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茹
天津市勞動經濟學校 天津市 300380
在科技高速發展,國力不斷強大的背景下,國家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職業教育應用型專業中結合1+X 證書課程體系(指學歷證書為基礎+ 多項職業技能證書相結合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夠培養應用型綜合型人才,高效快速地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支撐,并讓參與中職教育發展的學生能夠適應社會需求,提高自己的就業與生活,助力自己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如何為我國輸送這樣的人才是中職教育體系發展的重要方向。
1+X 證書體系中,1 是指在職業院校中對學生要求要有合格的學歷學習畢業證書,X 指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習考取到一些與職業相關的技能證明證書。這是二十一世紀賦予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要求。綜合銜接學習能夠培養高質量的綜合性職業人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其中1 指學歷證書,也是人才培養中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是職業教育培養中的基礎教育部分,在國家的人力支撐板塊中是基石作用,為學生在校的基本學習情況的體現與評價。X 指多項職業技能證書,這是對職業能力最好的證明與評價,是學生面對職業活動所展現出的專業素質與個人能力的最直觀體現,它體現了學生進入職場的綜合能力,是國家專業人才需求中結構性建設的主體。
我國的職業教育走向產教融合的模式時間還不是很長,雖然在國家的發展與市場的變革潮流中,這樣的需求已然早早地出現了,但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過大,在教育板塊中的實際教學策略的發展改革過程都不是容易的。傳統的教育模式與國人對教育層面的理解與學習方式一直在我國幾十年的教育模式中成舊不變形成了慣性。因此雖然以職業市場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是十分迫切的,但是它的實施與推進卻是緩慢的。因此為了大力推進企業與學校結合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我國在2019 年出臺了多項改革實施方案,不斷在各大院校設立試點區,積極推動新型職業技術教育1+X證書課程模式,為了讓新的有效教育能夠迅速建立并適應國家發展需求,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提高實際的就業能力。這樣的產教融合教育模式無疑是適合國情與民情的,但是目前這樣的模式任然還在發展階段,教學過程還不夠成熟,學生的學習心態往往還容易停留在保守的傳統模式,對這種1+X 證書教學的結果效應還理解不深刻,在學習過程缺乏一定的重視。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其出現的對應原因是為了解決現代生活對能源的浪費與對環境的大量污染。一切的人類發展都不能忽略對地球資源的過渡開采,因此新能源汽車是順應人類發展與市場強烈需求而產生的。這樣一個新興的行業,在傳統的教育中是沒有出現過的,因此它的課程與教學本身具有很大的挑戰。不同于一些基礎傳統學科專業,新能源汽車專業是代有較強應用性的,因此在教學培訓中以職業為導向是十分顯著的特點。結合1+X 證書課程體系,能夠在教學結果評價中將職業導向完全體現,從教學層面為人才進入行業進行實際工作實操提供最扎實的知識儲備基礎,這也是對人才在進入市場前最直觀和有效的一個考察與評估,因此職業導向與1+X 證書課程體系相結合的優勢是十分明顯且唯一的。
在中職教育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學習水平往往大體呈現較缺乏的現象。因此中職學校在實際的教學安排中需要考慮和設置的教學目標比普通的高中的教育要求是更高的。不同于基礎的高中教育,中職教育需要結合學生本身情況、學習專業、就業前景與實際應用等多方面去設計教學具體內容。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是學生的動力引導,更是市場的專業需求。因此,1+X 證書課程體系完全切合了這些問題,有了基礎學歷證書與多項職業技能證書為目標的教學與學習過程安排,能夠最大化地提高教學過程質量與能效,使得職業教育的專業性能更強,結合了基礎的教學知識同時也結合了市場的專業需求,多元化地體現了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高效優勢。
新能源汽車行業區別與傳統的汽車行業,目前在新能源市場中,常常出現用人單位對該類員工的需求量較大,但在職員工的能力嚴重不足于處理該類工作,或從事該類工作的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能力有限,無法高效處理該類工作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源于職業學校并沒有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或目前社會人事從事這項工作時沒有專業的技能培訓與提升途徑。因此將視線放在該專業的學習階段,需要從新的方向去思考如何構建有效的技能提升學習過程。考核是對學習過程的目標設立與結果檢驗,首先從考核入手去結合生產與學習的需求,是非常有效的融合教學策略。1+X 證書教學目標體現了基礎學習與職業技術的綜合能力,對考核的設定與1+X 證書課程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
設立教學考核在基于1+X 證書課程要求下,考核方也因是多方面的,不應該只是學校參與,應該是校方、企業方、維修站、生產線等共同來決定。由于職業技能證書是分等級設定的,相對應的教學考核結果也應該對應職業技能證書的等級來劃定標準。比如根據1+X 證書課程要求,包括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可以將考核也分為兩個部分:基礎知識的學習考核與各階段專業技能要求的學習考核。基礎知識的學習考核需要與學歷證書的結果掛鉤,在日常的學習中將考核細化到各個階段,通過各個階段的小結評分來取得考核的結果,將考核結果設置一定的比例結合到學歷畢業評比中去,這樣就能把基礎知識部分的學習分階段量化,給學生規劃好目標。由于職業技能證書分為初級、中級與高級,在維修體系中也分為了模塊,因此考核應結合理論與實操,理論考核從易到難遞增,設立一定的門檻值,達到門檻值可以由教師決定減少后續的實務理論。實操需要進行模塊劃分,將新能源汽車技術知識分模塊內容劃分并設立等級,這樣考核就會更加立體化與合理化,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會安排的更加科學。
有了恰當的教學考核標準,然后就需要在這樣的科學的考核標準中去合理安排教學課程。在實際的課程體系建設中,結合1+X 證書課程要求,運用規劃- 實施- 審查- 處理四種前后循環閉環處理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首先,在1+X 證書要求下結合生產所需去進行教學內容的規劃。傳統的汽車技術教學模式職業院校往往照搬高校教育的模式,常常出現與高校教育相同的重理論特點。這是非常不符合職業院校的教學特點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更應該區別于傳統汽車專業,抓住市場的導向,站在新興的角度去規劃課程。在教學規劃中特別需要避免死板對應考核而將教學陷入應試教育的障礙,教學的規劃應始終站在實際運用的基礎中去設計。比如設立一個對課程內容的系數定分系統,將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對標,將對標內容碎片化到知識點,對每個知識內容從理論重要程度、實操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知識點的難易度和技能在實際運用中的頻率等去計算該知識點的定分系數,系數越高該知識在教學規劃中就占比更多的課時并利用更多的教學模式去對應他的難度,從而科學地將技能知識進行分解與安排,提高教學效能。
其次,根據教學過程的規劃,各個知識點所定出的系數就可以反向去進行教學實施過程的安排。對于系數高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從實際各方面去給他降低系數來適應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知識點難易度系數過高,教學中就需要采取各種方式去降低學生學習該知識的難度,采取更高效的多媒體模式、采取企業高技術人才實際分享模式等都可以助力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系數。比如該知識點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頻次非常多,老師在教學中就應加大練習程度,多樣化設立實際操作方式,讓學生不斷地鞏固該項技能。
再次,不斷地對教學過程進行檢查與反饋才能提高教學效能。對應的各個知識點都是從基礎知識與實際技能要求兩個方面分解規劃而來,對每個知識內容的學習應有四步檢查反饋方法。第一步,對知識內容的基礎掌握程度。第二步,對知識內容的熟悉掌握程度。第三步,對知識內容的熟練掌握程度。第四步,可否運用知識進行對其他人的培訓。每完成其中一步內容對其進行評價計分,總分記為1,全部完成表示該學生不僅能熟練掌握該知識并能實現給其他人的培訓學習。
最后,對教學過程體現出來的情況應該實時處理,形成真實的處理情況再反饋到原本的課程規劃步驟中。比如根據學校的設備設施不斷地完善,或者根據學校開展的實際參與企業工作的實操機會越來越多等情況,學生的各個知識的學習難度、理論理解等內容的系數就應該會有變動,實時處理這些變動情況再反饋到規劃步驟中去,再更高效地去影響教學內容的規劃與實施,將整個教學過程呈現出閉環狀態才是結合1+ 證書課程模式最有效的方式。
結合規劃- 實施- 審查- 處理的閉環教學過程,在實際的融合教學落實中需要注意許多特殊的問題。新能源汽車技術還在發展初期,不管在實際的行業工作中還是在實際的職業教育中都還并沒有累計非常多的數據與經驗,因此對教學過程的實際安排中的各項評估任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為了更有效地提高中職院校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效能,需要學校與企業不斷積極配合,不斷地建立有效的合作與反饋。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個在不斷發展的新興行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校與企業也應及時對知識內容操作內容進行更新,建立更新系統緊跟行業的研發,新設備與方法也應及時讓學生去了解與掌握。任何知識都是靈活的,因為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所有的學習都應該是動態化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規劃實施等步驟,一定不能完全死板地以分數系數等為一切依據,需要在教學實施中匹配有效的指導方法和不斷改革的教學理念,避免在教學中設立發展的阻礙。最后,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一定要關注持續性,在教學的計劃與安排實施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前瞻性,保證讓學生就業后的實際工作與前期的學習階段不脫節。
在新能源汽車專業與1+x 證書課程融合的教學中,注重基礎與實際學習的結合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習中實訓內容的專業化結合設立與完善體現了對該融合教學的重點實施。
實訓項目的建設不能脫離理論,也不能讓實踐活動沒有實際的落實。實訓項目首先是在校內對基礎理論知識進行了扎實的學習并得到相應的測評后,再進行實訓項目的加入與練習。在實際的實訓項目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隨時貫穿在整個學習操作中。教師在實訓項目進行時,首先應該設立理論知識的達標前提,再根據學生的理論情況進行分組,可以采取優差結合方式,將理論較好與較差的學生組成隊,綜合學生的理論水平,使學生在實訓操作中可以將理論知識互相再進行補充熟練。實操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動手能力的優差進行調配,讓學生在實操中互幫學習,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可以專門組成一個問題檢查小組,對各個組的操作進行補充與檢查,讓學生的實操過程最大化地體現出自主學習與研討性,開發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訓項目的設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結合學校與企業的實際情況,而結合實際來看實訓項目帶有明顯的技術實時跟新特點。學校在設立實訓項目時,需要將新技術的運用不斷地加入到項目的實操中,成舊的技術內容應該及時更替才能讓學生掌握最前沿的行業技術與數據。因為人才的培養在校內帶有一定程度的封閉性和與社會脫離性,因此結合1+X 證書課程要求,學校需要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行業新技術的接軌。這對學校與企業的積極對接與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校必須走出校門去與企業實現有效地結合,才能保證培養出符合行業需求的即時性可用人才。
1+X 證書體系的教學模式下,學校對實訓項目的打造需要多元化結合,不可單靠某一方的力量去建設。可以通過政府的協助,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學校配合建立,實現三方面的聯合運作。政府可以有一定資金的補貼幫扶,企業也可以設立一定的幫扶讓校內甚至社會人事有機會去實訓,學校等多方面也可以為學生設立一定的獎勵制度,在實訓項目中讓學生享受實訓工作津貼,這樣多元化結合去提高實訓項目的質量,讓學生親身實踐并加強鉆研。在實訓項目中,學校還應注重合作內容的設置,可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讓學校老師與企業高技術人才共同合作,讓參與實訓項目的學生加入到真實的工作步驟中去體驗工作的內容并與真正的工作人員進行配合,讓學生最大程度體驗貼合實際工作場景的實訓。
中職教育作新能源汽車專業發展的奠基石,在結合1+X 證書課程體系下,教學模式的建立與發展正在逐漸的規范與高效化,重視產與學的結合,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對教學的整個過程對標到行業的最終需求中,將1+X 證書的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分解,以考核為依據,以結果為導向,才能將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職業教育做到高效能與高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