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漢
正在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香港,目前面臨著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課題。引進人才成為香港新任特區行政長官首份施政報告的一大焦點,未來幾年特區政府將實施一系列引進人才的措施,為'經濟發展增強新動能、拓展新領域。香港具有吸引優秀人才的條件和潛力,需將自身優勢、市場活力與政府政策有效結合起來。
首先,加快經濟轉型,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提升人才集聚能力。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是聚集人才的經濟基礎,為各類人才提供用武之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素有專業服務發達和國際化專業人才集中的優勢。目前香港正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抓住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鞏固和提升金融、貿易和航運三大中心的優勢,進一步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航玄樞紐尊。新一屆特區政府還提出增強發展動能,發展北部都會區,提升制造業生產力,打造香港經濟發展科技新引擎,建設“八大”中心發展目標。
推動這些目標的實施,需要更多專門人才特別是科技方面人才也為各類人才發揮聰明才智提供了空間與機遇。換句話說,香港要用事業招人和留人。香港在金融、法律、會計、咨詢等專業服務領域人才較多,但科技人才相對不足。接下來,香港一方面需要積極推動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等在金融、貿易、航運等傳統優勢行業的運用,加快這些部門的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要發揮在人工智能和數字科學、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科技、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優勢,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因此,香港既要在金融、法律、貿易、商務等領域吸引高端人才,也需高度重視培養和吸引科技方面人才。香港擁有很好的高等教育,在信息技術、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學科具有優勢,也可加強對科技人才的培養。
其次,發揮國際化優勢,提高經濟國際化水平,增強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國際化是香港經濟的底色,香港具有依托內地的區位優勢。正是憑借高度開放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和集聚國際高端要素的能力,香港成為內地與全球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在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這些優勢,使香港能夠吸引國際銀行、金融企業、國際資本和國際金融人才與投資。
近年來香港金融市場對內地市場的依賴性增加,但香港金融的國際化底色并未減弱,而是在提升服務歐美市場能力的同時,進一步開發亞太、中東、中亞等新興市場。充分研究國際金融規則體系,完善香港自身的金融監管制度,提高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確保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對國際高端金融人才的吸引力。香港還是亞太地區“總部經濟”聚集地,“遂部經濟”發展不僅加強了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也為廣納這些領域的國際化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香港也是內地企業特別是大灣區企業開展國際經營的平臺,內地企業可以利用香港的國際資本、國際人才、國際商業網絡走向國際市場。特區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搶企業”和“搶人才”的“招商引才”策略并推出系列措施,通過引進重點企業來引進人才。人才、企業和資本具有共生性,我要香港能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國際資本、國際企業和國際人才高地,就能繼續在國家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三,為吸引人才提供便利和優質的生活環境。香港具有國際人才生活和工作的語言環境、生活環境與工作條件,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免簽證和落地簽的安排,有利于國際交流和國際人才自由往來。這些也都是吸引人才的有利條件。但在教育和住房等方面,仍有改進空間。這里的教育不是指大學教育,而是小學和中學教育。香港中小學國際教育學位數量不少,但優質的國際學校學位不足,這不利于吸引有入學年齡子女的海外優秀人才的引進8住房等原因導致的生活成本較高,也可能降低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特區政府將在這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例如符合資格的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可以申請退還在港置業已征收的額外印花稅,還有優化科技人才計劃興建更多科技人才,住房等。▲(作者是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
環球時報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