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中共綏化市委
黨的十九大以來,綏化市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振興重要論述和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踔厲奮發、埋頭苦干,沉著應對大戰大考,聚力攻克難題難關,全力開辟新局新篇。
五年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由1016.2 億元增長到1177.7 億元,總量保持全省前四位,年均增長4.2%,增速始終高于全省。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3450 元、12831 元增長到29700 元、18475 元,年均分別增長6.1%、9.5%,持續“跑贏”經濟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56.1 億元增長到63.2 億元,年均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分別達到9.5%、1.4%、6.8%,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由1411.6 億元增長到2347.7 億元,年均增長13.6%,社會財富實現快速累積。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糧食安全“壓艙石”沉穩有力。時刻牢記“必須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重要要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2021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230.8 億斤,占全省14.7%。肉蛋奶產量始終位居全省前列。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2018 年以來,兩次承辦全國黑土地保護現場會。綠色優質“供給端”有名有實。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發展到1201萬畝,占農作物耕地面積的42.2%,創建國家級標準化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16個,綠色食品綜合評價系數連續8 年全省第一。寒地黑土品牌價值達602 億元,位列“中國500 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112 位,綏化鮮食玉米、慶安大米、海倫大豆等地標產品享譽大江南北。現代農業“領跑者”蹄疾步穩。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300 萬畝,規模連續三年全省第一。首創土地托管服務模式,落實土地托管面積1124.5 萬畝,綏化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整市推進試點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24 戶,數量位居全省前列。肇東開發區是目前全國僅有的兩家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之一,青岡是全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海倫被評為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全市農業產業強鎮數量達10個,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告捷。2020 年年底,全市6 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29 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6.7 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累計納入監測返貧對象3947 戶8493 人,有2835戶6220人消除了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探索實踐和推廣放大做大主導產業、深化“三變”改革、“十帶貧十致富”模式路徑,產業扶貧和項目到戶實現全覆蓋。
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產業體系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全市累計開復工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574個,完成投資700.5億元,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超“十三五”前歷年總和。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1 戶,達到379 戶,共實現產值773.2 億元,同比增長10.9%。重點產業強筋壯骨。到2021 年年末,紡織、醫藥、石化、冶金、建材、裝備、能源和食品等行業分別增長31.7%、30.8%、21.5%、20.2%、14%、10.5%、9.3%和5.5%。玉米加工能力全國領先,年加工玉米能力達到1000 萬噸,浙江新和成、廈門象嶼、京糧集團、廣東肇慶星湖科技等一批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頭部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先后落戶綏化,玉米淀粉、燃料乙醇、賴氨酸、輔酶Q10 等產量占全國10%以上。新興經濟開篇破題。把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作為“換道超車”的“新引擎”,制定了“四個經濟”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生物發酵產業層次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品質量國際領先。全市數字車間達到22個,肇東伊利列入全省智能工廠重點培育庫,海倫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賦能傳統農業的經驗做法被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欄目報道。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持續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高品質轉變。電子商務加快發展,打造了全省第一個村級直播基地,是東北地區首個實現“村淘”項目縣域合作全覆蓋的地級市。國際性物流樞紐和輻射全國的現代物流集散地正在加速形成。銀行機構貸款余額由925.8 億元增長到1275.1 億元,年均增長8.3%,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16 個文旅產業項目納入全省重點文旅產業項目庫,“網絡名人看綏化歷史文化主題網絡傳播活動”“寒地黑土黨旗紅特色旅游體驗活動”等在新浪、騰訊、抖音等平臺引起熱烈反響。
聚焦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困擾多年的事蹚出新路,謀劃多年的事變為現實。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累計推動重點改革618項,承接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等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任務84項。地方機構改革、事業單位改革、農墾和森工職能移交等圓滿完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對標全國一流標準,全面叫響“辦事不求人”政務服務品牌,大力推動“數字政府”“誠信綏化”建設,全面推行“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次辦結”,率先實行鏈長制、“駐企秘書”機制和服務項目“地鐵運行圖”模式。累計減稅降費30億元,各類市場主體達到31.2 萬戶。科技創新突破歷史。接續實施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由2017 年的23 家發展到96 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達到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省級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技術合同成交額由0.37 億元增長到12.38 億元,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迅速增強。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和“人才興綏”計劃,技能人才達到3.66 萬人。開放合作不斷升級。主動融入服務“雙循環”新格局,找準在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和哈長城市群定位,全力打造面向俄羅斯、輻射東北亞開放新高地。搭建對外經貿平臺,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中俄博覽會、哈洽會、進博會、服貿會、綠博會等域內外展會活動。全省高水平出口消費品加工區正式獲批,綏化海關通關運行,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率達26%。
年度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穩定在86.5%以上。就業規模穩步提升。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2.97 萬人。累計發放創業貸款14.48 億元,技能培訓27 萬人。退役士兵安置歷史遺留問題圓滿完成。“綏化就業大集”獲全國優秀就業服務案例一等獎。社會保障提標擴面。醫療保險實現了全民覆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90.02 萬人,城鄉低保標準連年遞增。建立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制度。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新改擴建學校391 所,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5%,全面完成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任務。市級傳染病醫院投入使用,基層衛生機構診療量占比連續兩年全省第一。建成鄉鎮(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75個,村(社區)級養老服務站1300 個。城市街道室內外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100%,超前完成國家足球場地建設目標,國內一流水平的滑冰館即將建成啟用。城鄉建設明顯提質。中心城區累計投入6.2 億元,推進城市“雙修”“百園”建設,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2017年的5.75平方米增加到8.8平方米。改造農村危房10 萬戶,9 萬余戶居民“出棚進樓”,543個老舊小區華麗變身。農村飲水安全實現全覆蓋。總投資近200 億元,新改擴建公路和村屯道路2萬公里,海倫、望奎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打好打贏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積極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全市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空氣優良天數占比達86.7%,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河湖長制落實有力,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整體改善。

在肇東大莊園公司加工車間,多條加工線開足馬力生產 (圖片由中共綏化市委提供)
堅持樹牢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疫情防控扎實有效。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精準有效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和“早快準嚴細實”要求,接連打贏多輪疫情防控殲滅戰阻擊戰,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建立健全黨政屬地、部門監管、行業管理、綜合監管、企業主體、員工崗位“六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全面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在18 個重點行業領域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自2017 年以來,實現了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和重特大事故“一杜絕”。矛盾調處能力大幅提升。設立訴調對接中心11 個,綜合調處化解率始終保持95%以上。開展了十大領域突出問題化解、房地產信訪問題“回頭看”等專項行動,有效化解信訪積案1.4 萬余件,領導包案、領導接訪等新機制推動近7000 件疑難信訪問題及時解決,鄉鎮(街道)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被中國之聲報道推介。平安法治綏化穩步推進。舉全市之力打好掃黑除惡人民戰爭,一大批盤踞綏化多年的黑惡分子受到嚴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效明顯,得到中央督導組充分肯定。圓滿完成了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建黨100 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維穩安保任務。全力推進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各環節任務落實,2021 年度全省法治建設考核列綜合城市第二。“七五”普法圓滿收官,“八五”普法順利開局。基層社會治理不斷完善。科學規劃網格14761 個,配備網格員90741 人,城鄉“四級網格”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基層網格治理實現縣鄉村全面覆蓋。“社會治理云平臺”和“智慧社區APP”上線運行,“雪亮工程”社會面重點部位視頻監控覆蓋率提高到81%。望奎縣被授予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創新開展“三微”學習,理論武裝走深走實。高質量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全市干部能力作風進一步提升,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9 個,涌現出“中國好人”9 人,“龍江好人”86人,市公安局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樹牢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落實好干部標準,高質量完成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鄉鎮領導班子平均年齡降低1.7 歲,縣(市、區)黨政班子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比提高3.99%,儲備處科級年輕干部786名。完善了選拔任用正負面清單和容錯免責機制。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全力打造“寒地黑土黨旗紅”特色黨建品牌,推動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健全村黨組織書記“選育管獎”機制,全市致富帶頭人型村黨組織書記由2017 年的60.6%提升至86.7%,經驗做法被評為全國第四屆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實施“富美和諧鄉村”創建工程,建成省級示范村41 個,實施富村項目433 個,全省第一。大力開展“清化收”專項行動,集體經濟收入10 萬元以上村由765 個躍升至1289 個。大力實施人才興綏戰略。制定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引才政策“金十條”,人才隊伍總量從14.88 萬人激增到30.23 萬人。成立全市招商引智專班,開展“雙招雙引”,把人才政策列入招商政策。深入推進“十大基地”建設,建成大學生實習實訓、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等各類基地232個。縱深推進正風肅紀反腐。深刻汲取腐敗案件教訓,嚴格落實“兩個責任”,設立市縣兩級監察委員會,突出強化政治監督,深入推進“三不”一體,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全力凈化政治生態。五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6941 件,處分16276 人,立案市管干部254人。在全省率先開展清廉農村建設,全力打造“清廉清正綏化”。深入開展常態化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持續糾治“四風”,按節點完成了中央、省委巡視和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政治生態不斷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