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紫嫣,胡永銓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杭州 311508)
近年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但與傳統產業相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等特點,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企業之間競爭愈演愈烈,應收賬款占用資金問題日益顯著,資金短缺成為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關注中小企業應收賬款,有助于其健康發展。
與傳統商業貸款相比,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應收賬款融資在加快企業資金周轉率的同時提高融資效率,滿足企業資金需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現代供應鏈”,將其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指出,國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和提供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這為中小企業在我國開展應收賬款融資提供了有利條件。
本研究以河南眾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誠科技”)為例,運用案例研究和文獻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供應鏈金融和應收賬款融資進行文獻研究和分析作為理論基礎,結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行業特征,進行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融資可行性分析,提出相應解決措施,有助于企業將應收賬款轉化為實際可使用資金并高效地解決短期內資金缺乏的問題。
國外學者對供應鏈金融的研究比較早,Timme(2000)最先提出供應鏈金融的概念,認為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上的企業與外部金融機構共同產生的新業務。Randall(2011)認為,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中下游之間資金流的合作,以此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國內對供應鏈金融的研究較晚。閆俊宏(2007)基于供應鏈金融分析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優勢。李林鳳(2015)認為,供應鏈金融通過互聯網與各行業、部門聯盟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實現金融增值。
Easley(2010)認為,應收賬款融資的質量和業務情況成正比,促進其業務開展,能提高資金流動性。鮑靜海(2010)認為,應收賬款融資是解決我國大量企業資金短缺的關鍵。聞曦燕(2016)認為,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平臺來降低風險,解決應收賬款融資中的一系列問題。
1.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模式
Khaled(2002)認為,應收賬款質押融資適用于處于發展期商業信用較低、缺少有效融資渠道的中小企業。劉茹婷(2013)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為不動產較少的中小型企業創造新渠道,但需要防范法律、信用和操作風險。趙斌(2019)認為,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一種短期的融資行為,既能盤活應收賬款,又能以較低的成本籌集資金,同時又能規避應收賬款過多帶來的風險。
2.應收賬款保理融資模式
蘇曉玲(2012)認為,應收賬款保理融資是企業將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銀行從而獲得融資,加快企業資金周轉速度。韓家平(2016)認為,應收賬款商業保理融資能既靈活又快捷地解決中小型企業缺乏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有助于我國商業信用體系的建設。
3.應收賬款證券化模式
李茜(2011)認為,應收賬款證券化融資是在不影響企業財務杠桿的前提下,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改善公司財務狀況。馮瑞(2021)認為,應收賬款證券化融資是現金流穩定的情況下重組其結構,使其成為在資本市場上流通的證券,吸引投資者購買,以此融資。

圖1 供應鏈金融視域下應收賬款融資
基于供應鏈金融視域下的應收賬款融資以供應鏈的整體信用共享為基礎,一頭連接中小融資企業,一頭連接銀行或金融機構,并引入了中小企業相關的信用較高的核心企業。因此,能夠保證交易數據真實,并且基于此衍生出新型的金融業務。本研究從眾誠科技角度出發,通過對其應收賬款分析,討論該如何獲得持續融資的資格,降低融資風險,增加對其資金提供方的吸引力,同時也幫助其資金鏈充滿活力。
現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分析。案例研究是一種以典型案例為素材,不再局限于理論層面的討論,通過具體分析促使人們進入特定情形,建立真實感受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把眾誠科技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基于其是應收賬款融資中典型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的中小企業,該企業在運用過程中能感受到應收賬款融資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存在潛在的風險,具有代表性。
為提高案例研究的可信度,本研究采用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相結合的方法,主要通過以下途徑搜索數據:一是從中國知網搜集“應收賬款融資”和“供應鏈金融”相關文獻,包括期刊文獻、碩博論文;二是從巨潮資訊網中獲取眾誠科技年度報告和相關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公告;三是從高校財經數據庫網站中搜索相關報道。
眾誠科技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冊資本7 380萬元,是一家中小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主營軟件開發、系統集成服務,為客戶提供政務信創、數智企業、虛仿行業應用等數字化綜合解決方案。
1.應收賬款占比情況分析

表1 眾誠科技2019年-2021年應收賬款占比情況分析單位:億元
從表中看出眾誠科技的應收賬款2019年到2020年同比增加了115%,說明企業為了拓展業務,放寬了信用政策,導致應收賬款大幅增加。2020年至2021年應收賬款減少了0.14億元是因為收回了部分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占比流動資產大于1/3,說明企業不良賬款過多;營業收入雖在逐年上升,但大部分營業收入是以應收賬款形式存在的,導致收入只能流于賬面。
2.應收賬款結構分析
應收賬款賬齡分析。發達國家的應收賬款一般3-6個月屬于合理期限,超過為壞賬準備,但是我國期限遠超于發達國家。雖然眾誠科技一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占比不大,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所占應收賬款的比重最大,這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較為正常。賬齡在1至2年內從2019年的8.35%上升到2021年的14.37%,表示企業目前的收款能力不足。2-3年和3-4年的應收賬款賬齡比較穩定,4年以上的應收賬款賬齡在逐漸減少,但時間過長,能收回的可能性極低,且應收賬款為流動資產,因此賬齡在一年以上的流動資產企業都應重視,否則會導致企業有更多無法收回的壞賬。

表2 眾誠科技2019年-2021年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單位:億元
應收賬款付款方。2021年,眾誠科技供應鏈金融中的下游企業應收賬款金額占其應收賬款總額的56.05%,其中:河南省聚愛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應收賬款為5371萬元,占應收賬款總額的30.58%,占年度銷售收入1/4。增加了眾誠科技的信用集中風險,應收賬款收不回來,會導致資金周轉困難。

表3 眾誠科技2021年應收賬款前五名單位:億元
2020年之前,眾誠科技的內部融資主要有企業自我積累、企業內部集資,而在內部融資中,因為受企業規模的影響,資金無法賦予供給,導致企業內部資金不足以支撐企業的發展。外部融資以短期借款為主,有向金融機構借款、向非金融機構借款,主要是保證借款、保證及抵押借款和質押借款,資金來源單一。2020年,為了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發行股票,新增了外部融資。
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融資基于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資金渠道匱乏融資難,另一方面是應收賬款融資能為企業解決應收賬款帶來的風險。因為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條件過于苛刻,于是在內部融資不足、外部融資受限的情況下,將其應收賬款轉化為企業實際可用資金,應收賬款融資成為眾誠科技全新的融資方式,可以高效地解決眾誠科技短期內資金缺乏的問題,以提高資金的流動性。
從政策層面來看,2007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在我國應收賬款質押有了相應的規定;2017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印發《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在我國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從法律層面來看,2007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明確應收賬款可設立質權,應收賬款質押在法律層面也得到了保障;從金融機構層面來看,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業務,銀行不斷創新出新的金融產品以滿足企業融資的需求。應收賬款融資的業務在我國已經形成良性發展態勢,為眾誠科技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應收賬款融資風險分為企業應收賬款自身風險和實際操作中存在的風險。應收賬款自身風險是應收賬款到期后購買方無法按時償還的違約風險,應收賬款中實際操作的風險和其采用的應收賬款融資形式有關。應收賬款保理融資分為帶追索權的和不帶追索權的兩種。這其中:不帶追索權的應收賬款保理融資可以將應收賬款的風險轉移到銀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風險;帶追索權的應收賬款保理融資風險,當債務人無力償還時,銀行將會向企業追償。眾誠科技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有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和應收賬款保理融資。綜上所述,可以保證眾誠科技應收賬款融資風險之大小在可承受范圍內,因此可行。
通過對眾誠科技的應收賬款分析和應收賬款融資的可行性分析,結果表示應收賬款融資有利于緩解其資金流動的壓力。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普遍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體現為成本費用高、資金周轉率低、應收賬款難收回,最終會造成企業的財務危機。在企業需要繼續擴張的情況下,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足夠資金,融資問題制約著企業發展。目前,國家正在陸續出臺各種法規、政策來鼓勵和推動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快速發展,在外部商業保理寬松的環境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中小企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利好政策,加強對應收賬款融資的風險管理,制定嚴格的信用政策和評估制度以及企業信用銷售的期限、標準和額度,建立應收賬款催收制度提升自己的應收賬款使用率,不僅可以降低其應收賬款占用流動資產和營業收入的比例,提高資金的質量,還能夠解決其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有利于企業更好地發展。