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牡丹江市委組織部
為助推牡丹江市鄉村振興工作進一步走深走實,牡丹江市委組織部重點圍繞駐村干部“真會、真駐、真干”三個方面,堅持念好駐村工作“三字經”,持續吹響鄉村振興“沖鋒號”。
牡丹江市委組織部圍繞“誰來干”“怎么干”的問題,從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伊始,便明確派駐范圍、人員要求、選派程序等6 個方面政策標準,組織各縣(市、區)結合不同村型的發展需求和短板弱項,逐村分析、逐人定崗,讓經濟干部到“窮”村、讓黨務干部到“弱”村,充分發揮派出單位和駐村干部自身優勢,實現精準覆蓋、靶向派人。在市縣兩級選派的353 名(不含省派4 名)駐村干部中,40 歲以下的年輕干部達到141 人,占比達40%;科級以上干部80人,占比達23%。
為提升駐村干部落實職責的能力,解決干部工作思路不清、想干不會干的問題,牡丹江市委組織部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培訓原則,采取專題講座、現場教學、互動交流等培訓方式,組織全市357名(含省派4名)駐村干部參加各級鄉村振興主題線上培訓3 次;協調推進44 名省“三區”(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專家對接81 個派駐村,為駐村干部提供種植養殖、農情信息、成果轉化與農業生產推廣等專業技術指導;深入一線實地走訪69個派駐村,對147名駐村干部開展點對點駐村工作指導,有效提升駐村干部各項業務能力和想干事、能干事的幫扶本領。
牡丹江市委組織部圍繞“真駐村”“駐牢村”的原則,堅持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全面推行手機App 和刷臉機“雙打卡”考勤方式,不斷完善“一地一冊一人一檔”駐村干部信息檔案,嚴格落實“雙備案”請假銷假制度,定期檢查縣(市、區)級組織部門及鄉(鎮)黨委備案請假銷假手續,持續開展“三個一”(每周一次視頻檢查、每月一次實地檢查、每月一次通報問題)常態化督查機制。市縣兩級駐村辦通過實地走訪和視頻抽查等方式,累計開展各類檢查34 次,其中,市駐村辦共檢查駐村干部897 人次,發現問題10 類,通報26人次,點對點反饋所在縣(市、區)立即整改,確保干部真蹲實駐。
為保障駐村干部各項待遇落實落靠,解決好駐村干部的后顧之憂,牡丹江市委組織部參照省駐村工作標準落實市派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工作經費保障,每年撥付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工作補貼及生活補貼共208 萬元,已辦理完成357 名駐村干部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督促各縣(市、區)各部門落實辦公、住宿等必要駐村條件;將駐村干部年度考核、期滿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提拔使用、晉升職級、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實行派出單位與駐點村項目、資金、責任“三個捆綁”,明確派出單位領導定期聽取匯報、定期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自2021年7月以來,各派出單位走訪慰問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800 余人次,發放慰問金或慰問物資折合現金總計10 萬余元,確保干部在鄉村安心“扎根”。

牡丹江市公安局駐穆棱市榆樹村工作隊幫村里清理發水后的淤泥

穆棱市林業和草原局駐蓮河村第一書記與村里的黨員在穆棱河邊上筑壩引水灌田
牡丹江市委組織部圍繞“真干事”“干實事”的原則,先后下發駐村工作提示8 期,組織各縣(市、區)委組織部、駐村辦和市直各派出單位分管領導召開駐村工作專題會議30 余次,不斷強化駐村幫扶工作各方面責任落實;創新制定《駐村工作寫實月報表》《關于建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十個一”長效機制》,結合“五個一”(即每周一調度、每月一督查、每年一培訓、全年一評比、年底一考核)工作制度,防止考勤不考績、出工不出力,形成倒逼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全市175 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和第一書記累計組織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近1000 次,常態化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開展理論學習205次,積極培養村級后備力量205 人,監督指導村“兩委”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近100 次,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
同時,牡丹江市委組織部按照每月入戶不低于150 戶的工作要求,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工作,通過幫助銷售農產品、發放慰問物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幫助群眾解決59 個“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化解各類信訪矛盾60 余件,群眾熟悉率較高、口碑較好;結合村內實際情況,通過謀劃產業項目、盤活資產資源,全市駐村干部共謀劃產業項目49 個,預計實現村集體年增收482 萬元,部分脫貧戶戶均月增收達1850 元,村集體與村民收入同步有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