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朱麗敏 龔倩 姜昱臣
[上海德濟醫院(青島大學第九臨床醫學院)藥劑科 上海 200331]
高尿酸血癥是指機體嘌呤代謝紊亂,尿酸分泌過多或腎臟排泄功能障礙,使尿酸在血液中積聚的狀態[1]。高尿酸血癥不僅是痛風的早期階段,同時也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2]。規范的治療對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管理十分重要。西藥降尿酸藥物治療痛風療效顯著,但是其需要長期服藥且不良反應較多,患者依從性較差,痛風反復發作[1]。在中醫學中,痛風屬于痹癥的范疇。中醫藥主張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其不僅能有效緩解痛風發作時患者受到的痛苦,而且還可對機體內在平衡進行調節,從而達到降低血尿酸的目的[3]。
患者,男性,99歲,身高176 cm,體質量68 kg,因“左足背部局限性紅腫1 d,高尿酸血癥”入院,患者1 d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左足背部局限性紅腫,行走受限,既往高尿酸血癥病史未規律治療,疼痛反復發作,為進一步診治,于2021年3月5日以“痛風”收入我院內科。
患者既往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病史10余年,給予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47.5 mg po qd治療,目前無特殊;腔隙性腦梗死病史8年余,無明顯后遺癥,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 po qd、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 po qn二級預防治療;高血壓病史8年余,既往最高收縮壓180 mmHg,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po qd血壓控制尚可;前列腺增生病史6年余,給予非那雄胺片5 mg po qn、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0.2 mg po qn治療;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
查體:體溫36.2℃,血壓112/69 mmHg,呼吸17次/min,脈搏79次/min。神志清,精神可,頭顱五官無畸形,雙眼活動自如,頸軟無抵抗,胸廓對稱,雙肺呼吸音粗,雙肺未聞及明顯干濕性啰音,心前區無隆起,心尖搏動點位于左側第5肋與左鎖骨中線交點內0.5 cm,心尖部無震顫、摩擦感及抬舉樣搏動。心界無擴大,律齊,心臟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無心包摩擦音,劍突下心音未及增強。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無觸及。雙下肢無明顯水腫。
入院后進行輔助檢查:①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7.52×109/L,紅細胞計數(red blood cell count, RBC)4.6×1012/L,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NEU)6.2×109/L,血紅蛋白(hemoglobin, Hb)142 g/L,血小板計數(blood platelet, PLT)136×109/L;肝功能: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 TBil)15.33 μmol/L,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23 U/L,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21 U/L,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88 U/L,白蛋白(albumin,ALB)37.68 g/L。②腎功能:肌酐(creatinine, Cr)116 μmol/L,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53.49 mL/min, 尿 酸 550 μmol/L。③心功能:超敏心肌肌鈣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 hs-cTnI)5.2 ng/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92 U/L,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muscle B, CK-MB)7.63 U/L,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254 pg/mL。④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 PT)11.6 s,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 TT)16.4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32.1 s,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0.97,D二 聚 體(D-dimer, DD)250 ng/mL。
入院診斷:痛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紐約心臟協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腔隙性腦梗死,高血壓3級(很高危),前列腺增生。
入院后主要治療醫囑:患者于2021年3月5日至8月6日期間曾住院4次,既往疾病按原方案治療,痛風治療主要使用非布司他片降尿酸,急性發作時主要以秋水仙堿片、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治療,中醫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祛風通絡、活血止痛、補肝腎益氣血為主,患者于5月27日開始服用中藥,囑患者出院期間在門診開具中藥,具體主要醫囑詳見表1。

表1 患者主要治療醫囑
該患者入院首日血尿酸為550 μmol/L,屬于高尿酸血癥,造成高尿酸的原因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過多生成或尿酸排泄不良[4]。患者既往痛風反復發作,根據《痛風基層合理用藥指南》[5]提示痛風性關節炎發作≥2次/年,可以開始藥物降尿酸治療。《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6]建議有合并癥的痛風患者血尿酸控制<360 μmol/L,同時也不推薦將血尿酸長期控制在<180 μmol/L。臨床中藥師通過整理患者入院以來肝、腎、心功能等實驗室指標,發現患者入院時肝、心功能正常,入院治療后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ALT最高179 U/L,不排除與服用阿托伐他汀鈣片有關)和心功能異常(BNP最高583 pg/mL),且血尿酸值波動比較大,最低148 μmol/L,考慮與使用非布司他片有關,FDA也曾發布安全性警示公告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臟相關性死亡的風險[7],結合查房時患者主訴胸悶不適癥狀,臨床中藥師建議減少非布司他片的劑量并逐漸停藥,同時建議采取中藥降尿酸治療。
醫生采納臨床中藥師的建議,患者第3次入院時,非布司他片由40 mg po qd調整為20 mg po qd,并請中醫科醫生會診,患者主訴左足背部局限性紅腫,四肢活動受限、胸悶不適。四診摘要:神清,面色欠華,形體適中,發育良好,五官端正,活動遲緩,音調和暢,言語清晰,痞滿,無咳嗽咳痰,無嘔吐、噯氣、呃逆,未聞及特殊氣味,舌紅,苔薄黃,脈細數。中醫診斷為痹病,肝腎陰虛證,以土茯苓、秦皮、赤芍、地黃、決明子清熱;茯苓利水滲濕;天麻、地龍、雞血藤、川芎、桂枝祛風通絡,活血化瘀,除痹止痛;熟地黃、當歸、黨參、蜜麩炒白術補肝腎益氣血;薤白、陳皮理氣;砂炒雞內金消食。隨后臨證加減姜黃、獨活、砂仁、醋制延胡索、生蒲黃、麥冬、干荷葉、蜜麩炒枳殼。臨床中藥師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并囑患者控制體質量、規律運動,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飲食的攝入,鼓勵奶制品和新鮮蔬菜的攝入及適量飲水[6]。
臨床中藥師持續對患者的肝、腎、心功能等實驗室指標進行監測,發現患者服用中藥46 d后,連續4次每隔1周監測患者的肝、腎、心功能均恢復正常,在此期間患者未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及西藥降尿酸類藥物,且血尿酸控制平穩,在250 μmol/L至311 μmol/L之間波動,體現了中醫藥在防治高尿酸血癥中具有較好的療效。具體實驗室指標詳見表2。

表2 患者住院期間主要實驗室指標
通過本案例提示,高尿酸血癥患者采取西藥降尿酸治療中如出現了不良反應需要停藥,可以考慮通過中醫藥治療降尿酸,本次患者使用的土茯苓、秦皮具有明確的降尿酸作用,也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病證結合診療指南(2021-01-20)》[1]中推薦的降尿酸中藥材。有文獻表明,土茯苓總黃酮提取物能降低白細胞、血沉、CRP,尤其是血尿酸含量,證明了土茯苓的降尿酸及抗痛風性關節炎作用[8]。也有研究顯示,秦皮總香豆素能夠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而顯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癥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雖然療效不如別嘌呤醇好,但相較于別嘌呤醇,秦皮不會影響肝腎的正常功能[9]。中藥治療不僅可以對癥治療,還可以標本兼治,中醫治療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具有獨特的優勢,通過辨證論治,對高尿酸血癥和不同類型的痛風采用不同的治療策略[1]。孫宇潔等[10]發現治療上多用清熱化濕之法,痛風多由濕瘀濁之邪作祟,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受“久病入絡”思想的影響,常配伍活血化瘀、瀉濁除痹之類藥材,這與本案例的中醫治療方案基本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