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鈺,蘇 濤,管玉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呼吸癥狀頻繁、病情呈進行性發展的疾病[1-2]。近年來我國COPD患病率呈上升趨勢,40歲以上成年人COPD患病率為13.7%,患病人數不斷增加[3]。COPD雖然可治療、可預防,但該病病程長、病情反復且常合并多種疾病,一方面對病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交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對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4-7],為醫療衛生系統帶來巨大挑戰,儼然成為全球重要的健康問題[8]。目前國內已有學者對COPD病人進行過渡期護理干預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關研究表明,在疾病自我認知方面[9-10],病人仍有不同程度的知識缺乏。此外,在COPD治療及康復需求方面[11-13],多數病人健康素養不足,常見的需求領域包括生理需求領域、心理需求領域、社會需求領域。為了保證干預效果的合理有效,干預方案也應以病人需求為導向。因此,本研究擬通過文獻回顧、專家咨詢、問卷信效度檢驗等方法編制COPD病人過渡期護理需求問卷,以期指導過渡期護理干預更好實施。
1.1 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深圳市某三級甲等醫院2021年6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入住呼吸內科且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COPD病人。調查員向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及填寫要求,進行一對一問卷發放。納入標準:年齡≥40歲;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4]診斷標準,根據20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報告[15],經肺功能檢查診斷為COPD的病人;知情并自愿參與此次研究。排除標準為意識不清,存在嚴重溝通障礙;不愿配合調查或中途退出調查。
1.2 德爾菲專家咨詢對象 使用德爾菲法的關鍵之處在于專家的選擇,專家的遴選是論文研究成果信度、效度衡量的一項重要指標[16]。本研究專家入選標準:①本科及以上學歷,副高及以上職稱;②從事呼吸內科臨床醫學、呼吸內科臨床護理、老年護理、護理教育或管理、護理研究工作10年及以上;③對本研究具有興趣和積極性,愿意作為本次研究的函詢專家;④能保證完整地參加完兩次函詢。排除標準:①研究期間不能按時返回修改意見者;②由于任何原因不愿繼續進行的專家。
1.3 問卷條目篩選
1.3.1 問卷條目池形成 通過文獻回顧,結合COPD相關指南及專家共識[12,14,17-20],編制COPD病人過渡期護理需求問卷,經過歸納、篩選、總結共形成7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進行賦值,5分=非常需要;4分=比較需要;3分=一般需要;2分=不太需要;1分=完全不需要。
1.3.2 測試版問卷形成 本階段共邀請15名專家,專家來自深圳市、珠海市、廣州市、佛山市、遵義市等地三級甲等醫院及高校,專家專業領域涵蓋呼吸內科醫療/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護理研究、統計學等,于2021年4月—2021年5月完成兩輪專家咨詢。采用界值法篩選條目,滿分頻率和算術均數的界值計算方法為“界值=均數-標準差”,得分高于界值的入選;變異系數界值計算方法為“界值=均數+標準差”,得分低于界值的入選[21]。
1.3.3 預調查問卷形成 采用前一階段問卷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病人進行預調查。采用臨界比值法[22]將問卷總分按照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總分最高的前27%為高分組,總分最低的后27%為低分組,對高低分組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低分組在各條目的平均差異顯著性,剔除P>0.05的條目。采用相關系數法[23]將各條目得分與總分進行相關系數分析,刪除相關系數小于0.30或無統計學意義(P>0.05)條目。
1.3.4 正式版問卷形成 采用經過篩選的預調查問卷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病人進行調查,進行問卷信效度檢驗。①內容效度:本調查邀請專家就每一條目與相應內容維度的關聯性(或代表性)做出選擇,按照Likert 4級評分法將其分為非常相關、較強相關、弱相關、不相關,分別計4分、3分、2分、1分[24]。采用條目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item-1evel CVI,I-CVI)及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scale-level CVI,S-CVI)為評估依據,當S-CVI≥0.90、I-CVI≥0.78則認為內容效度較好[25-26]。②結構效度: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檢驗問卷的結構效度,采用取樣適當性數值(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KMO)的大小判定,因子分析條件為KMO>0.6[2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因素個數的方法包括“特征根大于1法”、碎石圖和方差解釋率[27]。條目入選條件為:因子載荷>0.40,對于在多個因子上載荷量大于0.40或不同因子上載荷量相近的條目,結合條目情況、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保留。③信度檢驗:選擇內部一致性信度,即克朗巴赫α系數(Cronbach′s α系數)和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作為檢驗標準。通常認為信度系數>0.70[28],說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雙人雙錄入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病人資料及專家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問卷條目篩選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臨界比值法、相關性分析、信度檢驗及效度檢驗。
2.1 專家咨詢結果 本次調查共進行兩次專家咨詢,問卷有效回收率均為100%,兩輪咨詢提出意見共11人次。專家權威系數為0.910,專家意見協調程度分別為0.394,0.311,χ2值分別為407.659,247.031(P<0.001),專家一致程度檢驗的可信度高。第一輪專家咨詢中,滿分頻率界值為38.38%、算術均數界值為3.92,變異系數界值為0.26,經過新增、刪除、整合最終形成55個條目。第二輪專家咨詢中,滿分頻率界值為44.64%、算術均數界值為4.25,變異系數界值為0.19,經過刪除、調整最終形成48個條目。
2.2 預調查結果 采用前一階段形成問卷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COPD病人實施調查,發放和回收問卷55份,無效問卷5份,納入有效問卷50份進行分析。選取需求得分前27%(14人)和后27%(14人)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低分組(≤139分)與高分組(≥162分)各條目得分之間的差異性,剔除P>0.05的條目。結合相關性分析結果,剔除相關系數r<0.300,P>0.05的條目,最終形成問卷包含32個條目,相關系數在0.317~0.768。
2.3 正式調查結果 采用前一階段問卷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COPD病人實施調查,且排除已參加預調查病人,發放及回收問卷160份,無效問卷7份,納入有效問卷153份進行信度及效度檢驗。
2.3.1 結構效度 經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688,Bartlett′s球形檢驗近似χ2分布為3 353.116,自由度為496,P<0.001,問卷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提取5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疾病專業知識需求、居家康復技能需求、心理需求、照顧者支持需求、社會資源利用需求),累計解釋總變異度的58.919%。所有條目因子載荷介于0.423~0.920(詳見表1),各因子得分與總分相關性系數分別為0.776,0.527,0.905,0.579,0.524,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各因子載荷值
2.3.2 內容效度 15名專家對問卷條目進行相關性評分,計算結果為條目內容效度I-CVI為0.87~1.00,均>0.78,平均內容效度S-CVI/Ave為0.97>0.90,問卷內部效度較好。
2.3.3 信度檢驗 問卷總Cronbach′s α系數為0.920;折半信度分別為0.830,0.862;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91,0.924,0.813,0.767,0.744,均>0.70,內部一致性較好。
3.1 問卷編制的必要性 由于COPD的疾病屬性,多數病人在醫院渡過急性期后,穩定期均需要在家庭進行自我管理,病人需要掌握COPD疾病相關知識及居家康復技能,以此降低COPD急性加重程度及減少急性加重次數,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除此之外,過渡期護理的實施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制定,通過實施個性化的干預,才能更好地為病人提供生活、疾病、心理各方面的指導。目前國內缺乏COPD病人過渡期護理需求評估工具,因此有必要構建相關評估工具,用以調查COPD病人過渡期護理需求,為個性化過渡期護理提供理論支撐。
3.2 問卷編制的科學性 問卷基于文獻回顧、兩輪專家函詢及調查最終形成。在專家函詢中,納入的專家來自遵義市、珠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及佛山市的不同三級醫院及高校,部分專家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專家專業領域包括呼吸內科醫學、呼吸內科護理、護理管理或護理教育等,確保地域多樣性及專業多樣性;函詢過程中針對專家意見和建議,結合COPD相關指南/專家共識對問卷的維度和條目進行調整、修改和刪除,確保問卷內容的科學性。問卷條目篩選采用界值法、項目分析法、信效度檢驗等,條目篩選過程嚴格遵循統計分析結果及理論分析。條目內容效度I-CVI為0.87~1.00,均>0.78,平均內容效度S-CVI/Ave為0.97>0.90,問卷內部效度較好。結構效度檢驗中,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688,Bartlett′s球形檢驗近似χ2分布為3 353.116,自由度496,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問卷總Cronbach′s α系數為0.920;折半信度分別為0.830,0.862;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91,0.924,0.813,0.767,0.744,均>0.70,內部一致性較好。
3.3 問卷編制的創新性和局限性 本次問卷編制采用文獻回顧、專家咨詢、項目分析、信效度檢驗等方法,問卷從疾病專業知識需求、居家康復技能需求、心理需求、照顧者支持需求、社會資源利用需求5個維度綜合評估COPD病人過渡期護理需求,信效度良好,具有一定實用性。但就此次問卷編制而言,調查僅在深圳市一家醫院進行,納入COPD病人人數較少,還應在今后工作中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更加豐富研究結果。
本研究通過文獻回顧及專家咨詢,初步構建了COPD病人過渡期護理需求問卷,通過專家咨詢、項目分析及信效度檢驗對問卷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問卷包含32個條目,為COPD病人過渡期護理需求評估提供參考,為實施COPD過渡期護理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