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意

指導老師:程泉
王叔是爺爺老家的遠房親戚。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千里迢迢到上海打工賺錢。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在工地找了個搬磚的活兒,開始了“包吃包住”的打工生活。
工地的活兒很辛苦,但他總是樂呵呵地說:“這比農活兒強多了,還能包吃包住。”
工棚里“冬冷夏熱”,他一待就是一年半,雖然身處繁華的大上海,但別說電影院,就是東方明珠這樣的景點,他也沒去過,賺的錢都寄回家了。
今年春節,因為疫情,國家倡導就地過年,聽說留在工地加班,還能領額外的錢,早早收拾好行囊的王叔,咬咬牙報名留了下來。
和女兒通電話的時候,女兒問起上海的春節是不是很熱鬧,有沒有大燈籠和舞獅表演,王叔連聲說有,說城隍廟的燈都像真人一樣,南京路步行街的人多得都得貼在一起走,還有那樓房高到天上去,從窗戶一伸手就能摸到云朵……
女兒被逗得哈哈大笑,問道:“聽說大城市里的人過年都要買一種花,像大蒜一樣,卻能開出云朵一樣的花兒,而且味道和大蒜完全不一樣,香得很。據說,過年過節時這花兒一開,就會帶來好運……”
休息時間,王叔去了趟超市。超市很整潔,地上的瓷磚都能映出人的影子。王叔低頭看了看自己破舊的運動鞋,鞋邊上還粘著工地上特有的泥漿,他退到門外的花壇邊上蹭了蹭,蹭掉了些許泥漿,才縮著肩膀走進超市。
臨近春節,賣盆栽的攤位特別熱鬧,喜慶的花兒在渲染著過年的氣氛。王叔搓著手看了很久,花兒都很美,也很香,但是價格也讓他倒吸一口涼氣。

導購員上前問他需要什么花,他支支吾吾說出女兒形容的那種像大蒜一樣卻香味四溢的花兒。
導購員指著不太起眼,卻擺在明顯位置上的一種小盆栽說:“這是水仙花,別看它現在就是大蒜的樣子,待它開花的時候,滿屋子都是香氣咧,我們上海人稱它為年宵花。”
好在它比其他花便宜很多,王叔咬咬牙,就把這比菠菜貴了十幾倍的“大蒜”帶回了工棚。
工友們都趁著假期逛街去了,王叔卻天天待在工棚看著這盆“大蒜”,大家都笑他期待大蒜開出金子來。
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大蒜”發芽,長出“蒜葉”,直到那潔白的小花悄悄綻放。
王叔驚奇地贊嘆,真的,大蒜也能開出香香的花兒!他迫不及待地打電話告訴女兒這神奇的事情,并承諾女兒,明年春節就帶上水仙花回家。
單調凌亂的工棚似乎因為這盆水仙花變得溫馨起來,明年,一定會更好!想到站在村口迎接自己的女兒,想到明年春節在家里盛開的水仙花,王叔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兒。
(發稿編輯:朱虹)
(題圖、插圖:孫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