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智偉,鄧壽華,李耀東
東莞市虎門中醫院 鄧壽華名中醫工作室(廣東 東莞 523000)
四肢骨折作為臨床常見的創傷性疾病,多采用手術進行治療。但作為侵入性治療手段,手術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的機體損傷,比如四肢骨折患者本身骨折斷血供被破壞,手術創傷及術后患側肢體制動會加重血運障礙導致機體處于高凝狀態,極易發生肢體腫脹[1]。一旦發生肢體腫脹不僅會增加患者痛苦,還會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所以防止四肢創傷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是目前骨折治療的重點,但以往的西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中醫認為應從肢體腫脹的誘因入手,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進而消除腫脹。桃紅四物湯具有化瘀、消炎等功效,應用于四肢創傷骨折患者治療中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加速血液回流,確保患者營養供應等[3]。本研究選擇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桃紅四物湯治療四肢創傷骨折的腫脹效果及對患者骨折愈合與炎性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且行手術治療的四肢創傷骨折患者12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齡(46.79±8.55)歲;平均病程(5.75±1.31)h;骨折部位:上肢27例,下肢33例;對照組觀察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齡(46.13±8.45)歲;平均病程(5.36±1.20)h;骨折部位:上肢26例,下肢3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經X線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四肢創傷骨折;②已經順利進行手術治療;③無其他系統合并損傷;④近期未接受激素治療;⑤自愿參與研究并積極配合治療。
(2)排除標準:①多發性骨折;②合并其他系統損傷;③合并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并發癥;④合并嚴重臟器功能不全或慢性炎性疾病;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兩組均由同一手術治療醫師行加壓鋼板內固定術,骨折部位復位后,按照鋼板大小剝離骨膜后,在骨折端置入加壓鋼板對骨折部位進行合理加壓,并擰緊加壓螺釘,確保固定良好。術后對照組予以常規抗感染治療,予以鎮痛治療,肢體腫脹處予以冰敷,密切觀察術后各項生命指標,如發現異常及時予以針對性措施;同時手術部位予以石膏制動,等石膏拆除后盡快輔助器械進行肢體康復鍛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組方:當歸15g,熟地黃10g,紅花15g,茯苓12g,赤芍10g,桃仁10g,川芎10g,三七10g,金銀花15g,連翹15g,甘草5g加減;加入600mL水煎煮到200mL(或者中藥顆粒沖服),分早晚兩次服用,1劑/天,連續服用2周。服藥期間禁止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記錄兩組住院、肢體腫脹恢復及骨折愈合時間,其中骨折愈合判定標準如下:壓痛消失,局部無畸形,X線檢查確認連續性較好的骨痂形成。(2)治療后比較兩組的肢體腫脹程度,其嚴重程度分級標準如下:無腫脹,恢復良好為0級;皮膚輕微腫脹,有皮紋出現為Ⅰ級;腫脹程度較重,且無皮紋為Ⅱ級;皮紋消失,出現張力性水泡為Ⅲ級。(3)治療前后分別采用凝血儀測定兩組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包括纖維蛋白原(FIB)、D-二聚體(D-D)。(4)治療前后分別測定兩組的炎性指標水平,先抽血檢測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NEU%)、紅細胞沉降率(ESR)等血常規指標;再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C反應蛋白(CRP)水平,所用試劑盒均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按說明書進行。
觀察組的住院、肢體腫脹恢復及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天)
兩組的肢體腫脹程度Ⅰ級率和Ⅲ級率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肢體腫脹程度0級率高于對照組,Ⅱ級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肢體腫脹程度比較 [n(%)]
治療前,兩組的FIB、D-D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上述指標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WBC、NEU%、CRP、ESR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上述指標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
四肢創傷骨折患者普遍存在局部軟組織損傷,機體會應激釋放大量的凝血酶原,導致凝血系統處于高凝狀態,血液循環減慢[4]。同時,四肢創傷骨折多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對機體造成的創傷,極易激活抗炎或促炎系統進而使得凝血功能下降。在這種狀態下,患者術后容易出現局部疼痛、腫脹等并發癥,如不及時有效治療可能會導致骨折端愈合不良或延遲愈合[5]。以往術后常予以止痛、消炎藥物或激素防止術后肢體腫脹,該方式雖可以控制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但在肢體腫脹消除方面效果不理想[6]。中醫認為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是由于經絡受阻,淤熱互結所致,所以需從活血化瘀、止痛散結方面著手治療[7]。桃紅四物湯組方中的當歸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茯苓、澤蘭具有消腫滲濕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疏通血脈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化瘀、緩解腫痛瘡瘍等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鎮痛祛風的功效;牛膝具有活血利水、強健筋骨的功效;其聯用可以標本兼治,活血化瘀,改善肢體腫脹情況[8]。研究顯示,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在肢體腫脹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減輕其腫脹程度[9]。隨著相關研究的增多,桃紅四物湯加減逐漸被應用于骨折患者治療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關于桃紅四物湯加減在四肢創傷骨折患者術后治療中應用研究卻鮮有報道,為此本研究選擇120例四肢創傷骨折手術患者進行了對照研究,觀察其療效及對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康復、骨折愈合時間,炎癥及凝血功能指標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住院、肢體腫脹恢復及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四肢創傷骨折術后應用桃紅四物湯治療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促進患者肢體腫脹恢復。毛利娟等[10]的研究結果顯示,相比術后常規治療患者,術后加用桃紅四物湯與五味消毒飲聯合治療的四肢骨折患者的術后14天腫脹程度評分更低。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肢體腫脹程度0級率高于對照組,Ⅱ級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四肢創傷骨折有助于降低其術后肢體腫脹程度,改善肢體腫脹恢復情況。四肢創傷骨折及手術創傷會引發機體應激反應,進而激活機體的炎癥反應及凝血功能反應,導致血液粘滯度上升,凝血功能亢進,增加肢體腫脹發生率,所以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炎癥指標和凝血功能指標有助于及時發現異常并及時予以干預措施預防肢體腫脹。本研究對兩組治療前后的炎癥指標和凝血功能指標進行了監測,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的FIB、D-D水平和WBC、NEU%、CRP、ESR指標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四肢創傷骨折術后應用桃紅四物湯治療可以降低患者術后炎癥反應及血液高凝高黏狀態,促進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四肢創傷骨折術后應用桃紅四物湯治療可以促進患者肢體腫脹恢復,縮短骨折愈合時間,降低術后炎癥反應及血液高凝高黏狀態,促進術后康復,具有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