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瑩 孫杰 盛方明 楊寧 王爽
“三面郁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山海城一體是山東青島獨特的城市風貌,山體綠地是青島山海城特色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極其寶貴的生態環境資源。青島市山頭公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32年。自觀象山建成開放以來,青島市政府又陸續修建了貯水山、觀海山、嘉定山、煙墩山四座公園。1987年7月,太平山公園、信號山公園、青島山公園、北嶺山公園、樓山公園也建成開放。至此,青島市“十大山頭公園”全部建成開放。十大山頭公園為青島市山頭公園整治建設拉開了帷幕,山頭公園的整治建設也不曾間斷,截至2015年,青島共整治山頭公園38 座,山頭公園的整治建設從青島主城區延展到了周邊各區市,越來越多的山體綠地從“山林”轉變為了“公園”。
然而,分布在城區各處的各個山頭公園雖然可見青綠,卻不能登高望遠。一是因為部分山頭公園內存在違法建筑和墳頭墓地,公園環境整體較為粗放;二是因為部分公園內未進行安全合理的路徑規劃,導致市民們進山無門,登山無路;三是因為公園內缺少活動場地及基礎設施,山頭公園景觀風貌較差,公園未能滿足市民的游賞需求?;诖耍谇鄭u市城市更新和公園城市建設的優良契機下,山頭公園的整治建設勢在必行。
“嚴、緊、細”
進行山頭公園整治部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城市建設最鮮明的底色。在青島“山海城”特色資源構成中,山體資源是最基礎且重要的資源。2022年,青島市開啟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三年攻堅行動,《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2—2024年)》中明確,利用三年時間,實施濱海綠道建設、山頭公園建設、口袋公園建設、林蔭廊道建設、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古樹名木復壯等工程,山頭公園整治建設又一次被提上了城市品質提升的日程。
根據《青島市山頭公園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的任務,2021年6月,青島市全面啟動山頭公園整治工作,青島市山頭公園整治領導小組通過頂格調部署,嚴格劃定時間線、緊抓黃金施工期、細致分解任務指標,果決、高效地推進整治建設行動。截至2022年7月,29 個山頭公園已實現容貌大改,即墨區蓮花山、市南區徐家東山、市北區北嶺山、嶗山區金嶺山、城陽區丹山和白云山、西海岸新區北海公園和花科子山等山頭公園已完成整治,到2022年底,全市七區60 多個山頭都將通過本次整治提升煥然一新。
“快、準、狠”
進行山頭公園違建整治
“千淘萬濾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山頭公園擁有濃厚的自然文化底蘊,但是這些特色突出的自然風貌地區,往往是環境問題突出的地方,私搭亂建、山體破損、植被生長條件差等問題突出。為了在山頭公園建設更為高品質的公共綠地空間,首先要對其進行徹底“淘洗”。
《方案》印發以來,各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全面摸清了7 區60 個山頭公園現狀及存在問題,開展了山頭公園違法建筑和散亂墳頭整治,累計拆除各類違法建筑、私搭亂建76 處、8600 平方米,清理毀綠占綠81 處、2.3 萬余平方米,整治散亂墳頭3.1 萬余座。一系列有力措施立竿見影,為下一步山頭公園規劃建設做好了保障,為推動山頭公園品質改善提升奠定了好的基礎。
“輕、穩、美”
進行山頭公園升級建設
注重山林保護,秉持生態文明。青島山頭公園是城市生態格局的重要錨固點、生態建設的重要空間載體。山頭公園的整治建設始終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在整治行動中,青島市針對不同山體、區域環境的特點,統籌安排,科學推進山頭公園整治建設。
在西海岸新區嶧山山頭公園提升項目中,項目工作人員前期充分調研了現狀的地質地貌、植被情況。據統計,山頭公園原生植物以刺槐、黑松為主,植被覆蓋率超過90%,具有良好的生態基底?!吧鷳B為本,順勢而為”是山頭公園建設的基本原則,為了保護嶧山良好的自然山林氧吧,人們在山頭整治建設過程中盡量利用自然景觀,保護好原生態景觀,減少人為因素對山體自然環境的影響。整治項目引入“打造恢復生態綠化,繁衍生息;完善消防系統,脈絡生長;形成復合功能,再現生機”的“三生”策略,以休憩健身為主,建設閉環生態環道,為周邊居民建設原生態、親近自然的近郊公園。
嶧山山頭公園建設,充分展示了山頭公園建設尊重原生場地自然生態的理念,通過因地制宜的整治建設,形成了反映青島特色的山林景觀。每個山頭公園本身就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它們疊加又構成整個城市的生態系統。山頭公園的建設和提升,不僅僅是修出一些道路或者活動場所,更重要的是把生態系統恢復并維持下去,建設真正的自然山水園中城。
傳承場地記憶,挖掘山地特色。“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飛”。無論是五岳名山或是未名之山,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每個山頭公園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記憶和生長經歷,山頭公園在整治建設中充分挖掘了每個公園的底蘊,或是其自然形貌,或是其傳記傳說,強化其場地特色的資源,做到了真正的“各美其美”。
“美在傳承,美在新生”。北海公園作為建園歷史悠久的山頭公園之一,在本次西海岸新區山頭公園建設中率先完成升級改造并開放。公園整治前,入園以漢闕式牌坊古建為門,園內觀濤閣高臺矗立,九龍吐水影壁靜待水聲潺潺,加上似濤浪般的黑松林,賦予了公園典雅莊重的古典韻味。公園的整治建設,不僅完整地保存了這些場地建筑與林地生態基底,更是刮垢磨光、增“光”添“彩”,重新為觀濤閣匯聚光彩,為九龍吐水影壁引水作賦,讓荒地裸土生花,讓閑置空間成為樂園,真正形成了“文墨古韻、畫里北海”的風貌。
北海公園作為新區第一座古典風格的綜合公園,不僅有素柱粉壁、廊檐低垂、林木競秀等自然人文風光,也有符合市民迫切需求的各類活動場地,園內新建康養園、萌寵樂園、兒童樂園、月季園、牡丹園、健身廣場等多處休閑放松功能區域,重修環山步道,增設直飲水、無障礙通道等,優化夜景亮化、監控、消防等功能性設施,重新為公園創造了新的場地記憶。
“美在突破、美在創新”。山頭公園的整治建設,挖掘了更多公園主題的可能性。辛家莊北山是國內首個線上線下沉浸式游走互動型無償獻血公園,公園旨在突出無償獻血主題,將自然風光與人文公益相融合,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增加對獻血知識和獻血政策的了解。公園內關于主題知識的宣傳基于互聯網架構、虛擬現實、3D 建模設計等高科技,融合全景拍攝、影視動畫制作、線上互動體驗于一體,依托后端管理系統打造了一個24 小時在線的互動互融互通互享的無償獻血科普平臺,充分展現了“智能造園”的理念,用科技帶動公園升級。
在公園開放后,技術人員還將通過3D 建模設計將市中心血站采血大廳、街頭獻血屋等搬到線上公園里,并搭建無償獻血科普博物館、流動采血車、電影院、科普游樂場等,讓市民在云逛公園的過程中,參與各項無償獻血活動。
不論是主題或者是文脈記憶的挖掘,山頭公園的建設都沒有千篇一律。不論是山頭公園的地勢地貌、原生植被還是文化傳說、歷史遺跡,都賦予了每個山頭公園獨一無二的魅力。
注重文化傳承,拓展文體活動。對青島來說,山頭公園既是城市公園體系中多元化的補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城市綠地不足的問題,是基于地貌特征衍生出來的一種供市民游覽、休憩、健身空間。
溫山、吉山,是鳳凰島國際旅游度假區南島片區不可多得的濱海山頭公園資源。這里不僅可遠眺竹岔島、靈山島、連三島等海上美景,也可欣賞唐島灣和新區城市風光。公園建設結合山體周邊多元素自然景觀,融入藍灣綠道,充分利用現狀消防通道及土路完善游覽路線,聯通各個景觀節點,為市民進山游覽提供了更多的活動場地與空間,讓市民享受到了更高質量的生活體驗。
和諧共生的自然生境,豐富多樣的活動植入,伴隨全齡全時段開放的共享空間,復蘇的公園將成為老城更新升級的驅動引擎,社區人文活力的自然載體,城市更新和公園城市建設典范的新高地。
整治山頭公園,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綠化用地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此為切入點,彰顯青島山海城交融的城市魅力。開展山頭公園整治建設既是基于青島市地形地貌特征衍生出的一種滿足高密度城區人們對公園需求的方式,也是在建設“公園城市”大背景下,城市品質提升的一次重要實踐探索,真正做到了還山于綠,還綠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