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沁妤
(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浙江杭州 310000)
紅色旅游資源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過程中留下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等物質形式的載體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是我國文化旅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長期以來“紅色革命遺址”僅作為革命教育和警示基地,真正意義上的紅色文旅產業鏈并未形成。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和《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兩篇重要文章的發表,使紅色旅游業迎來了新高潮,同時要求我們在新時代正確運用紅色旅游資源,牢牢守住紅色根脈。在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大環境下,大力開發和建設浙東紅色旅游資源,有利于促進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浙東的風記得、寧紹的山記得,這里曾有一群人為了挽救民族危亡,解救水深火熱中的人們,浴血殺敵、一路奮戰,直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長眠于此。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著名的十九塊根據地之一,也是解放戰爭時期南方七大游擊區之一。四明山腳下的梁弄鎮橫坎頭村留下了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政治部舊址數十余處革命遺址,不僅為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還給浙東地區留下了深厚的紅色資源。
四明山素有“抗戰名山,浙東延安”的贊譽,“浙東革命根據地”更是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浙江省100萬青少年紅色之旅經典景區”。當地政府對浙東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給予重視,在政策支持下,啟動了一系列建設項目,并提出相應的扶持措施。以四明山旅游景區規劃為依托,精心打造以“浙東小延安”——梁弄鎮為中心的四明山紅色旅游景區,不僅重修舊址群,還在橫坎頭村建設了觀景與休閑旅游業,分別有盆景觀賞園、果蔬園、度假垂釣區,這也是現代人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使其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與生態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國內著名景區。
浙東四明山區的交通區位條件較好,位于余姚、慈溪、上虞、奉化、嵊州的交界,西通會稽、北接三北,橫跨杭州灣。與浦東、蘇北相連,交通便捷。以杭州灣跨海大橋為連接,構建“長三角”經濟區,“長三角”憑借其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國家重點試點政策支持,不斷推進紅色旅游景區的共同建設與開發,與浙東一帶其他紅色旅游景點構建精品紅色旅游路線,也充分展現了浙東四明山紅色旅游景點的區位優勢。
除了革命遺址外,浙東地區還擁有豐富的非物質形式的紅色文化資源,新時代繼續唱響紅色歌謠、講好紅色故事,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從革命戰爭年代流傳至今的紅色革命歌謠《四明山小調》《浙東人民的大救星》等,充分展現了革命時期黨為浙東人民帶來的希望。浙東抗戰的紅色故事主要是以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史實為基礎進行二次創作,反映的是老一輩革命家頑強的戰斗精神和偉大的奉獻精神。抗戰歷史小說《浙東潮》描述的是浙東的抗戰歷史,新四軍浙東縱隊浴血奮戰的故事,結合地方特色的紅色戲劇作品《浙東三小姐》也在當地流傳,這些紅色作品直接、雋永地向人們講述了那段戰火紛飛、不屈不撓的歲月。以非物質形式的紅色文化資源為基石,進一步發展文化事業、文娛產業,是發展當地經濟和宣傳當地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人們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構筑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美好精神風氣。
浙東四明山區因其地理因素,交通不便利,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由于缺乏資金投入,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而且地處山區,開發難度相對較大。另外,在行政區域規劃上,四明山橫跨多個縣市區,旅游資源隸屬不同區域部門,缺乏統一的規劃與部署,在開發時無法形成規模化效益,這是制約四明山區浙東紅色旅游產業由接待型向產業型轉化的重要因素。
浙東紅色革命根據地的開發是為了傳播和弘揚革命精神,讓游客擁有豐富的體驗,增加其歷史積淀,自覺傳承紅色精神。現如今,紅色根據地舊址的開發大都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多以革命時期遺留的老照片、革命遺物展示為主,設施陳舊、形式單一,導致游客在參觀時難以共情,無法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無法達到傳承紅色火種、革命精神的目的。當下,各地紅色旅游景點大都處于開發建設中,尚未形成自身的地方特色,不僅未達到紅色旅游應有的規模效益,還未起到本身的思想熏陶作用。大部分景區向游客提供的僅是淺顯的參觀服務,并未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影響力,缺乏讓游客能夠深刻共情、真正理解紅色意義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如何最大程度地整合紅色資源的綜合效應,給游客最優質的旅游體驗,是所有紅色旅游開發地共同面臨的問題。
由于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浙東紅色旅游本身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雖然具有相對完整的浙東革命根據地遺址群,但與其他革命老區相比,紅色資源仍顯單薄。浙東的抗戰以游擊戰為主,并未發生過大規模正面戰爭,因此缺乏史料支撐,也無廣為人知的抗戰故事。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進行戰略轉移,延安成為中國革命圣地,北方為抗戰主戰場,浙東一帶為敵后戰場,雖然也有諸多革命先烈的故事流傳下來,但仍缺乏具有更大影響力的領袖人物及其事跡,因此浙東紅色文化資源較為缺乏。近年來,隨著各地對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浙東地區也開始重視對浙東一帶紅色資源的宣傳,但浙東紅色革命根據地景區缺乏自身鮮明的旅游產品形象和品牌,宣傳力度也較薄弱,仍然以傳統媒體宣傳為主,難以打開市場知名度,并且仍未找到將資源知名度向產品知名度發展的道路。當地的文旅部門雖然對浙東紅色文化進行研究,但并未引導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相融合,使當地的紅色產業僅停留于旅游參觀的表面,缺乏紅色文化內涵的有力支撐。
浙東四明山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與自然資源,但由于地理因素影響,四明山橫跨多個縣區市,給開發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不同于普通旅游資源,具有更強的政治性,因此在市場引導、投資吸引等方面缺乏活力。浙東地區的紅色資源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更需要各地政府和文旅部門群策群力、資源共享、互幫互助、協同開發,打造合作共贏的跨區域旅游景點。
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紅色旅游業日漸興起,競爭日趨激烈,區域合作,打造紅色文化產業品牌或成不可阻擋的趨勢。四明山區是浙東革命根據地遺址群所在地,是浙東一帶留有紅色資源最豐富的區域,應當加大對其的保護力度、加快對其的開發速度。目前,浙東地區的紅色資源仍處于獨立開發階段,以各地分散式、小規模開發為主,并未形成規模化的紅色旅游體系,未凸顯紅色資源的價值,也未形成核心競爭力,紅色旅游資源多為閑置狀態。因此,政府應當加強合作和監管,成為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的主導力量,牽頭各方進行合作,加快推進建立完善的紅色旅游市場運作機制,吸引多方投資,增加市場活力;推動紅色旅游市場體制改革,整合、發展,以旅游市場為主體,加強政府引導,激發市場內在潛力和活力,推進紅色旅游市場化、產業化。
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信息技術,浙東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基礎薄弱,知名度較低,將紅色旅游資源與網絡技術相融合或成新的發展機遇。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宣傳紅色旅游資源具有獨特的價值,能夠增強浙東紅色旅游的宣傳力度,更好地講好浙東紅色故事,弘揚浙東紅色理念。
浙東紅色旅游可以利用新興互聯網技術,開發網絡端、手機端軟件程序,打造紅色特色文化陣地,打造自己的品牌,讓人們不受地域與時間的制約,遠程了解浙東紅色革命根據地。基于云旅游模式,可以幫助紅色旅游產業打開市場,突破傳統旅游業在空間、時間上的桎梏,吸引全國游客,在視覺和體驗感上對人們的旅游活動進行重塑,增添游客與景區、游客與游客之間的交流性和互動性。將新興網絡技術應用于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中,不僅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沉浸式的體驗,促進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和興起,還有利于吸引新生代參觀紅色景點,傳播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
第一,應整合資源,加快促進當地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形成完善的綜合產業鏈,加快與第一二三產業的聯合發展,利用觀光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如不斷推進當地特色蔬果園、紡織技藝、復刻革命遺物等項目的發展,打造有自身特色的紅色資源名片,使其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與生態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國內著名景區。浙東紅色革命根據地所在遺址的梁弄鎮,擁有優質的果蔬種植資源,梁弄的櫻桃在浙東一帶小有名氣,鎮上的櫻桃種植覆蓋了17個村,種植面積5000余畝,梁弄也因此獲得櫻桃基地的稱號。四季果蔬園吸引著更多城市游客來到梁弄觀光體驗,更有村民研制米糕等特色農副產品,成功推出梁弄大糕這一地方特色美食。隨著當地旅游業的興起,當地農家樂、旅館、餐飲行業等配套設施應逐步完善、因地制宜,將第一二三產業進行融合,不僅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游客,還有利于吸引全國游客,擴大浙東紅色旅游的影響力。
第二,應加強地區旅游資源的內部整合。在市域內,可以推出紅色旅游“一條龍”服務,整合四明山革命遺址、三北革命遺址、陸埠革命遺址等資源,通過規劃交通路線,串聯區域范圍內的紅色景點,集點成線,推出紅色旅游專線,方便游客參觀體驗。在區域范圍內,可以加強紅色旅游資源和自然資源的整合,浙東四明山區不但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而且擁有風景秀麗、環境宜人的山水風光。開發紅色旅游資源時,要充分利用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丹山赤水、四明湖等相鄰景點的有利條件,加強與這些自然觀光景點的合作,利用四明山等知名景點提高浙東紅色旅游的知名度,進而增強市場競爭力。
2003年春節前夕,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冒著雨雪,專程來到橫坎頭村考察調研。在調研了村中的情況后,習近平同村委會座談,他說:“只有老區人民富裕了,才談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區人民實現了小康,才談得上浙江真正實現全面小康。”6月,在習近平同志的倡導和主持下,浙江啟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富民工程,橫坎頭村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橫坎頭村立足自身優勢,以“弘揚紅村文化,建設文明新村”為目標,廣泛開展各項活動,積極傳播紅色革命精神。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的發布,浙江被黨中央確定為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余姚四明山腳下的橫坎頭村更是遠近聞名的共同富裕示范村。橫坎頭村擁有深厚的紅色歷史,豐富的紅色資源,開發紅色旅游,加快建設富裕的美麗鄉村,有利于增加當地村民的收入,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但新時代人民生活的富裕,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物質條件上的滿足,還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們應該從多方面來滿足人民群眾對富裕生活的需要。發展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有利于拓展人們豐富精神世界的途徑,滿足人們在新時代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對新時代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浙東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但是已開發程度較低,新時代不斷弘揚偉大的革命精神成為主旋律,這就要求我們加快發展紅色旅游業,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民的思想修養,為浙江實現共同富裕夯實強有力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