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雅麗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企業管理能力的增強,許多大中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發生變化,不再采取用傳統的資產經營,而是采用資本經營,在企業管理中以財務為導向,所以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并隨之發生轉變。在財務管理中,風險投資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與企業經營發展有直接關系。企業要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就要持續創造價值。在價值導向的基礎上綜合分析財務風險,并采取有效的評價和管理措施。企業管理者應該采用多樣化的管理方式,從經營戰略的角度分析,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尤其在企業籌資方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各類風險應運而生,所以要更進一步強化風險防范意識,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使企業生產經營保持穩定。
在企業經營中,籌資活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業經營發展的基礎。由于市場變化莫測、行業競爭激烈,所以投資決策很容易出現誤判的情況,造成使用效益難以確定,進而產生籌資風險。如果生產經營活動中采用了外源性資金,則籌資成本隨之產生,因為不論哪種外源性資金都需要回報,為了獲取并使用資金,企業需要支付代價,包括籌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用[1]。所以,籌資風險具有客觀性,如果不符合投資者回報要求,則籌資風險隨之出現。
所謂潛在性,就是風險可能存在并且具有不確定的特點。在實際籌資和資金使用的過程中,企業必然會面臨風險,風險發生的時間、空間并不固定,具有潛在性特點。由于籌資風險發生概率很難精確計算,所以測定籌資風險不能單純從數理統計的角度出發,還要由專業的管理人員結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作出判斷,綜合分析風險的大小和程度。
籌資風險大小并不會保持不變,在條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風險大小也會隨之變化。具體來說,籌資風險并不是常數,會隨著條件變化發生動態變化,與不同企業抗衡風險的能力對應,具有相對性的特點。
籌資風險比較復雜,體現在成因、形式、利弊影響等多個方面,測定籌資風險的方式也比較復雜,需要經過多項計算和統計,同時也要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所謂籌資外部風險,就是關乎籌資時機選擇的風險,會受到外部政治環境、市場競爭、金融環境等因素變化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受企業控制,會引發政治風險、金融市場風險、法律政策風險等多種風險。政治風險主要由于政局動蕩造成企業經營出現損失。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有密切關系,如果政府落實某項行動,則國際資本市場會受到影響,可能引發通貨膨脹,所以企業在籌資時,一定要把控時機,充分分析政治風險因素[2];金融市場風險就是受到供需變化、通貨膨脹、利率等因素影響產生的風險。不論是資金借貸,還是證券交易,都需要在金融市場中進行,與各類商品市場相同,金融市場也會出現供求平衡、市場競爭、利率浮動等變化。如果供大于求,供應方競爭加劇,需方市場隨之出現,利息率因此下降。這種情況下,資金需求方更容易獲利,反之則難以獲利。企業無法對金融市場風險進行掌控,所以如果出現此類風險,會對企業產生較大影響;法律政策風險就是在關乎企業經營的法律政策出現變動的情況下,企業籌資會產生風險。例如,稅收制度發生變化。企業應該靈活利用稅收政策,對自己調配進行合理安排。在負債籌資的情況下,利息費用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以此達到抵稅的效果。稅收制度中有很多內容具有靈活性,企業應該合理選擇與分析,有效減少應納稅額,使籌資成本隨之下降,從而達到一定的風險控制效果。
企業籌集的資金可以根據來源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債務資金,另一種是權益資金。內部風險也可以據此劃分為負債籌資風險和權益籌資風險兩種。
負債籌資風險就是企業采用金融借貸、融資租賃等方式獲取資金,到期需要將本金歸還,同時還要支付利息,所以債務籌資具有負債的風險,需要付出代價。具體可以分為利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償還風險等等[3]。以流動性風險為例進行分析,資產流動性可以體現企業的潛在償債能力,為了順利還債或者避免破產,企業可以將資產變現,但每種資產流動性不同,在總額中占比也有所不同,所以與企業財務風險有直接密切的關系。企業如果擁有較多可以變現的資產,則財務風險比較小;如果可變現資產較少,則財務風險比較大。
權益籌資也就是自有資金籌資,主要采用發行股票、使用留存收益等方式獲取資金。以股票籌資風險為主進行分析,該風險就是在股票發行的過程中,沒有選擇恰當的實際,或者發行數量、價格不合理,籌資成本較高、股利分配政策不合理等等,可能造成經營成果損失。通常,股份有限公司會采用發行股票的方式籌措資金,可以幫助企業快速獲取社會閑散資金。雖然這種方式不需要還本,但也存在風險。股票資金成本包括籌資費用、用資費用兩部分。所謂用資費用就是股利,從凈利潤中支付,不能拿用于抵稅[4]。股票資金成本高于其他公司籌資成本,股票籌資會使公司股本擴大,如果業績增長幅度沒有達到擴大幅度,則會造成股利潤下降,導致股利支付率隨之下降,股票價格也會下跌,公司市場形象因此受到影響。如果股東對股利不滿,則會形式“用手”或“用腳”投票兩種權利,前者即要求更換高層管理;后者即出售股票,造成股價下跌,企業發展會受到直接影響。不僅公司經營狀況會影響股票價格,供需關系、大眾心理等因素也會影響公司經營狀況,穩定性相對較差。所以,股票本身具有很高的風險。
在籌資風險分析的過程中,首先要識別風險種類,然后評估風險大小。籌資風險識別旨在了解籌資活動中各類風險的顯現程度,然后對風險大小、影響進行評估分析,掌握了風險特點才能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策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籌資風險管理是首要環節,由于籌措資金無法落實、籌資成本過高等原因造成籌資風險,會直接影響企業發展,但該風險具有客觀性的特點,并不能徹底消除?;I資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是風險管理不可或缺的環節,由于影響風險的因素較多,所以不僅要采用定性識別的方式,還要選取指標從概率、數理統計的角度對風險進行計量分析[5]。定性識別就是運用概念、推理邏輯等理論知識對籌資活動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定性描述,同時也要描述風險因素結構、未來發展性質。定量評估就是利用數學計算、計算機技術,結合各項指標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具體的數值來呈現籌資風險。
以籌資風險程度識別來說,通過程度識別總體反映籌資風險狀況,綜合分析企業面臨風險因素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對風險總體情況進行判斷。在企業內外市場環境作用下,風險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也就是具有動態變化的特征[6]。根據結果發生可能性可以劃分為4 個等級,分別是基本肯定、很可能、可能和績效可能,4 種等級對應的概率如表1 所示:

表1 風險發生可能性等級
籌資風險因素帶來的風險損失程度不同,可以劃分為輕微、較小、中等、較大、極大5 種級別[8]。根據風險因素發生可能性、影響程度對風險程度進行分析,將風險程度劃分為低、中等、顯著、高4 種。通過有效的識別措施,可以對籌資風險程度高低作出判斷,為進一步評價奠定基礎。
為了有效防控籌資風險,應該選擇恰當的資本結構,以此提升籌資管理的效果,降低籌資風險。企業財務人員應該對各個來源的資金成本進行比較分析,與風險因素結合在一起,保障配置的合理性,使籌資方案最優化[7]。權益和債務資金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只有前者沒有后者,雖然會降低籌資風險,但成本會隨之提升,無法利用財務杠桿收益,所以無法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目標。為保障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應該綜合分析多項要素,包括資金成本、償還方式、財務風險等等。最主要應該解決債務籌資的規模和結構問題,對企業總體資金成本、財務風險有直接影響。確定最恰當的資本結構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比較資金成本法、公司價值分析法等等[9]。第一種方法就是對每股收益無差別點進行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分析銷售水平和資本結構的適配方案;第二種就是對各個資本結構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進行計算,以此為基礎進行比較,綜合資本成本最低的結構為宜;第三種就是在體現公司財務風險的基礎上,對公司價值進行測算,以此確定最恰當的資本結構。
不僅如此,還要選擇恰當的籌資方式,企業要根據自身所在行業進行選擇。以煤炭行業來說,資金需求較多且比較復雜,資金周轉周期較長,因為煤炭需要經過開采、運輸、加工等多個環節,產業鏈較長,經營活動、資金使用涉及很多方面,所以風險較大,籌資難度也比較高,可以選擇銀行貸款、融資租賃等籌資方式。在期限方面,如果是流動性資產,則選擇短期負債,如果是固定性資產,則選擇長期負債[10];商業企業以庫存商品需要的流動資金貸款為主要資金需求,同時還包括促銷活動中產生的經營性開支借款,具有頻率高的特點,采用短期貸款,就有較大隨機性。所以,最好選擇銀行貸款,實施短期籌資。
除了采用技術方法進行防控,還要完善防控制度,根據實際情況擬定有效的管理策略,與債權人、權益資本所有者進行有效的溝通,確保風險管理體系的完善性。首先,經營管理者應該具有較強的風險防范意識,不僅要充分認識風險,還要采取科學的估測方式,對潛在風險進行有效預防[11]。需要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分析影響籌資風險的各項因素,確定恰當的風險規避方案。例如,綜合多項因素做出決策,確保決策的科學性,避免因決策失誤引發支付危機;其次,應該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堅持市場導向的原則,完善預警機制和信息網絡,有效預測和防范籌資風險,通過調整籌資結構將風險分散。例如,有效控制經營風險,以此降低籌資風險,運用財務杠桿原理合理投資,保障企業可以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組織經營,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結構,使盈利水平不斷提升,有效降低決策失誤的概率,減少財務危機、降低籌資風險。
綜上所述,在企業籌資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類風險。為有效防范籌資風險,應該分析籌資風險的特征與種類,掌握籌資風險的基本屬性,然后采取有效的風險識別與評估方式,了解風險級別。以此為基礎,制定詳細、全面的風險防控措施??梢詮姆揽丶夹g和防控制度兩方面入手,既要選擇恰當的防控方法,也要完善制度管理措施,約束籌資行為,全面降低風險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