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經華
周口港區醫院·周口燒傷醫院內科,河南周口 466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發病急驟,病情進展快,臨床癥狀表現多樣,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治療AMI的有效手段,能夠快速疏通梗死冠脈,改善早期血運,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但部分AMI患者PCI術中靶病變血管易發生慢血流或無血流,導致缺血、缺氧的心肌組織得不到有效的再灌注,影響患者預后[3]。有學者[4]提出,PCI術前冠脈注射尼可地爾可有效減輕AMI患者術后慢血流、無血流發生。但目前關于PCI術中冠脈注射尼可地爾治療AMI患者慢血流、無血流的報道較少[5]。因此,本研究探討冠脈內注射尼可地爾治療對AMI患者PCI術中冠脈慢血流—無血流的影響,以期為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周口港區醫院收治的100例行PCI術且術中靶病變血管出現慢血流或無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IMII)分級≤2級]的A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經心臟彩超、冠脈造影檢查證實,符合AMI的診斷標準[6]。(2)發病時間≤12 h。(3)年齡≥18歲。(4)具有PCI術指征。(5)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入院前3個月有抗血小板藥物服用史。(2)伴凝血功能障礙。(3)伴腦出血或消化道出血。(4)伴嚴重肝腎功能障礙。(5)伴精神疾病。(6)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7)無法耐受PCI術和麻醉。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根據術中冠脈給藥成分將其分為實驗組(n=50)與對照組(n=50)。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3~71歲,平均年齡(63.35±6.27)歲;基礎疾病:高血壓18例,高血脂16例,糖尿病16例;病變血管:左前降支21例,右前降支17例,左回旋支12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5~73歲,平均年齡(63.89±7.12)歲;基礎疾病:高血壓18例,高血脂16例,糖尿病15例;病變血管:左前降支23例,右前降支17例,左回旋支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兩組患者均行PCI術,術后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雙抗血小板聚集、調脂和抗心肌缺血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PCI術中出血慢血流—無血流現象時經微導管或刺破的球囊深入冠脈的遠端注射100μg硝酸甘油注射液(生產企業: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0291;藥品規格:1 mL:5 mg)+10 mL生理鹽水,10~30 s推注完成。實驗組患者PCI術中出血慢血流—無血流現象時經微導管或刺破的球囊深入冠脈的遠端注射尼可地爾注射液(生產企業: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0069;藥品規格:12 mg)2 mg+10 mL生理鹽水,10~30 s推注完成。
(1)TIMI血流分級。于兩組患者術中出現慢血流—無血流給藥后1~3 min行冠脈造影,由2名主任醫師按照Campo等[7]描述的方法評估冠脈造影結果中的TIMI分級,0級:病變遠端血管無血流灌注;1級:病變遠端血管無充盈血流灌注;2級:病變遠端血管有充盈血液灌注;3級:造影劑可迅速、完全充盈遠端血管并清除[7]。(2)心臟結構參數。應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Vivid 7型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兩組患者術前1 d及術后3 d時的心臟結構參數,記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室壁運動積分指數(WMSI)。(3)血清學指標。采集兩組患者術前1 d及術后3 d時的早晨空腹狀態下靜脈血5 mL,置于ED管內,3 000 r/min離心機中旋轉20 min,取血清保存于低溫環境中待檢。應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I(cTnI)濃度,應用免疫熒光層析法檢測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濃度,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N末端腦肽鈉前體(NT-proBNP)、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內皮素(ET)水平。
應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給藥后TIMI血流分級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0,P<0.05)。
術前1 d,兩組患者的血清NT-proBNP、CK-MB、cTn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兩組患者的血清NT-proBNP、CK-MB、cTnl水平均顯著低于術前1 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肌損傷指標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心肌損傷指標情況(±s)
a表示組內比較,P<0.05;b表示組間比較,P<0.05。
時間實驗組(n=50)術前1 d術后3 d對照組(n=50)術前1 d術后3 d NT-proBNP(ng/L)CK-MB(U/L)cTnl(μg/L)1 340.78±116.90 615.23±53.12ab 1 319.51±125.66 723.76±64.43a 446.45±50.37 220.43±29.15ab 4.39±1.27 2.62±0.40ab 4.36±1.19 3.14±0.68a 438.49±52.30 341.04±43.21a
術前1 d,兩組患者LVEF、WMSI、LVEDD、LVES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兩組患者的LVEF顯著高于術前1 d,、WMSI、LVEDD、LVESD顯著小于術前1 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降低或升高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臟結構參數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心臟結構參數情況(±s)
a表示組內比較,P<0.05;b表示組間比較,P<0.05。
時間實驗組(n=50)術前1 d術后3 d對照組(n=50)術前1 d術后3 d LVEF(%)WMSI LVEDD(mm)LVESD(mm)33.27±2.66 37.32±3.21ab 1.42±0.22 1.23±0.13ab 56.29±2.41 48.14±3.62ab 48.42±2.08 42.61±3.26ab 48.25±2.42 45.26±2.65a 33.34±2.73 35.50±2.95a 1.41±0.26 1.32±0.14a 56.74±2.54 52.22±3.18a
術前1 d,兩組患者的血清hs-CRP、IL-6、SOD、E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兩組患者的血清hs-CRP、IL-6、SOD、ET水平均顯著低于術前1 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應激因子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應激因子比較(±s)
a表示組內比較,P<0.05;b表示組間比較,P<0.05。
時間hs-CRP(mg/L)IL-6(ng/L)SOD(IU/L)ET(ng/L)實驗組(n=50)術前1 d術后3 d對照組(n=50)術前1 d術后3 d 18.64±2.14 10.17±1.65ab 74.27±5.15 61.74±3.96ab 327.83±23.42 154.55±12.76ab 106.78±19.38 53.10±5.59ab 105.82±14.41 75.25±6.79a 18.82±2.27 14.57±2.08a 74.34±5.56 66.91±4.13a 325.69±25.38 205.57±17.65a
AMI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急危重癥之一,具有預后差、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治療AMI應以開通梗死冠脈、重建血壓為原則[8]。目前,PCI術是臨床上重建AMI患者血運的重要手段,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開通梗死血管,盡早恢復心肌細胞的灌注[9]。既往研究提示,AMI灌注的靶血管再通率高達90%以上[10]。但部分AMI患者受PCI術中球囊擴張造成小血塊血栓栓塞遠端血管而引起慢血流或無血流現象,組織間壓增高,微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及壓迫阻塞,導致微循環損傷或功能障礙,出現血流動力學紊亂,導致缺血程度疊加或缺血時間延長,降低AMI患者的獲益程度,甚至會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嚴重疾病的發生風險,嚴重時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1]。因此,有效治療PCI術中慢血流或無血流是治療AMI的重要環節。
尼可地爾是抑制APT敏感鈣離子通道開放劑,能夠通過激活APT敏感的鉀離子通道以促進鉀離子外露外流,減少鈣離子內流,抑制鈉離子/鈣離子交換,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促進微血管擴張,減輕冠脈痙攣,降低微循環阻力,有效改善微循環、心肌灌注[12]。但迄今為止,關于治療AMI患者PCI術中慢血流/無血流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結果提示冠脈內注射尼可地爾能夠直接作用于靶血管,有效減輕心肌耗氧量,減輕微循環阻力,改善血流灌注障礙區的微循環同時,冠脈內注射尼可地爾能夠有效改善AMI患者術后的心室功能及心臟儲備分數,抑制心室重構。有研究證實,炎癥反應在AMI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加之PCI術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機械性損傷,導致大量炎癥因子釋放入血,引起級聯放大炎癥效應,加重心肌損傷程度[13]。研究結果提示冠脈內注射尼可地爾可抑制中性粒細胞激活、聚集與黏附,能夠抑制氧自由基過度產生,從而減輕其機體氧化應激反應,改善其炎癥狀態。
綜上所述,冠脈內注射尼可地爾可有效改善AMI患者PCI術中冠脈慢血流—無血流,改善心肌微循環,減輕心肌再灌注損傷,降低炎癥因子濃度及氧化應激反應,改善其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