團隊赴山南市開展先心病免費篩查救治行動,醫療專家組走訪了曲松、加查、瓊結3 個縣醫院及6 個村落,通過“拉網式”篩查,發現了疑似先心病患兒72 名,其中迫切需要手術治療的8 名患兒率先在武漢得到手術治療。
二是開展大骨節病篩查救治。與先心病一樣,大骨節病也是高原地區的常見病,患病者關節疼痛、增粗變形,肌肉萎縮,嚴重危害高原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受經濟條件、醫療技術等因素影響,雪域高原不少大骨節病患者得不到有效醫治。

近年來,湖北省克服各種困難,想方設法開展大骨節病篩查救治行動。湖北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組織醫療專家組赴西藏山南、昌都等地,一方面動員社會力量籌措大骨節病治療專項資金,另一方面組織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嘉一三維技術公司等力量,在山南、昌都等地開展篩查治療大骨節病的工作。至此,有10名西藏大骨節病患者近兩年在湖北得到成功手術,并已痊愈。
2020 年,劃撥專項經費,選派武漢協和醫院專家深入山南市開展疾病篩查活動,篩查出的3 名大骨節病患者被護送至武漢協和醫院接受治療并成功治愈。2021 年,來自西藏山南市的2 例、昌都市的5 例大骨節病患者,在武漢協和醫院得到治愈。
三是開展皮膚病篩查救治。結合高原實際,2021年,湖北省拿出專項資金,充分發揮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病診治的優勢資源,選派該院皮膚病專家先后兩次進藏,對受援地山南市的1000 余名農牧民免費開展皮膚病篩查和診療工作,其中4 名重度皮膚病患者赴武漢進行了免費治療。
湖北接續開展“大愛醫心”系列疾病篩查救治行動,切實解除了高原患者的人生病痛和精神負擔,得到鄂藏兩地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也贏得高原農牧民患者和各族人民的廣泛贊譽。
(三)
湖北全省醫療援藏重點打造山南市婦幼保健院為全區一流婦幼保健醫院,著力為雪域高原培養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重點實施了“四項工程”。
實施基礎強基工程。在鄂藏兩省區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及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2021 年9 月,投資1.2 億元的西藏山南市婦幼保健院業務綜合大樓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實施人才強基工程。要解決受援地醫療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就要在培養本土人才上下功夫。為加快山南市婦幼保健院的發展,鄂藏兩地有關部門協商制定“援藏一批、招聘一批、定向培養一批”的人才引進機制,以技術人才“小切口”推動醫院建設“大格局”。協調武漢協和醫院與山南市政府簽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對口支援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協議(2019-2022 年)》,三年內有15 名協和醫療專家進藏援助;湖北省衛健委投入15 萬元用于人才進修和培訓,目前山南市已派4 名醫護人員赴武漢協和醫院跟崗進修;建立“十四五”人才培養長效機制項目,投入資金2000 萬元,為受援地衛生人才隊伍“造血”;在湖北長江大學醫學院設立山南衛生人才培訓基地,對山南市衛健系統的管理、醫務、醫學等人員實施分類培訓;實施大學生“定向培養工程”,與西藏大學醫學院簽訂人才培養和建立實習基地的協議,成立西藏首家婦幼專科醫院實習基地,現已收錄4 名藏族畢業生。
2016 年以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國家產前超聲診斷基地教授陳欣林帶領“夢圓雪域”志愿者專家團隊,在藏培訓推廣產前超聲篩查規范和標準。近5 年來,陳欣林教授帶領40 名產前診斷專家64 人次走進西藏及7 地市,為西藏培養163 名本土超聲人才,篩查胎兒26.62 萬人次,檢出畸形1039 例,平均檢出率1.46%,為全面提高西藏出生人口質量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2016 年,在西藏自治區首期產前超聲篩查培訓班上,陳欣林率6 名老師赴藏對西藏本土零基礎的學員實行理論和實際操作訓練授課,開展標準化規范化產前篩查,陳欣林教授一行連續21 天面對面在高原缺氧環境下進行產前超聲篩查規范與標準授課,也是湖北醫療援藏第一次為西藏量身定做的培訓模式。自此,“夢圓雪域”志愿者專家團隊在湖北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現已持續五年在藏開展培訓,并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建立了西藏、山南產前超聲篩查培訓基地,是世界最高海拔的超聲篩查培訓基地,為高原超聲技術人才培訓常態化打下堅實基礎。
2020 年,西藏、山南培訓基地承接中國出生基金會出生缺陷人才培訓項目,這是西藏首次接受此類培訓。培訓歷時三個月,嚴格按照國家培訓大綱要求,線下和線上聯合開展,圓滿完成國家培訓大綱教學任務,得到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區衛健委領導的高度贊譽。
五年前的西藏,僅有一家醫院開展產前超聲篩查,現在西藏全域已可全面開展產前超聲篩查。
實施技術強基工程。堅持變“輸血”為“造血”。2021 年以來,湖北派出醫療專家16 人次進藏,舉辦各類培訓班18 個,授課140 余場次,為當地培訓醫療技術及管理人才1000 余人,涉及山南全市所轄12 個縣區及山南市人民醫院和山南市藏醫院。湖北省援藏醫療隊在藏開展各項手術230 余臺,創新醫療新技術5項。成立婦女兩癌篩查中心。協調組織武漢蘭丁云醫學檢驗實驗室在山南成立自治區第一家宮頸癌篩查中心。
截至2021 年,已為山南市約5.8 萬名婦女進行了篩查,篩查率達92%,并對30 例患者宮頸錐切和2 例患者子宮切除手術。建立超聲診斷培訓基地。在西藏全區率先成立產前超聲診斷基地,協調省婦幼保健院超聲專家及全國知名專家進藏開展培訓。
實施科技強基工程。開通武漢協和醫院與西藏山南婦幼5G 遠程通道。2019 年協調武漢協和醫院在山南婦幼保健院建成西藏自治區醫療系統第一個5G 遠程醫學服務平臺。
該平臺覆蓋會診室、手術室、高危病房三個區域。援建無創基因檢測篩查技術。山南市成為西藏自治區繼拉薩后第二個實施無創基因檢測篩查技術的地區,并依托湖北省產前診斷中心成立西藏自治區第一家產前篩查中心,實現篩查全覆蓋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