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麥婉華
嶄新的書架擺放整齊,超50萬冊書籍靜待廣大讀者;圖聯智能設備、電子閱讀設備、自助圖書殺菌機等一應俱全,盡顯高品味、高科技……近年來,花都區圖書館圍繞書香花都、閱讀城市建設,業務量取得了迅猛增長,連年在廣州區級圖書館排名前二。2021年,區圖書館文獻外借量210萬冊次,相對2012年增加了181萬冊次,同比增長624.1%。花都區圖書館是該區致力推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縮影,也是夯實文化自信、體現非凡十年的重要代表之一。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花都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融合發展、共建共享、改革創新”理念,構建“政府主體保障有力、社會主體競相參與、公共場館提質增效、服務供給精準優質”格局,全力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高效滿足群眾文化美好生活需求。
這首先體現在文化綜合實力明顯提升。花都在“十三五”期間投入11.8億推進公共文化建設,成功創建首批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廣州唯一創建省級公共文化示范區。先后建成洪秀全故居紀念館、花都區美術館、花都區博物館、花都圖書館新館、青少宮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引進數字文化創意園、九龍湖“灣區 中旅世界”、廣州北站中旅免稅綜合體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
基層公共文化活動陣地也提質升級。全區10個鎮街文化站由原來省一級站全部升級達到省特級文化站,實現省特級文化站全覆蓋,建成263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全區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由“十二五”的1155平方米提高到1500平方米,形成區級公共文化設施為龍頭、鎮街綜合文化站為紐帶、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基礎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
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然而,花都的文化建設成效遠不止于此。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花都區緊緊圍繞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牢固樹立“大文化”理念,深入推進文化強區建設,全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在花都區有一位非遺傳承人,她成立龍鳳裙褂工作室,每年定做龍鳳裙褂二百多套,供不應求。她就是唐志茹。目前,唐志茹開設的“小茹裙褂設計室”獲評首批廣東省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基地,她本人也榮獲第20屆廣東十佳服裝設計師。

賴宣治(右一)帶領七星小學跳繩隊參加世界學生跳繩錦標賽。
2022年,釘金繡裙褂制作技藝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釘金繡裙褂制作技藝是運用金銀線繡法手工制作婚嫁裙褂的技藝。釘金繡是粵繡的獨特繡法,以金、銀線為主,鋪或疊在真絲紅色綢緞上,后用不同色彩的繡線,把金銀線釘牢以此表現物象的色彩、明暗及其特點。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在不破壞非遺生態的前提下實現非遺的創新發展。唐志茹將釘金繡的非遺元素融合到服裝設計,為大家帶來傳統文化與時尚設計的碰撞。她將原來的裙褂進行改良,改良后的釘金繡裙褂更加能夠展示女性曼妙的身材。她還在原來釘金繡裙褂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刺繡圖案,如石榴、玫瑰、錦鯉等一系列嶄新的充滿吉祥寓意的圖案,受到顧客的青睞。如今,唐志茹的釘金繡作品經常受邀參加廣東時裝周等大型活動,在T臺上展示如何把非遺融合到服裝設計中。
不只是釘金繡,花都還在多項非遺傳承中堅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代文化有機統一。花都積極開展非遺研學和“五進”活動,推出廣州市首個非遺主題手繪VR展覽。花都實施非遺數字記錄工程,全區共有各級非遺保護項目30項,區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8名;區級以上傳承基地11個,市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4項。開發“非遺+旅游商品”新業態,開辟花東鎮獅前村七溪地等游玩景點。
據不完全統計,巴拿馬約有30萬華人華僑,其中過半數來自廣州市花都區。從經濟到文化再到教育,兩地交往延續100多年。2018年11月初,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小學副校長、體育老師賴宣治前往巴拿馬推廣校園跳繩運動,指導當地跳繩隊訓練。他是花都區七星小學跳繩隊教練,培養出的20多名世界跳繩冠軍曾十多次打破跳繩世界紀錄。
賴宣治的事跡正是花都區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打造公民道德和志愿服務品牌,大力培育花都文明風尚的重要案例之一。
80后的賴宣治從2013年起,帶領七星小學的孩子苦練跳繩技能,在各項跳繩比賽中逐步嶄露頭角,從鄉村小操場跳到世界大舞臺,創造了“中國速度、七星奇跡”,為中國摘金奪銀,為山區孩子點亮夢想。他自己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獲“全國道德模范” “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中國好人”等稱號。
其實,賴宣治曾有幾次機會到條件環境更好的單位工作,但他始終牽掛著朝夕相處的孩子們,堅持扎根鄉村教育。他教學膽大心細,善于因材施教;他熱愛學生,對學生們噓寒問暖、送學生回家、帶學生看病、給學生關懷開導。在他的指導下,七星小學那些曾經敏感、內向的孩子們逐漸變得活潑大方、自信開朗,成績也不斷提升。2019年,賴宣治和學生們的感人故事被拍攝成電影《點點星光》,影片獲得了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大獎,還被推介到荷蘭、波蘭、比利時、加拿大、印度等7個國家進行展映,獲得廣泛關注。
“一路走來,我最大的收獲并不是拿到金牌或者打破世界紀錄,而是用跳繩改變了鄉村孩子的人生,讓他們看見更廣闊的世界。”賴宣治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