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健 寧 歆

常山縣人大常委會健全國有資產監(jiān)督制度,積極推動建立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年審”。
“國資改革積厚成勢。‘三大投’(國投、城投、農投)公司掛牌成立……國有資產總額達297 億元,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翻三番……”在2022年初召開的常山縣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所羅列的國有資產改革成果,贏得了與會人大代表熱烈的掌聲。
這掌聲,是給政府的,也是給人大的。
時間撥回5年前,在常山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國資監(jiān)管問題引發(fā)人大代表熱議。管理混亂、閑置國資被私人長年占用、國有融資平臺企業(yè)動力不足等現(xiàn)狀令人擔憂。
縣人代會閉幕后,新一屆縣人大常委會把加強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成立調研組全面了解常山縣國有資產管理、使用、運行等情況。
“農村大部分閑置校舍,資產歸屬難以界定,無法處置。”
“城南定陽南路兩間屬于國有資產的店鋪,出租到期后一直沒有簽訂新的合同,原承租人仍然使用著。”
……
家底不清、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擺在眼前,管好用好國有資產迫在眉睫。
2017年5月,常山縣人大常委會作出了《關于設立國有資產管理使用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的決定》,并出臺《關于國有資產管理使用特定問題調查的實施方案》。這是常山縣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動用“特定問題調查”這一“重磅武器”。
根據(jù)實施方案,此次特調的范圍是縣屬行政事業(yè)單位和國有企業(yè)截至2017年6月31日的各單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土地、在建工程。長期以來,國有資產分散管理,國資卡片不健全,要摸清“家底”,工作量巨大。
原定于2017年8月底前完成的第一輪資產上報核查就遭遇了困難:因鄉(xiāng)鎮(zhèn)撤擴并、機構調整等各種原因,部分單位檔案遺失、不完善,存在資產交叉或漏登。各單位統(tǒng)計口徑不一致。
常山縣人大常委會特調委的7 名同志,夜以繼日地翻查賬本資料,也無法厘清這龐大的數(shù)據(jù)。還有賬實不符、證實分離、權屬方和管理方不一致等問題,需要逐一實地核查求證。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資“家底”情況,常山縣人大常委會從全縣各級人大代表中選出相關領域的專家,及時增補了特調委;借助國資辦牽頭主管部門和審計部門力量,并聘請第三方中介同步對國有資產進行測量和估價。
歷時3 個月,通過廣泛發(fā)動代表和群眾力量,特調委成員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實地踏勘了一塊塊地皮、一間間房屋,覆蓋全縣14 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80 個村社。全縣3049 處房產,一一核查完畢,并登記造冊,涉及土地面積23470.69 畝,建筑面積143.89 萬平方米,賬面價值總額59.87 億元。
有了翔實的資產底數(shù)只是第一步,破解歷史遺留、盤活國資存量、深化國企改革這些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全縣房產的登記確權率只有12%,被占用的國有資產有29 處,閑置的252 處。大部分的國有資產在“沉睡”。同時特調委也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埋下“病根”。
比如,部分資產因歷史久遠,導致相關資料缺失,無法確權。又如,國有企業(yè)政企不分問題存在已久。
如何喚醒“沉睡”的資產?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力量再一次出謀劃策:
“建議開通確權‘綠色通道’。”
“對零碎、收益差或者閑置的資產資源,可采取對外出售、部分轉讓等方式,盡快盤活。”
“建議啟動國企改革,將優(yōu)質資產注入企業(yè),做大做強國有企業(yè)。”
……
梳理匯總各方意見建議后,常山縣人大常委會先后召開兩次主任會議,專題研究解決方案,并在2017年12月的常委會會議上作出《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使用的決議》,交縣政府研究。同時,特調委也形成了近萬字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引起縣政府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進一步厘清國資改革思路,并迅速啟動國企改革工作。
半年后,常山縣人大常委會再次跟蹤監(jiān)督關于特定問題調查整改落實情況,成效明顯:國資確權打破常規(guī),簡化手續(xù),確權率從12%提高到了39.6%;縣政府建立了經營性和非經營性“資產池”,理順管理體制;啟動國企改革,搭建起國投、城投、農投國企運營初步構架。
特定問題調查推動了常山國有資產結構重塑,為政府加大國企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此為契機,常山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jiān)督職能。
2018年,常山縣人大常委會健全國資監(jiān)督制度,采取綜合報告和專項報告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動建立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年審”。截至2021年,已聽取了特定問題調查整改情況、常山縣國有自然資源情況、常山縣行政事業(yè)性國資管理情況和常山縣國有企業(yè)資產管理情況等專項報告,給全縣人民交出了一份國資“明白賬”。
為實現(xiàn)人大監(jiān)督國有資產“全口徑、全覆蓋”,2020年,常山縣人大常委會將無形資產列入專題調研課題。通過專題調研,初步摸清了全縣無形資產家底,并對無形資產的界定、核算、評估和管理提出針對性建議,推動了無形資產的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
2021年,常山縣人大常委會將群眾呼聲較高的國企改革工作列入當年的監(jiān)督議題,于2021年對國企改革實效情況進行了跟蹤監(jiān)督和實地視察,并于2022年持續(xù)關注國企改革長效機制建立情況。
經過5年持續(xù)跟蹤監(jiān)督問效,當初只有12%的國資確權率,現(xiàn)在已達到了90%;國有企業(yè)資產總量增長了6 倍;“三大投”公司掛牌成立,并于2022年1月前均獲得“AA”主體信用評級。
從特定問題調查啟動到后續(xù)跟蹤監(jiān)督,再到完善人大監(jiān)督國有資產體制機制,常山縣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職、精準突破,用足用好監(jiān)督權,展現(xiàn)了管好人民共同財富、助推國資國企改革的擔當和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