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瑋菁 本刊記者 張宏羽
檢察機關擔負著追訴知識產權犯罪,監督知識產權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使命。面對當下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團伙化、產業化、鏈條化特征,和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新要求,檢察機關如何持續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在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假冒注冊商標案中,某公司品牌手機遭遇“李鬼”,制假團伙非法經營金額達1億余元……檢察機關全鏈條打擊制假團伙、全方位保護知識產權,為優化營商環境、鼓勵推動創新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A公司在市面上發現有假冒其公司品牌的手機售賣,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假冒品牌的手機及配件產品都是來自于B公司。于是,A公司便向公安機關報案,并提供了自行調查的相關證據材料。公安機關經審查后予以立案,經初查,這是一條龐大的制假產業鏈。B公司在未經A公司授權情況下,接受他人訂單,在中國境內組織多家公司生產假冒A公司品牌手機及配件產品,銷往國外。涉案公司近10家,涉案金額達上億元。
寶山區人民檢察院獲悉此案后,即指派辦案經驗豐富的知識產權辦公室檢察官提前介入。針對本案涉案人員多、組織架構復雜的情況,檢察官就偵查方向、證據固定、訊問重點等方面提出建議,引導公安機關進行偵查。經過前期排摸偵查,公安機關抓獲了B公司法人代表楊某及員工蔣某、李某、冷某等十余人,扣押各類手機、主板、貼標、印有A公司品牌手機字樣的手機面殼等,并抓獲B公司的客戶、多家公司負責人及生產人員等20余人。

疫情期間,檢察官通過遠程視頻連線權利人代表
幾日后,B公司負責人吳某至公安機關投案。吳某交代了整個作案團伙和流程:“我和妻子楊某經營包括B公司在內的幾家公司,2018年開始主要經營假冒A公司品牌手機。公司員工蔣某、李某、冷某等人分別負責軟件工程、產品設計、質檢、財務、倉管等?!睋┦?,制假的流程是先接國外客戶訂單,組織供應鏈進行生產,最后把成品通過出口公司發物流到客戶指定的倉庫,客戶自行安排貨運至國外。供應鏈涉及多家公司,分別負責主板芯片、屏幕鏡面、彩膜、輔料等生產加工及整機組裝。
王某就是供應鏈中一家公司負責人。王某經營的C公司主要負責制作手機主板,根據客戶需要的手機樣機及三維模型圖,由硬件工程師畫出主板線路圖,由另一公司做出主板板材后,C公司找貼片廠進行貼片,隨后由軟件工程師灌入最基本的測試軟件,待客戶測試成功后進行量產,并根據客戶需求灌入更完善的軟件。
2019年9月起,C公司開始為B公司生產假冒A公司品牌手機的主板。王某是否知道B公司沒有得到該品牌手機標識的授權?“在灌入軟件時,B公司給的軟件模板和需求中,要求將A公司的logo在軟件內隱藏。我知道這是在假冒A公司的品牌手機。”但王某還是照做,并繼續與B公司保持合作。
蔡某是B公司的客戶之一,他向B公司下訂單,做假冒A公司品牌的手機。蔡某將手機的詳細照片、帶有A公司品牌的logo,以及市面上的正規手機型號發給吳某。在蔡某通過微信圖片驗收后,告知國際物流的入庫號,吳某將生產的后蓋及標簽安裝在單機頭上,和鏡面分開發貨至國外。
在審查逮捕階段,檢察官經審查對涉案人員作出批準逮捕決定。為完善本案證據,制發《逮捕案件繼續偵查取證意見書》,要求公安機關調取相關記錄,通過涉案人員之間的聊天、通信信息查明制假經過;調取B公司的訂貨單、出貨單以及公司銀行轉賬記錄等材料,核實制假數量,將相關材料交由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司法審計;對吳某、楊某等人加強訊問,圍繞B公司員工的入職時間、工作分工、接觸品牌情況作詳細了解,進一步查證員工的主觀明知程度;對于供應鏈上的公司,及時對扣押的手機、電腦主機中涉及定罪的文檔、圖片及數據,進行電子證據取證固定,查證這些公司涉案情況,調取涉案公司、人員的銀行賬戶交易明細,并進行匯總分析,形成完整資金鏈圖表,查證犯罪金額。
犯罪團伙中的人員是否均已到案或被上網追逃?檢察官在審查案卷時發現,施某也是吳某的客戶,他向B公司下單定制帶有A公司注冊商標標識的手機產品,將假冒品牌手機產品偽裝成正規跨境貿易商品運輸到國外,由當地同伙進行銷售,情節嚴重,已經涉嫌犯罪,便制發《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建議書》,對施某提出追捕。
經過公安機關的偵查,案卷移送審查起訴。檢察官第一時間依法向A公司送達《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被害人(單位)權利義務告知書》,告知其訴訟權利。后考慮到疫情的影響,為更好落實知識產權權利人實質性參與訴訟的要求,檢察官采取遠程視頻的方式連線本案的權利人代表。檢察官對案件的基本情況、訴訟階段進行了說明,詳細告知權利人依法享有的包括委托訴訟代理人和發表訴訟意見、提供自行調查收集的證據材料、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等13項權利,以及作證、如實提供證據、陳述、協助司法機關辨認本案涉嫌侵權產品等6項義務。檢察官著重聽取了權利人代表的相關意見,并對權利人代表提出的閱卷申請、協助調查取證、出庭作證等問題作出解答。
在后續的訴訟過程中,權利人A公司不僅積極向嫌疑人主張賠償,并且補充提供了完整的報案材料、商標注冊證明文件、授權文件、產品侵權鑒定意見書等材料,進一步完善了本案證據。
在審訊時,檢察官發現,這些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并沒有作詳盡的供述,進行了辯解,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面臨困難。但檢察官并沒有“一訴了之”,而是積極對犯罪嫌疑人開展教育轉化工作,充分闡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根據各人不同的供述情況,開展釋法說理工作。
B公司吳某和楊某如實供述二人假冒A公司品牌手機的犯罪事實,但對于犯罪數額方面存在異議。檢察官便將B公司的出貨單據、銀行轉賬記錄等材料匯總整理后,與兩人逐條核對,解釋司法審計中的認定依據,兩人最終認可起訴書中認定的犯罪金額。
B公司9名員工“先供后翻”,他們辯稱不知道公司的品牌手機及配件沒有經過A公司的授權。檢察官在仔細分析案件事實及證據的基礎上,依法啟動證據開示工作,將言詞證據、微信聊天記錄等相關證據進行出示,從員工長期工作期間從未看到涉案品牌授權著手,結合手機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吳某指使員工銷毀帶有標識的物料等情況進行釋法說理,最終幾名員工認罪認罰。
C公司的軟件工程師陳某辯解道:“我不知道品牌標識是不是B公司的,只是按照客戶的要求隱藏軟件標識?!?/p>
“修改原始開機動畫隱藏相關品牌logo,設置相關代碼切換顯示logo的開機動畫,是否符合一般手機的軟件要求?”“如果是注冊商標持有人,為何在產品上刻意隱藏品牌標識?”在檢察官一連串的發問下,陳某無言以對。在一系列證據面前,陳某更是徹底放棄了僥幸心理。
寶山區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吳某、楊某、蔣某、李某、冷某、王某、陳某、蔡某等人未經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特別嚴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對20余人提起公訴,并根據上述人員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
本案中,寶山區人民檢察院對這個制假團伙從生產加工出售各個環節進行了全鏈條打擊,凸顯了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力度。在辦案環節,注重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提升了權利人訴訟參與度,推動辦案程序公開透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寶山區人民檢察院將加強行刑銜接工作,及時獲取知識產權犯罪線索,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權假冒行為以及新領域知識產權犯罪。同時,將專業對口、經驗豐富的辦案人員充實到知識產權辦案隊伍中,進一步提升專業化辦案水平,為全面建設知識產權強國貢獻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