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平
最近,菲律賓擬重啟與中國海 上油氣共同開發談判,而馬來西亞 前總理馬哈蒂爾則公開批評美國在 臺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呼吁東 盟國家向中國靠攏,并指責華盛頓 加劇地區緊張局勢。這兩件事情表 面上看聯系不是那么緊密,卻折射 出大國在地區博弈日益加劇背景 下,東盟戰略自主的韌性,這在一 定程度上保障了地區國家友好合作 的大方向。
自拜登總統上臺以來,美國政 府依托“印太戰略”,加大了對東盟 的政治、外交、安全、經濟和人文 等方面的投入。特別是美國外交和 國防等部門高官史無前例地密集訪 問東盟國家,提升美國與東盟的關 系。這無疑對中國與東盟關系構成 了一定程度的負面沖擊。為此,部分 智庫專家學者憂心忡忡,擔心中國在 東盟營造的戰略環境遭到徹底破壞O
其實,美國的決策層心知肚 明,東盟國家不可能在中美之間選 邊站。東盟國家決策層已經多次向 美國方面表明上述立場。
從歷史和現實的經緯來看,東盟 的戰略自.主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將地區利益放在優先方 向,有效減少大國因素對中國與東 盟合作的干擾。一方面,堅持東盟
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不讓東 盟在區域合作中被邊緣化。比如為 了應對“印太戰略”的挑戰,東盟 主動提出 《東盥印夬展望》,旨在加
強秣“印太戰略”的話語權,強化 東魚'在區域的中心地位。另一方
舟,致力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東 盟成立50多年的歷程表明,和平穩 定是地區繁榮發展的基石。針對佩 洛西竄訪臺灣,東盟發表集體聲 明,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呼吁各方 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采取挑 釁行動。作為老牌政治家,馬哈蒂 爾對美國的挑釁行為十分敏感,并 對威脅地區和平穩定的事件表示擔 憂,因為這涉及到整個東盟自身利 益,畢竟臺海若發生沖突將直接沖 擊東盟的繁榮穩定。
其次,將發展合作置于對外政
策考量的出發點,激發中國與東盟 合作的潛能。東盟絕大部分國家屬 于發展中國家,發展為其第一要 務。將發展議題政治化、安全化, 顯然不符合東盟國家的根本利益b 在東盟國家中,菲律賓是人口超過1 億的大國,能源短缺是其發展的重 要障礙,海上油氣開發能有效緩解 其能源短缺現狀。,因此,菲律賓與 中國共同開發海上油氣契合菲律賓 國家利益的需要,是一項雙贏的結
果。當前亟須破解雙 方在海上油氣共同開 發中的法律障礙,找 到雙方都可接受的方 案,早日造福彼此。
再次,堅持大國平衡戰略,-不 在大國之間選邊站,這保證了中國 與東盟友好合作的穩定性。大國平 衡是東黑對外政策的原則,也是維 護東盟團結的重要法寶。東盟同世 界主要大國建立了對話伙伴關系, 旨在維護東盟整體利益,實現構筑 以人民為中心的東盟共同體目標。 中國與東盟關系作為亞太地區最活
躍、最富內涵的一對關系,在區域合作中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同 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 前中國與東盟關系面臨著其他大國 的對沖或競爭,但這種對沖或競爭 應該是良性的,而非破壞性的,這 是大國平衡戰略的實質。破壞性競 爭顯然不符合東盟自身利益,也必 然招致東盟的警惕和反對,其效能 必將大打折扣。
某些大國試圖在東盟推動與中 國“斷鏈”或“脫鉤”,甚至組成 “反華陣營”,最多只能形成“某個 局”,但不足以形成“勢”。中國與 東盟友好合作的大勢難以逆轉,因 為東盟的戰略自主性在復雜的國際 局勢演變中正越來越顯示其韌性, 大國破壞性的對沖和競爭難以有效 擊破這種韌性。▲(作者是中國社 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 究員)
環球時報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