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 姚佩蘭 鄔美花 陳忠
(1.上海市浦東新區老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上海 201302;2.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上海 201306)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趨勢。據統計我國心血管疾病現患有2.9億,其中冠心病(conorary heart disease,CHD)達 1 100萬[1]。CHD 的發生與年齡、性別、吸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生活方式及胰島素抵抗增強等多種危險因素有關。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作為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對多個靶器官造成損害。近年來研究發現其在CHD的發生和發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2-4]。一項觀察性研究顯示,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每升高60 μmol/L,CHD的死亡風險增加12%[5]。但也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SUA升高似乎與CHD無關[6]。為了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CHD,本研究將探討HUA以及性別差異對CHD的影響。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胸悶或胸痛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心內科住院并首次行冠狀動脈(冠脈)造影檢查的781名患者,患者年齡為35~85歲,臨床資料和實驗室數據完整。經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的512例患者為觀察組,除冠心病外的269例患者為對照組。根據SUA水平分為HUA組和正常組,比較兩組臨床特征。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查閱病史,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包括一般資料(出生日期、性別)、合并癥[高血壓、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實驗室指標[白細胞(leukocyte,WBC)、中性粒細胞絕對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血糖、SUA、肌酐、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總膽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用MDRD簡化公式計算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值(estimated 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eGFR),eGFR=186×(血肌酐/88.4)-1.154×年齡-0.203×0.742(女性)。實驗室指標均為入院次日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檢驗科完成檢測。
根據冠脈造影結果判斷是否為CHD,若冠脈主要分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脈)至少一處動脈管腔狹窄≥50%即確診為CHD,若無管腔狹窄或管腔狹窄低于50%即為非CHD。HUA定義為在檢測前2~3 d正常嘌呤飲食下,空腹檢測SUA女性>360 μmol/L、男性>420 μmol/L[7]。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在未使用降壓藥的情況下,靜息狀態時非同日測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或既往有高血壓病史[8]。T2DM的診斷依據1999年WHO診斷標準[9],有典型的三多一少臨床癥狀且隨機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或既往有T2DM病史。
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符合正態分布則采用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用M(P25,P75)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探究HUA與CHD患病率的關系。結果以比值比(OR)和95%置信區間(95%CI)表示,所有檢驗均行雙側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CHD組患者年齡、SUA值、WBC值、FPG值和TG值均高于非CHD組(P<0.05),男性患者人數以及患高血壓、T2DM、HUA的患者人數均高于非CHD組,而eGFR值和HDL-C值則更低(P<0.05)。見表1。

表1 CHD組與非CHD組變量特征比較
HUA組患者SUA值、TG值以及高血壓、T2DM、CHD患者比例、多支病變患者比例均高于正常組,eGFR值、HDL-C值則更低(P<0.05)。兩組間年齡、男性比例、LDL-C值、TC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HUA組與正常組臨床資料比較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SUA、HUA水平均與CHD發病率相關,排除混雜因素(年齡、性別、高血壓史、T2DM 史、TC、LDL-C、TG、HDL-C、FPG) 后 SUA、HUA水平仍然是CHD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SUA:OR=1.002,95%CI:1.307~3.299,P=0.036;HUA :OR=1.725,95%CI:1.145~2.597,P=0.009,模型 3)。見表3。按性別分層后,僅女性人群HUA患病率與冠心病發生風險獨立相關(OR:2.014,95%CI:1.076~3.769,P=0.029),在男性人群中無明顯相關性(P>0.05)。見表4。

表3 HUA對冠心病發病影響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4 不同性別患者HUA對冠心病患病率影響的比較
既往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多種危險因素后,尿酸仍是引起冠脈病變的另一個誘發因素[10]。有臨床試驗報道降低尿酸水平對心血管和腎臟均有益處[11]。在老年患者中HUA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與其病變的發展顯著相關[12-13]。國外報道顯示HUA與CHD發病的相關性有性別差異。ZUO等[14]的薈萃分析顯示HUA可能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生和全因死亡率,亞組分析發現HUA增加冠心病女性全因死亡率的風險更顯著。BRAGA等[15]薈萃分析則顯示,男性HUA和冠心病發病和死亡風險關聯不顯著,但是在女性人群中HUA顯著增加了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風險。一項以絕經前女性為研究對象的回顧性研究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可能是絕經前女性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的預測指標[16]。然而不同性別人群中HUA與CHD發病風險的關系在國內鮮少有研究。本研究發現,控制年齡、性別、高血壓史、T2DM史、TC、LDL-C、TG、HDL-C、FPG各項因素后,SUA、HUA仍然是CHD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按性別分層后,在女性人群中HUA患病率與冠心病發生風險獨立相關,而這種相關性在男性人群中并不顯著。目前尚不清楚尿酸升高在CHD發生和發展中的確切作用機制,可能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會促進脂質過氧化并促進LDL-C的氧化[17],這可能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中發揮作用。其次,HUA通過激活動脈粥樣硬化中的重要趨化因子-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從而促進血栓形成[18]。另外,HUA可能誘發內皮功能障礙,并且尿酸鹽晶體沉積在血管壁上可引起炎癥反應,直接損傷血管內膜,并最終激活血小板和血液凝固系統[19]。
綜上所述,HUA可能是冠心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尤其是在女性人群中。本研究是橫斷面調查,只能解釋HUA與CHD之間的相關性,其作用機制還需大量的基礎研究和進一步的隊列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