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菲
(吉林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世界經濟體開始走向全球發展趨勢,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出快速發展的特點。為了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我國需要根據對外貿易的特點制定新發展戰略,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在制訂新的戰略計劃時,需要考慮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不足之處,可以從優化發展策略,制定新戰略方面出發,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實現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變。
我國對外貿易的產品結構較薄弱,處于產業分工鏈條的底端,55%以上的產品來自加工貿易,加工貿易的技術含量不高、增值率低,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新形勢下,各個國家都加大了對高污染、高能耗資源型產品出口的調整力度,更加注重低碳經濟的發展,這些標準使我國產品生產成本逐步上升,削弱了原有的價格優勢。在進口方面,我國石油進口規模不斷增加,而出口一直處于較低水平,石油能源主要依賴國外供給,這一結構的不平衡很容易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從而帶來更多不確定風險。
綠色貿易壁壘是進出口國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和公共健康,制定的各種標準和法律法規,對進出口產品形成了一定的限制。綠色貿易壁壘具有隱蔽性、動態性、合法性、廣泛性的特點,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阻礙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出口地區環保標準不斷提高,給我國的產品出口成本和經濟效益都帶來了嚴重影響,增加了出口商品的開發成本、生產成本、包裝物流成本等,尤其是我國的農產品對外貿易受到了較大影響,一些國家以綠色貿易壁壘標準來限制農產品的出口,降低了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電子商務具有廣泛適用性、高效交易能力等優勢,在外貿交易市場中迅速占領一席之地。但是,電子商務發展在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存在諸多不足。第一,加大了對外貿易的風險。原有的貿易活動中,支付與負荷同時進行,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充足,而對外貿易主要通過電子支付,買賣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情況,消費者無法確定賣方的經營資質、產品品質等信息,而賣家無法獲得買家支付能力誠信等信息,存在一定風險。第二,增加了外貿成本。雖然電子商務平臺減少了采購運輸生產的成本,但是增加了一系列新的成本,例如信息技術的引進成本、網站運營成本、交易支付系統成本、店鋪經營保障金、物流費等,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不足之處也影響了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對外貿易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和不同國家進行交流,很容易受交易國政策、法律、語言文字等的限制,因此需要專業人才提供支持。但是,對外貿易的人才市場供需不平衡,大部分人才選擇了一些大企業,還有一些外貿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并未從事相關工作,導致一些企業在對外貿易發展中缺乏足夠的人才支持,也限制了他們與不同國家的深入合作,阻礙了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對外貿易的國家眾多,有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甚至還有落后國家,其政治制度、經濟結構、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各有特色,這些內容都會增加對外貿易的難度,政治文化差異帶來了諸多挑戰,同樣會影響對外貿易的發展進程。
新時期,為了實現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解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國需要注重產品結構的一些弊端,調整經濟結構,制定新戰略,逐步增強我國對外貿易的實力。第一,可以將對外貿易發展放到整個經濟框架中進行考慮,將經濟發展戰略重點轉移到內部開發方面,加大內部市場發展,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第二,擴大國內市場,降低國民儲蓄率,使國內市場能夠吸收更多的商品,從而減輕出口產品的壓力,同時有利于調整國內的產業結構。
我國在出口產品方面,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導向,這樣會缺乏更多優勢,競爭力較低,需要做好出口貿易結構轉變調整的貿易形勢,注重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在外資引進中,應著重發展一些技術較大的項目,推動我國企業技術發展,提高對外貿易產品的競爭力。進口方面,盡可能多地選擇能源高科技產品,限制一些加工貿易原料和中間產品的進口,能夠吸引更多先進技術進入我國,通過調整進出口貿易結構,能夠增強對外貿易對內地的拉動作用。
注重綠色產業發展,轉變傳統的觀念,分析綠色經濟的發展前景,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環保理念落實到各個行業中,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打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第一,積極參與到國際社會關于環境與貿易的討論和談判中,了解各國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態度和規則,加強與發達國家的對話切磋。第二,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強調綠色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為綠色產業的發展形成一定的保障,也要嚴厲打擊一些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好周圍的環境,從而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在綠色包裝、綠色物流各個方面,需要加大建設力度,構建一個完善的綠色產業鏈,還需加快綠色認證工作。各企業需要積極開展ISO14000的認證工作,只有取得綠色通行證,才能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定的地位,符合各個國家的綠色貿易標準,迅速打開國際市場,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產品的競爭力。
提高對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強電子商務的發展并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降低其中存在的風險,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將其作為對外貿易的主要途徑,實現對外貿易的方便快捷。首先,建設一個穩定的市場環境,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平臺,完善安全體系和信用體系的建設,安全系統能夠保障買賣雙方的隱私信息,還能為在線交易提供一定的保障,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建立信用體系,買家能夠了解賣家的信用資質和以往的一些評論,從而做出恰當的選擇,而賣家也能了解買家的信用等級信息。通過這一機制的有效保障,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保護買家和賣家的合法權益,將損失降到最低。其次,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的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電子商務和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預測其中存在的各類風險,不斷完善法律體系的建設,確保跨境電商運行的正規性。最后,出臺相關政策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消除其中存在的一些影響因素,例如整體的建設成本高,硬件設施不完善等。在一些政策的支持下,能夠降低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成本,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其中。此外,企業還需加大創新力度,提高在跨境電商中的競爭力,拓展對外貿易市場。
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第一,高校需要結合對外貿易發展形勢,創新對外貿易相關專業教育體系和培養模式,使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形成特色的培養體系。高校與一些企業構建合作關系,為企業輸送定向人才,滿足企業對外貿易發展的人才需求。第二,企業需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做好對外貿易和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工作。根據發展需求制定課程體系,確定主要的培養內容,提高這些人才的綜合素質,為對外貿易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例如,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需要注重加強“一帶一路”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并與一些沿線國家的高校開展人才培養的合作,提升對外貿易專業型人才的水平,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輸送更多人才。
我國要想獲得和其他國家長期的交流合作,保持積極的交往方式,就需要加強文化交流,通過文化的傳播交流,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第一,加強傳統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可以舉辦一些主題文化節豐富交往形式。企業需要培養專門的人才開展文化交流,明確在商務來往交流中的一些禁忌,尊重他人的文化,彼此尊重,才能獲得長效發展。第二,實現標準化和本土化的有效結合。一些企業在與其他國家開展對外貿易時,可以充分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宗教信仰等,提煉出本土化元素,實現標準化和本土化的統一,為這些國家提供特定的服務和產品。政府也需要做好對其他國家文化、歷史等的研究工作,制定不同類型的方案,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認識到政治文化的差異性,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對外貿易策略,減少其中的影響因素,實現互利共贏。
我國應優化對外經濟政策,不應片面地強調出口導向和吸引外資,而應注重提高國內資源的配置。第一,需要改變對外的優惠政策和對內的限制政策。我國為了大量引進外資,制定了一系列對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進入,以便引進更多的技術,提升我國企業的技術水平,但是大量外資企業的引進,對我國國內經濟主體的帶動效應并不明顯。因此,需要進行調整,改革優惠政策,引入技術溢出效應明顯的外資企業,取消將中國作為加工基地的外資企業,鼓勵技術的引進。同時,需要放開對內資企業的限制,為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第二,鼓勵進口先進技術和國內一些短缺資源,調整對外貿易結構,大量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優化升級我國的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的競爭力。鼓勵國內一些短缺資源進口,適當降低資源型產品的進口關稅,滿足國內企業的發展需求。通過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能夠逐步改善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不足,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傳統的外貿增長方式。第一,處理好外貿自身增長方式的轉變工作。從以往的勞動型轉為技術型,注重技術的引進和研發,大力發展人才的主動性,創造性地做好對企業品牌的投入,提高品牌的技術性,從而在對外貿易中占據一定的競爭優勢。而政府需要注重科學技術的引進,大力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制定科技政策、產業政策,確保其相互協調,營造一個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為先進技術的引進和研發提供一定的支持,也能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第二,為了進一步帶動我國產業發展,促進外貿有效增長,需要調整好進出口的商品結構,吸引一些技術溢出產業的進入,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工貿易企業向產業的上下游轉變延伸,更加注重技術性發展。通過轉變對外貿易的增長方式,能夠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的競爭力,拓展對外貿易市場。
綜上所述,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存在諸多不足,不利于我國拓展國際市場。因此,需要調整經濟結構和貿易結構,吸引更多先進技術進入我國,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從而出口更多技術型產品。同時,需要考慮到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的限制,樹立綠色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本文分析電子商務的特點,加大跨境電商的發展,拓展對外貿易渠道。另外,需要優化對外經濟政策,取消一些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放開對內資企業的限制,營造一個公平的發展環境。加快轉變對外貿易的增長方式,使加工貿易型產品向技術型產品發展。通過各種措施的有效落實,制定全新的對外貿易戰略,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產品的競爭力,促進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