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全媒體記者 趙嘉賓

張桂俠,伊春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伊春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巾幗帶頭人。伊春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傳統木藝家具制作技藝”“松明制作技藝”被列入伊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幸福家園》《北沉香生態藝術畫》等作品榮獲“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優秀獎、中國創意林業產品大賽金獎等多項國家級、省級獎項。
25 年前,20 歲,她與丈夫共同創業。450元,一臺舊線鋸機,兩個工人,就是她艱苦創業時僅有的資本。
25 年后,45 歲,她是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伊春市優秀共產黨員、巾幗創業創新標兵,創建的伊春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為全國知名木雕企業之一。
她就是張桂俠。多年來,她是如何借助伊春市高質量發展的東風,抓住時代契機,以巧手匠心開拓小興安嶺文化精品的廣闊天地?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采訪了這位不僅懂得如何創造經濟效益,更懂得如何承擔社會責任的女企業家。
《奮斗》:在您和丈夫的精心經營下,伊春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日漸發展壯大,現在已經成為主要從事北沉香木藝品設計生產銷售的黑龍江木制工藝品行業龍頭企業,已經獲得“全國版權示范單位”“省級木藝非遺企業”“黑龍江省中小企業創新優秀企業”等殊榮。當初,是什么力量激勵您創業?您是秉持怎樣一種信念來創造“永俠工藝”這個品牌的?
伊春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 年,當時出于對木藝的熱愛,且自己想做個自由的手藝人,便和丈夫用打工賺來的450元,一臺別人淘汰的舊線鋸機,一間42 平方米的小門房和臨時雇用的兩名下崗職工,創立了伊春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達工藝),開啟了艱難的創業之路。沒有資金購買原材料,我們就自己去山上撿拾樹根和倒木,沒有客戶,我們就背著產品到各個景區和工藝品店去推銷。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1997 年,永達工藝憑借著重信譽,產品質量好,客戶越來越多,員工發展到100 多人,產品遠銷義烏、武漢、濟南等各大批發市場。
《奮斗》:永達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奮斗目標是什么?在創立、運營企業時遇到了哪些困難?作為一位女企業家,您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秉承誠信、創新、進取、奉獻的價值觀,永達工藝立志做百年企業。在堅守傳承傳統木藝家具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發展小興安嶺特色木藝文化中,塑造永達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工匠精神”的企業文化。
2001年,正當永達工藝發展勢頭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一場無情的大火把我們夫妻倆辛苦得來的一切都燒掉了!這讓我一度萎靡不振,對未來失去信心。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自我治愈,我毅然決定從頭再來。
隨著伊春旅游知名度的提升,來伊春旅游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旅游產品需求量越來越大,又逢伊春市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掀起了第三次創業的大潮,我抓住這次機遇,把目標對準旅游市場,生產極具林區特色的生態旅游紀念品。隨著市場范圍不斷擴大,全國很多生態旅游景區都來永達工藝進貨,永達的產品占據了大部分旅游市場。
2014年,永達工藝產品入駐了伊春生態經濟開發區,開始了北沉香的創新研發和生產。南方高級工匠和北方技師的取長補短、傳統技藝與現代工藝的相互融合,讓永達工藝極具地方特色的北沉香很快進入旅游市場、紅木市場、古玩市場。
《奮斗》:2016 年,您為在伊春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介紹了伊春木藝產業的發展情況,永達公司設計制作的北沉香作品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贊揚。請談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對您和企業發展有哪些影響?

作品《三陽開泰》作者:曾兆軍
2016 年5 月23 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了翠巒園區的展廳,我向他詳細地介紹了北沉香,習近平總書記對工藝品大加贊賞,更是對《中國夢》《一帶一路》《幸福家園》等作品連連稱贊,夸贊我們的作品創意好,還囑咐我們一定要請好的工藝師,把產品的質量做好。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為永達工藝未來的發展指引了方向。
這些年,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殷囑托時刻回響在我耳邊,鞭策和鼓舞著永達工藝加大力度發展特色品牌,打造特色產業鏈,帶動更多的企業發展壯大。
我們積極謀劃文化產業改革創新路徑,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林區三問”。聚焦木藝文化產品主業,全力挖掘小興安嶺特色文化產品,豐富木藝文化底蘊,開發出具有林區特色的文創產品、北沉香工藝品、生態木藝畫、木藝家具等六大系列、100 多個品種,輻射帶動上下游企業200 余家,增加就業近萬人,為林區職工闖出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奮斗》:您作為全國第十二次婦代會代表、黑龍江省第十二次婦代會代表、伊春市婦聯九屆執委、伊春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伊春市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您是如何看待這些期許以及肩負的社會責任?
作為一名企業家,不能只注重盈利,更要關注社會效益。隨著企業的發展,效益的倍增,我盡可能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努力回饋社會,做一個有良知、有擔當的企業家。我們每年都會資助貧困大學生,幫扶困難婦女兒童、關愛孤寡老人,疫情期間捐款捐物,提供幫助。近三年來,永達工藝入戶走訪企業困難婦女30 人;與市、區婦聯聯合開展婦女創業就業手工技能培訓班6 期,惠及300 余名婦女;安置婦女就業60 人;資助貧困大學生4 人;疫情期間累計捐贈錢物13000余元。每年重陽節慰問養老院孤寡老人累計10000 余元,為福利院兒童和特教學生提供免費研學活動2期。
特別是2019年,永達公司自籌資金設立了“永達木藝基地”項目,構建起一個多業并舉、多業繁榮的產業綜合體,將木藝與旅游、研學教育相結合,共接待學生及外地游客7500 人。研學基地不以盈利為目的,立足于樹立正確文化價值導向,教育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成為伊春發展研學游、親子游、冰雪游的典范,為伊春的冬季冰雪游、研學體驗、公益教育提供了許多新思路和寶貴的經驗。
《奮斗》:今年,《黑龍江省創意設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22-2030年)》出臺,作為一家文化企業,您對落實這個專項規劃有什么打算?
作為置身于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二十多年的企業,《黑龍江省創意設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22-2030年)》的出臺,讓我們信心滿滿并充滿期待!經過精心謀劃,我們將創建“森林翅膀”創意設計中心,這是一個集設計、生產、銷售、培訓、研學工業游為一體的產業綜合體。
“森林翅膀”精彩紛呈。一是創意包裝生產線:利用林下剩余物、樹皮、松果、北沉香、進口木材等材料創意設計出具有林區特色的包裝,以滿足林農產品包裝物需求;二是幼兒園設施生產線:創意設計出以木藝為主的幼兒園設施設備,為孩子們營造出自然生態的成長環境;三是木屋、標牌、景區訂制專業化研發生產:室內外木屋、路牌等木藝環創景觀產品,滿足游客休閑體驗打卡拍照的需求;四是與中央美院等高等院校結成對子。建立高校職院的校企合作模式,為從事創意設計專業的老師和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基地,定期組織從業者和木藝愛好者,進行創意設計制作大賽,聘請國家級、省級專家老師進行培訓指導、交流合作,以提升產品的品質和知名度。
《奮斗》: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著力建設質量龍江”“在質的提升中實現量的快速擴張,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優質企業大量涌現”,作為全省“中小企業發展之星”,永達工藝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是什么?請您給我們描繪一下公司未來的發展愿景。
我們將按照我市“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的發展方向,配合旅游市場的需求,開發設計出具有林區特色、林區文化、林區故事的文創旅游新產品和研學課程。以“小木藝撬動大產業”為目標,積極構筑公益與經濟雙贏共濟的文化發展格局。多方式推動產學研共贏,整合資源,穿點連線,突出創新研發、自然體驗、紅色教育的主題。以森林底蘊弘揚家鄉木藝文化,以培養小興安嶺特色木藝文化傳承人為己任,構建起一個多業并舉、多業繁榮的產業綜合體。
同時,我們會繼續提升北沉香產品品質,開發出更適合旅游市場的新產品。落實與中央美院木雕藝術系合作的計劃,打造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繼續打造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充分發揮愛國主義、科普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類公共文化設施與自然資源的重要育人作用,讓沉浸式的科普研學體驗滋潤廣大中小學生渴望成長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