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和健康旅游的興起,以中老年人為主要群體的郵輪行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作為郵輪旅游發展載體的郵輪港區,在以往建設中較少考慮老年群體的特殊需要,適老化程度較低,因此在多方面難以滿足老年群體需求。為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加強適老化設計的號召,分析郵輪港區的老年群體來源及需求,對郵輪港區提出了選址建設適老化、交通出行適老化、服務功能適老化、公共設施適老化這四方面策略。這些策略的落實有助于在未來提升郵輪港區的服務品質和運營韌性,將其打造成老年友好型景區,促進郵輪行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郵輪港區;適老化設計;老年友好型景區
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老年群體的旅游需求和養老需求日益增長。郵輪旅游作為一種與老年人旅游理念相吻合、與養老服務相融合的新興業態,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郵輪港區作為一種承接郵輪旅游活動的景區,集購物、餐飲、住宿、娛樂、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是濱水城市的特有開敞空間和游憩場所,其主要目標客戶也是老年群體。和其他景區一樣,郵輪港區在建設中較少考慮老年群體的特殊需要,適老化程度較低,因此在交通出行、服務設施、服務功能等方面難以滿足老年群體需求。這些或多或少抑制了老年群體出游的意愿,影響了老年郵輪旅游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景區應當推進設施適老化改造,增加適老化服務內容,健全旅游基礎設施。因此,郵輪港區應該積極探索老年旅游群體的需求,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適老化設計,構建老年友好型景區,滿足日益興起的“銀發旅游”需求,這也是建設健康中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應有之義。
一、郵輪港區的基本范疇
郵輪港口是一種旅游港口,是郵輪發展運營的基地,最高等級為郵輪母港。目前我國的郵輪港口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渤海灣,比如廣州南沙和深圳蛇口的郵輪母港。
郵輪港區是郵輪港口及其周邊一定范圍內地區的統稱。相關研究表明,郵輪港口及其周邊1公里左右的服務配套區,是郵輪經濟直接影響區,包括郵輪港口、商業服務配套區、其他服務配套區、公共空間區等場所,占地約50—100公頃。郵輪港口及郵輪港區的空間構成模式如圖1所示。
全世界著名的郵輪港區都是城市中較具活力的濱水活力區之一,有著購物消費、餐飲食宿、度假旅游、休閑娛樂、岸上觀光等多樣性活動,吸引著大量居民和旅游者前來,比如邁阿密、巴塞羅那、悉尼、威尼斯等地方的郵輪港區。根據研究,國內大多數郵輪游客更看重郵輪岸上體驗。郵輪港區不是單獨的個體,其與城市的商業空間、開敞空間等融為一體,成為城市公共空間體系中的一部分。郵輪港口城市應當利用郵輪港區對老年群體的獨特吸引性、景觀資源的罕有性、服務配套資源的成熟性,以及未來郵輪市場的巨大需求,盡快進行全方位的適老化改造,打造老年友好型景區,提升運營品質和韌性,并開放給市民日常使用。
二、郵輪港區的老年群體需求
老年群體作為郵輪港區的主要目標客戶,需求體現為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適應性等方面。
第一,醫療衛生和健康服務保障的需求。老年人年齡較大,身體機能下降,容易感染各種基礎病和傳染病等。同時,大量人群聚集的郵輪港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擁擠踩踏、傳染病感染等突發公共事件。第二,交通便捷和慢行環境舒適的需求。由于行動不便和游玩時間不長,老年人出游距離普遍不遠,要求到達旅游景點等目的地的交通方式便捷。老年人在景區旅游以休息休閑、修身養生為主,總體上喜靜不喜動。因此,交通便捷、慢行環境品質高成為老年人游玩的重要需求。第三,服務功能和活動類型對口的需求。在觀光方面,老年人注重景區的文化和內涵,喜歡具有歷史文化主題、自然風光主題的景點。在購物方面,他們在旅游支出上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追求物美價廉的特色紀念品。在餐飲方面,部分老年人有“三高”等疾病,存在一定的飲食禁忌,更關注健康與養生。在住宿方面,他們要求住宿環境干凈、整潔和安靜,保證休息充分,有足夠體力參與旅游活動。在娛樂方面,他們通常有一定的文化積淀,追求具有文化性的活動。第四,公共設施便捷和安全的需求。老年人行動緩慢,視覺減退,對新鮮事物了解不足,因此硬件設施、標識系統、智能服務設施等公共設施的設計、建設、管理中應體現適老化理念,構建老年友好型設施。
三、郵輪港區的適老化規劃設計策略
(一)選址建設適老化
新規劃的郵輪港區應在選址建設中融入適老化原則,減少額外的建設成本,避免地區更新的不確定性。已建成的郵輪港區應從五個方面進行適老化改造。第一,醫療衛生設施要保證老年旅游群體在出游中遭遇個人疾病惡化或突發公共事件時,能得到科學安全的快速治療或進行隔離,應該根據片區人口數量和設施服務覆蓋范圍,在郵輪港區統籌布局大中小型設施,并采用獨立建設或兼容建設等方式。第二,大型應急避難場所要能成為郵輪港區應對傳染病暴發等突發公共事件的保護傘,用作臨時醫療區、物資儲備區、廢物臨時處理區、應急停機坪等。其可以兼容地上公共綠地、地下商業空間、地下停車場等進行建設,有條件的郵輪港區可以預留一定建設用地作兼容。第三,城市公園及廣場、濱海綠地要能作為平常觀光、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滿足老年旅游群體出游需求,也能兼容作為應急避難場所,即平災結合模式。第四,用于應急救援的疏散應急通道應該便捷連接起郵輪港區內的郵輪港口、應急避難場所、公共休閑空間、醫療衛生設施等場所,并能連接到機場、高鐵等大型城市交通樞紐,以便疏散或急救。第五,新規劃的郵輪港區或濱水旅游區在空間布局上可以采用組團單元式布局,與防災單元結合,構成防災生活圈,避免大組團的封閉式弊端,形成韌性。
(二)交通出行適老化
在郵輪港區參與休閑活動的老年群體的出行方式有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兩種,郵輪港區應推進交通適老化設計,融入新要素,構建老年友好型交通系統。
首先,推進公共交通適老化。第一,提高交通接駁的便捷度,可以提供專線巴士往返于郵輪港區與機場高鐵、地鐵站點、旅游景點等之間,配備專業人員進行護送,便于老年群體輕松換乘和減少公共接觸。比如,廈門郵輪港區提供往返于郵輪港口和廈門高崎機場的空港快線,上海吳淞口郵輪港區提供往返于郵輪港口和寶楊路地鐵站的免費專線巴士,巴塞羅那郵輪港區提供往返于郵輪港口和哥倫布紀念碑(附近有地鐵站和中心商業街)的藍色巴士,日本福岡、長崎、佐世保、熊本等地提供往返于郵輪港口和著名旅游景點之間的城市觀光接駁車等。第二,增加公共交通線路,在郵輪港區合理布局足夠數量的公交或地鐵站點,配置豐富的公交或地鐵線路,與旅游景點、大型商業區、醫療衛生設施等相連,方便旅游人群到達各類目的地。第三,增加郵輪港口的停車場數量,在港前區或地下建立不同停車分區,并適當增加大巴停車位,在特殊時期可用于應急疏散。同時,需強化港區停車場防控和消毒管理,不同車輛實行分區停放和隔位停放。第四,提高公共交通乘坐的舒適度,比如在公交上加裝老年人專座,對候車廳進行適老化改造,以及通過智能線路規劃、高峰提示、乘車信息平臺顯示等措施對交通信息系統進行適老化改造等。
其次,推進慢行交通適老化。第一,建立郵輪港區完整的慢行交通體系,優化慢行路徑布局,通過若干條慢行路徑將港口濱水岸邊、公共開敞空間、商業娛樂區等公共空間串聯起來,作為老年群體的主要游覽路徑,提高空間使用率。第二,提升慢行交通道路的服務品質,游步道的修建盡量平整寬暢,坡度減緩,沿路多設置休憩點和服務站,提高道路綠化程度和景觀觀賞性等,提高游行舒適度。第三,增強慢行交通道路的安全性,明確人車分流,人口密集區域控制機動車速度,并設立“老年人安全區”。
(三)服務功能適老化
郵輪港區的服務功能主要分為風景游覽、購物服務、餐飲服務、住宿服務、娛樂休閑、醫療衛生服務這六類,應該進行適老化設計,構建老年友好型服務功能。
第一,風景游覽功能適老化。郵輪港區應該開發建設供老年人旅游的專業游覽景區,以及對原有的公共開敞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結合郵輪港口濱水岸邊打造不同文化主線、不同景觀類別的景區,在停航時期,將閑置的濱水岸邊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還可以通過專線巴士等將周邊城市代表性景區進行整體串聯。第二,購物服務功能適老化。參考國內越來越多海港城市開始提高對老年人吸引力巨大的免稅購物服務,可以在郵輪港商業綜合體中設置老年人免稅店,專門供老年旅游群體購買免稅旅游紀念品。產品應體現本地風土人情,以郵輪航海、親子旅游、健康養生、歷史文化等為主題,提供產品附加價值和消費可能性。第三,餐飲服務功能適老化。郵輪港區的餐飲服務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特點,可以設置專門的老年人飲食區,提供一些松、軟、淡的食品,有條件的還可以提供專門的營養膳、藥膳等,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第四,住宿服務功能適老化。郵輪港區應該提供種類多樣、風格各異、價格水平不同的賓館旅店,滿足不同老年旅游群體的多元需求。有條件的郵輪港區可以設立專門的老年住宿區。此外,足量的住宿設施供應也能應對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時需要隔離場所和極端天氣造成游客滯留的情況。第五,娛樂休閑功能適老化。根據老年人文化積淀深厚的特點,郵輪港區旅游線路要增加文化元素,提供多樣的文化活動,比如國學講座、書畫比賽、博物展覽、戲劇表演等。根據老年人喜歡康養旅游的特點,可以提供多樣的、適宜的慢運動。根據老年人喜歡家庭游、親子游的特點,可以多設置一些親子主題相關的場所和活動。第六,醫療衛生服務功能適老化。郵輪港區應該合理規劃布局醫療衛生設施,在岸上和郵輪上都建立現代化的急救室,配備專業的醫療團隊,應對老年群體各種突發事件。部分商業設施可以采用靈活的平災結合策略,和應急物資儲備相結合,儲存足夠的常用急救藥品和設施等,避免必要時出現應急物資短缺情況。
(四)公共設施適老化
郵輪港區的公共設施主要包括硬件設施、標識設施、智能服務設施等。第一,硬件設施適老化。優化郵輪港區的車行交通、人行交通地面和景觀品質;在公共開敞空間適當增加座椅、棋牌桌、健身鍛煉器材等休息及活動設施;將無障礙理念融入室內外場所的設計、建設、管理中,比如增加無障礙電梯、無障礙通道、防滑墊、公廁座便器等。第二,標識設施適老化。在郵輪港區的活動區、休息區、公共廁所、醫療衛生設施區等重要場所設立指示牌;導視系統要清晰,盡量采用較大的文字和圖案,以及鮮艷的顏色。第三,智能服務設施適老化。將現代智能化手段融入郵輪港區服務中,提供咨詢便民服務、一鍵叫餐、一鍵叫車、一鍵叫醫等,有特殊需求的可提供一對一服務。此外,利用云視頻加強對郵輪港區公共場所的監控,以及時發現意外事件并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四、結語
推動郵輪港區進行適老化改造建設,構建老年友好型景區,是一項社會工程,需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來支持,包括政府支持、行業配合、全民支持,而這對于三方來說,無疑也是共贏的選擇。
參考文獻:
[1]李亮稷.郵輪母港及周邊區域的空間組織模式與優化策略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20.
[2]李亮稷.郵輪母港及周邊區域的空間布局模式研究[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面向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治理:202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7城市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21:305-317.
[3]李亮稷.郵輪港口區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空間策略研究[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面向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治理:202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1城市安全與防災規劃.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21:684-692.
[4]李亮稷,姜洪慶.郵輪港口的自然選址條件研究[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0(4):86-88.
[5]和天嬌,何琪瀟,譚少華.城市藍色空間促進老年健康的規劃路徑研究[J].南方建筑,2022(5):54-63.
[6]袁敬誠,董瀟迪,曲天媛.健康導向的城市濱水空間研究進展與展望[J].規劃師,2021(15):51-60.
[7]楊林川,唐祥龍,劉吉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下適老化出行的建成環境研究[J].上海城市規劃,2022(1):156-162.
[8]劉彬,楊翠霞,田濤.老齡化無障礙研究進展及其對適老化環境建設的啟示[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20):4569-4574.
作者簡介:
李亮稷,碩士,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助理規劃師。研究方向:城鄉規劃、城市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